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原则

一、天人相应

中医的整体观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之间具有相通、相应的关系,无论四季寒暑、昼夜晨昏,还是日月星辰、地势高下、社会变化等都会对人体产生相应的影响。

自然界四季寒暑的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春夏阳气外泄,气血趋向于表,故皮肤毛孔开而多汗;秋冬阳气收藏,气血趋向于里,表现为皮肤致密,少汗多尿。正如《灵枢·五癃津液别》中言:“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春夏秋冬,四季寒暑,气候各异,人体会发生相应的生理和病理变化。《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指出:“是故春气在经脉,夏气在孙络,长夏气在肌肉,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中。”因此,不同季节会出现多种季节性疾病,如春季多温病、夏季多腹泻、秋季多疟疾、冬季多痹证等。某些慢性疾病会在季节变化和节气交替时发作或症状加重,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常在秋末冬初和气候突变时发作,而精神分裂症则易在春季发作等。

昼夜晨昏与人体气血阴阳变化的关系密切。白天人体阳气多趋向于表,夜晚多趋向于里,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言:“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中也指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人体阳气昼夜的周期变化,还可直接影响人体的病理改变。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中记载:“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所以,如果人们能合理利用阳气变化的昼夜节律来安排生活、工作和学习,不仅可提高人体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而且还能激发人体的潜能,以获得最佳的工作或学习效率。

日月星辰与人体的气血阴阳变化关系密切。人体的生物节律不仅受太阳的影响,而且还受月亮盈亏的影响,人体气血的盛衰变化与月亮盈亏直接相关。如《素问·八正神明论》言:“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月满时,人体头部气血最充实,精力最旺盛,且容易激动。《妇人良方》中指出:“经血盈亏,应时而下,常以三旬一见,以象月则盈亏也。”现代研究证实,随着月经的周期性变化,女性的体温、激素水平、免疫功能、心理状态等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地势高下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体的气血阴阳变化。南方多湿热,人体腠理多疏松;北方多燥寒,人体腠理多致密。一旦易地而居,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如果患病,则需要综合考虑地理环境、人体体质类型等情况,给予不同的调治方法。如《素问·异法方宜论》中言:“东方之域……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西方者……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北方者……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爇……南方者……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中央者……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

人体与社会环境是和谐统一的整体。社会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及活动范围内的物质、精神条件的总和。广义而言,社会环境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社会意识形态等整个社会经济文化体系;狭义社会环境是指家庭、生活方式、学习条件、文化教育等环境。人不仅是自然的一部分,具有自然属性;也是社会的一部分,具有社会属性。社会环境一方面供给人们所需要的物质生活条件,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另一方面又形成和制约着人的心理活动,影响人们生理和心理的动态平衡。一旦人体与社会的稳态失衡,机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就会失调,诱发各种躯体或心理疾病。故《内经》主张将天文、地理、人事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即“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二、形神合一

“形”指形体,即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及存在其中的精血,如《景岳全书·治形论》中曰:“精血即形也,形即精血也。”“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及思维活动,包括神、魂、意、志、思、虑、智等。现代医学认为,所谓形是指形体,即肌肉、筋骨、脏腑、血脉等组织器官,是物质基础;所谓神是指以情志、意识、思维为特点的心理活动现象,以及生命活动的全部外在表现,是功能作用。二者相互依存,互相影响,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形体是人体生命存在的基础,有了形体才有生命活动。“形”是“神”的物质基础。形体需要不断从自然界获取生存的物质,进行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养形”重在保养精血,合理膳食、劳逸适度、综合调养等方法可以有效保养形体,促进健康。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指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阳气虚损要温补阳气,阴气不足要滋养精血,方可保养形体。张介宾在《景岳全书·治形论》中言:“善养生者,可不先养此形,以为神明之宅;善治病者,可不先治此形,以为兴复之基乎?”

