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修修
刚到青草居时,我常有食物焦虑。
琉璃村位于海拔一千五百米的高山上,距离最近的勾家村十四公里,公交终点站也只设到那里。买菜、拿快递更是要跑到三十三公里开外的怀远镇上。下山一趟,得先喊辆面包车到邻村的公交站,再坐公交颠簸到镇上。由于交通不便,我三天两头担心断粮。特别是夏天,遇到暴雨滑坡,路就给封住了。邻居包大爷叮嘱我要备些食物应急,我觉得很有道理,便一口气扛回来五十斤大米,结果大半年都没吃完,倒是便宜了肉嘟嘟的米虫们。
不过,比起饿肚子的担忧,更大的挑战还在后头。
房子需要人气。久未有人居住的房子,就像一台没上油的机器,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角角落落都等着我修葺一番。
首先要请走的当然是霸占青草居多年的尘土和老鼠。开了叉的旧扫帚凑合上阵,大手一挥便尘土飞扬,颇有电影《龙猫》里煤球精灵四散逃开的意味。
打扫之后,便是修缮。换灯泡还算容易,顶多就是个子不够,凳子来凑。真正让人头大的是水。村里用的都是高山泉水,汇入蓄水池,通过同一根管道流入每家每户。有一回我的厕所水管漏了,结果水漫金山,连同村民用的那份也流光了,急得我团团转。多亏包大爷和朋友梅子帮忙,三人合力,吭哧吭哧修了一下午才勉强止住。
冬天水龙头冻爆更是家常便饭。第一回碰上时,视觉冲击太大,我情急之下拿手去捂,溅得满身是水。村里最能干的耕耘叔看不过眼,回家拿来新水龙头替我换上,并且叮嘱我,千万不能拧太紧,要让水保持流动,不然容易冻裂。可我还是忘了,一夜过后,水管整个儿冻住。自来水不自来,只能每天去坡下包大爷家提水。好在一个人也用不了多少,一天一桶足矣。山居的第一年冬天,就这样每日提水度过。
刚搬来那会儿,做饭的硬件设施也不太行。灶台上的瓷砖掉了好几块,水泥面坑坑洼洼,用着特别不趁手。于是我又试着当了一回泥瓦匠。
就这样,在手忙脚乱的修理中,我总算安顿下来。刚上山那年,被问最多的问题是:一个人在山上住,不害怕吗?
刚住下那几天还是有点怕的,怕食物短缺,怕夜晚猛兽突袭,怕给别人添麻烦……不过很快也就习惯了。或者说是转移了注意力,一头扎进具体的生活里,解决具体的问题。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后,又开始想着怎么让房子看起来更温馨。比如布置一张专门放花的桌子,捡些山上的花草果壳,添置几个日常物件——竹编的热水瓶、背篼、好看的盘子等。不管在哪里,这些好看又无用的小东西,正是我在这里生活的痕迹。它们让陌生的环境变得亲切可爱起来。
群山环绕的琉璃村,每一座山峰都值得细细探索。赏花开,听虫鸣,留给害怕的时间确实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