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说明

《从塞北到西域:重走沙漠古道》《下天山:亚洲腹地之旅》是美国历史学家、地理学家欧文·拉铁摩尔1926—1927年的游记姊妹篇,记录了他以骆驼商队的形式,从位于塞北的归化(今呼和浩特)出发,穿越戈壁沙漠,到达历史上的“西域”(今新疆),与妻子会合后,再由北往南跨越天山,在亚洲腹地游历的过程。

“西域”是丝绸之路上历史悠久的中转站。明清以来,中国内地与塞北、西北的陆路贸易日渐繁荣,各族商人开辟贸易通道,在沿途开展贸易活动,客观上促进了内地与边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具有巩固中国边陲的重要意义。然而,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被迫开放通商口岸,陆上贸易受到冲击,以骆驼为主要运输工具的古老贸易方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与列强的不平等条约,从清末到民国的政局动荡、地方割据、军阀混战,这些都造成了中国边疆的领土危机。

在此背景之下,拉铁摩尔生动直观地呈现了当时边地的历史现场。他重走商队路线,描述了商队的历史渊源、组织方式、人员构成、贸易习惯等,生动刻画了驼夫等商队成员群体,记录了商队贸易的艰苦条件,包括战乱对贸易的冲击、沿途官员的设卡盘剥等。他行经蒙古、新疆等地,笔下可见从内地前往边地从政、经商、参军、务农的汉族人,生活在当地、具有各自习俗的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藏族、满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客观反映了边地多民族聚居共处的悠久历史。因此,这两本书不仅是关于内陆商路的田野调查,而且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塞北与西北风貌的生动纪实,为了解当时的自然景观、历史地理、风土人文等提供了一手资料。

拉铁摩尔还在旅行的间隙提及明清以来中国政府开发边地的历史,如设立行政机构、派驻官吏和驻军,以及鼓励民间的通商迁徙,反映出中国内地与边地形成了紧密的联系。他描述了当时较复杂的地缘政治,提到了近代以来沙俄等列强对中国的侵犯,间接地写到了各族民众受到剥削和压迫的情景。他在书中写到的一些边地冲突和危机,提醒着我们谨记以史为鉴。从他的记录中也可以感受到,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是在漫长的过程和复杂的历史局势中,由各民族共同参与和书写的,是在经历近代一系列危机的考验后形成的。

与近代大多数外国探险者不同,拉铁摩尔是以个人身份在中国旅行的,没有政治、商业或其他追求利益的动机,主要是为了追慕古代丝绸之路与亚洲历史时光。他在中国长大,熟悉中国民情,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能够比较客观地描述旅程中的人和事。他热衷于与沿途的底层民众交流,包括驼夫、马夫、旅店老板、低级军官、士兵、富商、小贩等,留下不少较珍贵的口述史料。这使得他这两本书仿若一份历史档案,记录了行将消失的历史画面。

由于当时的拉铁摩尔尚未开始正式的学术研究,他对沿途见闻的记录感性色彩较浓,有不少传说和轶事的部分。他参考的资料主要是西方的著述,他的认知不免受到西方的影响。他对清朝与蒙古的关系、清朝民国时期西北各民族的关系,以及土尔扈特东归、外蒙古独立等历史事件的讲述,存在偏颇和不严谨之处。他对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对中国各族群之间的关系的认识都还比较粗浅,他对中国西北局势的判断也有失误,他有时候不免仍以旁观者、西方人的立场来看待问题(他在后来的1975年版序中也承认了自己的一些误判)。尤其要指出的是,拉铁摩尔的这段旅行,对他后来的学术研究产生了奠基作用,从两本书中能够看到他后来的学术思想的一些线索。拉铁摩尔的“内亚史观”“征服史观”有其缺陷,虽然他的探讨多限于学术范围,他本人亦对中国持友好态度,但其学术思想的缺陷,不免在后来的西方学术界被一定程度上放大,可能对一些不当观点的形成有所影响。我们亦希望这两本早年游记的出版,能够为学术界和广大读者更加客观全面地认知拉铁摩尔及其学术思想提供参考。

《从塞北到西域》初版于1928年,1929年重版;《下天山》初版于1930年,后分别于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再版。两本书的中文版分别以1929年版和1930年版为底本,并收入了欧文·拉铁摩尔的1975年版序和戴维·拉铁摩尔在1995年撰写的导读。《从塞北到西域》由王敬翻译,《下天山》由王跃翻译。丛书主编、中央民族大学袁剑教授审订了全稿,并撰写了丛书总序。北京大学唐晓峰教授、北京大学罗新教授对书稿进行了审读。相关专家审读了全稿,提出了总体性的修改意见;对于其中一些具体问题,上海辞书出版社原宗教文化编辑室主任、副编审陆海龙,《大辞海》宗教卷伊斯兰教学科撰稿人之一虎希柏等专家提供了指导意见。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我们参照《辞海》《民族词典》《宗教词典》《中国回族大词典》《伊斯兰教常识答问》,以及国家政府网站等权威材料,对书中提到的一些史实和专有名词作出了辨析和注释。为尽可能保持本书原貌和风味,我们仅对局部不宜的内容作一定处理。请读者注意鉴别。两本书可能还存在错漏之处,敬请读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