“神”对“形”具有主导作用。神本于形而生,依附于形而存,形为神之基,神为形之主。神以形为物质基础,“形具”才能“神生”。故《荀子·天论》中指出:“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人体五脏六腑之精气,因精神完固而内藏。若躁扰妄动,精神耗散,神志消亡,则脏腑亏耗,正气不足。如《素问·痹论》中言:“阴气者,静者神藏,躁则消亡。”

形与神的关系,一方面表现为“形”为“神”之体,“神”为“形”之用;另一方面表现为“神”对“形”的主导作用。形与神的对立统一,形成了人体生命有机统一的整体。形与神相合,才能形神统一,互为体用,即“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正如《灵枢·天年》中记载:“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中医养生把精、气、神视为人生“三宝”,强调精、气、营、卫、血、津液等精微是“神”活动的物质基础,“积精”可以“全神”。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曰:“神者精也,保精则神明,神明则长生。”精的盈亏关系到神的盛衰,“调神”对“形健”又具有重要意义,“守神”而“全形”。“得神者生,失神者亡”“形神合一”构成了完整的生命活动,强调了人的形体与精神情志之间的辩证统一,只有五脏气血、精神、魂魄毕具,才会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正如古人所说:“人禀天地阴阳之气以生,借血肉以成其形,一气周流于其中以成其神,形神俱备,乃谓全体。”养生不仅要注意形体的保养,而且还要注意精神的摄养,这样才能使形体健壮,精力充沛,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只有“形与神俱”,才能“尽终其天年”。

三、动静相宜

动,即运动,为人们以增强体质、防病抗衰为目的所进行的一系列锻炼形体的方式。静,指心神宁静,思想安静而无杂念的状态。动和静,是物质运动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动为阳,静为阴,人体需要始终保持动静相对平衡、对立统一的和谐状态,才能保证生命体的正常活动。如《周易外传》指出:“动静互涵,以为万变之宗。”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动静相宜是中医养生保健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

动以养形。运动的最基本作用为“运气动血”,适量的运动可以舒经通络、强筋健骨、滑利关节、调理阴阳、调和气血,进而调整脏腑的生理功能,促进形体的养护。如华佗指出:“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吕氏春秋·尽数》中记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善于运动,人体气血才能循环无端地运行,生命体才能保证正常的生理活动;善于运动,筋骨才得以强健,脏腑才得以调整,生命体才可能健康长寿。如《庄子·刻意》中言:“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西汉的《导引图》、华佗的“五禽戏”等均为古人运动养生的典范,时至今日对我们的养生保健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代研究证实,适度的运动可以改变体形,平衡肌肉(肌力),增强心肺功能,减缓骨骼老化,预防骨质疏松,进而起到祛病延年的作用。

静以养神。静是一种心态,心神宁静,可使真气内存,气血调和,气机调畅,有助于神气的潜降内守。《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曰:“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不为名利所困扰的自然之静,可以保精全神。反之,若为名利所惑,以致神气过用、躁动,均容易耗伤人体正气,使人体正气在不知不觉中耗散,导致相关疾病的产生。如《素问·痹论》指出:“静则神藏,躁则消亡。”淡泊名利、少私寡欲、抑目静耳,才能形与神俱,健康长寿。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言:“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所以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

动静相宜,形神皆养。动与静只是相对而言,动或静、过与不及都会影响生命体正常的生理活动。运动过度,超过机体的耐受限度,会使机体因过劳而受损。《黄帝内经》已经认识到,无论什么运动形式,过度则无益。《素问·宣明五气》中曰:“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运动过度,伤气耗血,伤筋损骨。劳累过度,精气耗竭是致内伤虚损的主要病因。长期缺乏运动或运动量过少则不能“运气动血”,可致经络不通,气血郁滞不行,脏腑功能低下,形体臃肿,肌肉松弛,关节僵硬,容易诱发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代谢性疾病。《吕氏春秋·尽数》指出:“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郁处头则为肿为风,处耳则为挶为聋,处目则为img为盲,处鼻则为鼽为窒,处腹则为张为疛,处足则为痿为蹶。”运动的方式、运动的时间、运动的量等,均需因人、因地、因时制宜,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一味模仿他人,否则事与愿违。没有绝对的动与静,而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或形动神静,动静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只有适量运动、劳逸结合、心体互用、动静相宜,才能形神共养、形与神俱,健康长寿。孙思邈曾就此提出“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的养生思想。动静相宜,宋代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解释:“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

