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密关系中的隐蔽人格
- 于悦
- 1921字
- 2024-09-13 17:06:16
引言 揭开人格面具:我们究竟是善还是恶?
人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我们小时候大多背过或者念过《三字经》,因此可能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性本善”的观念。与之相对的,荀子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他认为人的本性是邪恶的,人们那些善良的行为都是刻意为之,人一生下来就带着利禄之心,因此荀子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一方坚持人性本善,一方聚焦于人性本恶,先贤们就人的本性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心理学界自然也不能避免关于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的争论。
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最初就强调了人性之恶。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思想与行为是由无意识决定的。而无意识中的本能,包含了各种原始欲望和冲动。所以,他认为人性即人的本能。任何人身上都有这种本能,目的是满足某些基本需要。
具体来说,人具有“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前者的目标是追求欲望的满足和本能的需要,来维持和延续生命;后者的目的是中断和结束生命以返回至原始的无机物状态。“死的本能”具有向内投射和向外投射两种形式,向内表现为自虐、自残、自杀等行为,而向外则表现为攻击、破坏、伤害、侵略等行为。
虽然精神分析学派内部也存在关于人性善恶的其他观点,但影响力显然不如“性恶论”。
学者梅兰妮·克莱因认可弗洛伊德的观点,并发展、革新了弗洛伊德的死本能理论。她主张婴儿生来具有攻击性的潜意识幻想,并将人性视为对焦虑的对抗。克莱因认为,婴儿生来就具有一个原始自我,其精神世界充满不同的幻想与愿望,其中包括对母亲的攻击,如吞咬母亲的乳头等。这将精神分析学派的“性恶论”推向顶峰。
与之相对应的,人性本善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人性观。它认为人的天性中就有实现自己潜能和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倾向。动物在向人进化的过程中,就表现出人性中自然性的一面,比如友爱、亲和与合作。我们之所以在家养宠物,正是因为宠物身上具有人性的一面,可以为我们带来快乐和安慰。很多人一生都与宠物为伴,也正是这个原因。
此外,人本主义代表人物卡尔·罗杰斯在心理咨询领域还提出了“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即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他人,不以评价的态度来对待对方,不论对方的品质、情感和行为如何,都对其给予无条件的尊重和接纳。同样是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亚伯拉罕·马斯洛也提出爱是人类的本性,是一种健康的情感关系,需要双方的相互理解和接受。
看起来,对于人性善恶的争论会持续不断。
有趣的是,后续不断有学者开始借鉴“基因vs环境”(我们的成长究竟是依靠“先天”还是“后天”因素?)的折中观点,即认为绝对不是单纯的某一种因素在起作用,人性也是被中和后的产物。学者罗洛·梅认为,人性是既善又恶的。在适宜的成长环境和可以自我实现的环境中,人会表现出善良的一面,至少会表现为中性。人性的恶是基本需要未被满足,自我实现的环境被破坏而引起的。
如此看来,人性是现实而复杂的。
回想一下我们小的时候,无论是看电视剧还是看电影,是不是都喜欢问大人这个问题:“这里面的主角,是好人还是坏人啊?”在孩子们单纯的世界中,任何故事的发展都会遵循一个既定原则:好人一定不会有事,坏人一定会得到严惩。
然而,等我们长大后,再看同样的影视剧,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这个人好像也没那么坏,他也有自己的苦衷,他对自己的孩子还是很好的,我甚至有点同情他……”
怎么回事?是我们的想法变了,还是我们已经不辨是非、不分善恶了呢?
如果现在我们被小朋友问关于“他/她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回答呢?我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又是怎样的呢?
如果非要解释一下的话,或许有人会认同下面的说法:
“这个世界上没有纯粹的好人和坏人,每个人都是受到现实因素影响的复杂的个体。我们无法简单地用‘好’或‘坏’来判断一个人。正因为社会是现实且复杂的,所以我们都是社会人。”
衡量人性不能仅仅以“善”或“恶”为标准,还需要结合我们所处的客观社会环境。因此,人的本性也是如此:人本复杂,人本现实。而人性的复杂性与现实性,正是本书的核心——隐蔽(性)人格——的前提。
隐蔽,顾名思义,是指借助别的东西遮盖、掩藏,藏得比较深,所以不容易被看出来,就像戴了面具一样。有意思的是,“人格”(personality)和“人格面具”(persona)的词根是相同的,后者来源于古希腊语。面具本身是个中性词。我们扮演什么角色,戴什么样的面具,取决于我们所处的环境。
你可能在家一副样子,在工作单位一副样子,在学校又是一副样子……
你可能在领导面前一副样子,在同事面前一副样子,在孩子面前一副样子,在老师面前一副样子,而在同学朋友面前是另一副样子……
你也可能在现实生活中一副样子,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上又是一副样子……
而在亲密关系中,有的人可能在追求阶段是一副样子,在恋爱初期是一副样子,在进入婚姻以后又是一副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