引子

窗外,景色很好,天气也不错。阿谭医生正在埋头写稿子,但他今天只写了一会儿便写不下去了。他把电脑丢在一边,准备离开旅馆去山里透透气。

过去几年,他不仅是某三甲医院的妇科肿瘤医生,也是一个科普“网红”。他带着自己写的一套科普图书,到各地宣讲女性健康知识,几乎走遍了整个中国。

然而,有一个地方,他一直没有去过,那就是西藏。

这个暑假,趁太太和儿子跟团外出旅行之际,他请了年假,准备沿川藏线来一次自驾游。他的计划是,从成都自驾去拉萨,然后在那里讲一堂科普课。这样,他的全国“巡讲”就算圆满完成了。

当然,他安排这次自驾游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年初,他爽快地答应某出版社写一部关于宫颈癌防治的书稿,但他动笔之后发现这件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于是,他想借这趟川藏之行寻找点儿灵感。

离开成都前,阿谭医生去四川大学见了一个老同学,不仅为叙旧,更希望老同学能给他的这次出行提供通信保障。他这个同学很牛,正在申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她成功开发了一个无线终端设备,这个终端设备在任何极端情况下都可以和外界进行通信。

之后,他租了一辆车,从成都市人民南路的华西坝出发,一路向西进发。

过了二郎山后,他住进了这家小旅馆,准备在这里待几天。

电脑里的文字材料很多,但他似乎没有办法将它们很好地串起来。

他准备开车出去转转,反正天色还早。

阿谭医生没走多远,就被几个站在路中间的人拦住了。对方一行四人,三女一男。他们旁边停着一辆车。他们说他们都是大学生,计划自驾去拉萨,边走边玩儿。他们把车停在这里,在周围玩了一天,回来后发现车发动不了了。他们拦了好几辆车,并没有车停下来。他们叫了救援,但最快的救援也得明天中午才能赶到。

听完他们的遭遇,阿谭医生从后备厢取出一根电缆线,将一头搭在自己车的电瓶上,另一头搭在抛锚车的电瓶上。没过多久,那辆车就发动了。

那几个大学生连声说“谢谢”。突然,其中一个女生问阿谭医生是不是那个吃下枣核后自己又从大便中把枣核找出来的医生(详情请参阅本书附录二)。另外,还有一个女生问阿谭医生是不是前段时间在飞机上捂住了一个女人的嘴(详情请参阅本书附录三)。

阿谭医生没想到,在这么偏远的地方,还能遇到“铁杆粉丝”,心里一阵高兴。

谁料,那几个女生却说,真正“粉”阿谭医生的是她们的妈妈,她们的妈妈经常给她们转阿谭医生公众号上的文章。他听后虽有点儿失落,但很快释然。

说话间,天已经黑了,阿谭医生建议这几个大学生到他住的旅馆投宿。其实,周围也只有这一家旅馆。这是川西大山中罕见的一块平地,四面都是大山。阿谭医生来自川东山区,他知道这家旅馆的位置相对还是比较安全的。

到旅馆安顿好后,那几个大学生开始泡方便面。阿谭医生从后备厢拿出两罐朋友送的原浆啤酒,和他们一起就着旅店老板准备的一盆煮花生,在小院里聊了起来。

这时,阿谭医生才真正认识了他们。开车的男孩叫大勇,是一名体育健将,喜欢听人讲故事。白白净净的女孩叫文静,人如其名,不太爱说话。稍微胖一点儿的女孩叫小艾,是某医学院的学生。还有一个女孩叫菲菲,走路就像跳舞,非常可爱。

这里的夜晚很美,满天繁星,银河就在他们头顶,清清楚楚。他们聊得很嗨,但很多时候大家都是自己低头玩手机,偶尔相视一笑。

微信是这个时代的人特有的沟通方式。即使大家面对面,有时也是用微信聊天。

这里地处川西偏远山区,但是手机网络信号却一点儿不差。

俗话说:“山区的天,娃娃的脸。”他们正喝着酒、聊着天,忽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随即,下起了雨。

老板说:“这里都一个多月没有下雨了,这有些反常。”

雨越下越大,他们都有些害怕。整整一宿,雨都没有停。

第二天黎明时分,巨大的轰鸣声把大家惊醒了。

大地在震动,好像是地震了!阿谭医生惊慌地跑到院子里。

还好,几分钟之后一切归于平静。雨也逐渐停了。

天一亮,他们就离开了旅馆。两辆车一前一后,向西开去。

前一天的抛锚和黎明前的轰鸣声,让他们都感觉还是结伴而行更好。

然而,没开出几公里,他们就被眼前的场面吓呆了。

几十米外,有半面山像是被削了下来,将前往西藏方向的路堵住了。

看来拉萨一时半会儿是去不成了,那就回成都吧!他们只好掉转车头,往成都方向开。

很快,他们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回成都的路也被滑下的山体堵住了。山顶的信号发射塔晃晃悠悠地悬在滑落的山体上。

他们知道,自己被困住了!

更糟糕的是,手机没有信号了!

那几个大学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但无论他们怎样折腾,手机仍然没有信号。

无奈之下,他们只得垂头丧气地回到了旅馆。

在旅馆,阿谭医生从行李箱取出老同学给他的无线终端设备。那家伙看起来有些笨重,他按照老同学给的说明书鼓捣了几下,居然真的搜到了通信信号。

用手机上网后他才知道,昨晚的大雨导致川藏线多处塌方,这段路估计半个月后才能通车。当地政府反复告诫被困住的人耐心等待,千万不要试图徒步离开,否则非常危险!

接下来的十几天,能干什么呢?阿谭医生倒是感觉没什么,可以继续写他的书。

可是那几个大学生,他们能干什么呢?阿谭医生想,他当然愿意把通信网络分享给他们,让他们打发时间。

毕竟,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没有网络几乎无法生活。

阿谭医生准备去和学生们说分享通信网络的事时,突然有了一个小心思:他想和他们做一笔“交易”!这和他的一次经历有关。

有一次,他在北京的国贸大厦口干舌燥地为某单位的女性员工科普了两小时女性健康知识,现场效果很不错。他讲完课路过一个办公室的时候,陪着他的该单位的一位领导随口问路过的一个年轻女孩为什么不去听课。小姑娘傲气地回答:“我身体很好,没有病,我不用听课!”

阿谭医生哑然失笑,他知道,医学知识比较枯燥,远远不如娱乐八卦夺人眼球。

十一

由此,阿谭医生想,不如在这十几天给这几个大学生讲讲宫颈癌防治知识。他们这个年龄的人,其实最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知识。但是,他们未必愿意听。于是,他决定有条件地向他们分享通信网络。条件并不苛刻:每天上午、下午各听他讲一节防治宫颈癌的课。

阿谭医生想,他的新书说不定可以以这种形式出版。

十二

之后,阿谭医生0把那几个学生召集到院子里,郑重宣布他有无线通信终端设备,并把自己在心里早已拟定好的“君子协议”向他们说明。

如他想象的一样,他的提议一致通过。

不仅如此,大学生们要求阿谭医生立即开始,并且马上建了一个微信群。

于是,阿谭老师的培训课就这样开始了。

这本书就是阿谭医生基于他们的微信群聊天记录整理而成的。

(引子纯属虚构,仅为引出科普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