四、养正避邪

“正”指“正气”,与邪气相对而言,泛指人体的各种物质结构(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等),是产生生理功能、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的物质基础。“邪”指“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包括六淫、疫疠邪气、七情内伤、劳逸损伤及各种病理产物(如痰饮、水湿、瘀血、结石、宿食)等。“养正避邪”即指养护正气,避免邪气的入侵,是中医养生保健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

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邪气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否:正胜邪则不病,邪胜正则发病。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如果邪正相搏,邪胜正,则在表的病邪将逐渐深入向里,病情转向深重,即表邪入里;若正胜邪,则在里的病邪有向外透达之机,病情转向轻浅,称里邪出表。

正气旺盛,则人体阴阳调和、气血充盈、脏腑经络功能正常,邪气无以侵犯机体,如《素问·遗篇·刺法论》中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充足是机体健壮的根本。《寿亲养老新书》中对保养人体正气做了概括:“一者少言语,养内气;二者戒色欲,养精气;三者薄滋味,养血气;四者咽津液,养脏气;五者莫嗔怒,养肝气;六者美饮食,养胃气;七者少思虑,养心气……”人体诸气得养,脏腑功能协调,机体即按一定规律生生化化,正气旺盛,精力充沛,健康长寿。正气虚弱,则精神不振,多病早衰。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由于人体阴阳二气的消长变化与四季气候变化节律同步,无论在哪一个节令中,如果有与该节令所应方向相反的气候(即贼风)出现,人体都可能因不适应这种反季节的气候而发病,这种反季节的气候便成为邪气,称“虚邪”。这种四时不正之气乘人体正气虚弱之时即能伤人致病,故一定要注意适时规避“虚邪贼风”。精神清静淡泊,安闲无欲,体内的真气就会和顺不乱,精神即能安守于内而不外泄散失,人体就能健康长寿。故内养正气,外避“虚邪贼风”,“养正避邪”,才能“真气从之”,延年益寿。

五、审因施养

审因施养是中医辨证论治思想在养生保健中的具体应用,即养生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人、因时、因地不同而分别施养。历代中医药学家、养生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多彩的独具特色的养生方法和手段,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体质类型,具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对疾病的易感性也不相同。即使同一个人,自妊娠于母体之始,直至老年,每个阶段也存在不同的特点,故需因人而异选择养生方法。根据年龄、性别、体质、职业、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摄生保健方法,称“因人施养”。根据四时季节气候的不同和昼夜阴阳消长的规律,选择相应的养生方法,称“因时施养”。根据不同区域的地势高低、气候、风俗习惯等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宜的养生方法,称“因地施养”。

六、持之以恒

“恒”指持久、经常之意。中医养生保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首先,我们需要改变观念,从思想上树立“经常养生”的观念,并将这种思想贯穿到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其次,我们应“综合调摄”“审因施养”,根据不同个体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适宜的养生保健方法,并将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贯穿到日常生活的作、息、坐、卧、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金元时期著名医家刘完素曾据此提出“养、治、保、延”的摄生思想。故我们在倡导运动养生方法时,应根据个体的体质、年龄、性别、职业等情况,综合考虑,选定某种锻炼方法,一旦选定,即要专心习练,坚持一段时间,切忌见异思迁,朝秦暮楚。遵循各种养生方法的自身规律,循序渐进,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细心体会,才能取得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