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保健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创新教材)
- 吕立江 邰先桃主编
- 1598字
- 2024-09-09 16:36:04
第三节 形成——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是古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和文化整合期。在这一时期,中医学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同时也标志着中医养生学体系的形成。
一、《黄帝内经》的养生理论
《黄帝内经》对先秦以来的养生保健方法和经验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全面的总结,不仅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养生理论,而且记载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养生保健方法。其养生学说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书中提出了比较完整的生命观,奠定了养生学的理论基础。
《黄帝内经》中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认识到自然界包括天地、四时、阴阳均为人类生命的源泉。书中还指出:“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把精、气、神奉为生命之三宝,而气、血、津、液等为生命的物质基础。这些理论使养生保健学从一开始就建立在唯物论的基础上。《黄帝内经》同时提出“天年”的概念,以男子8~10岁为一阶段,详细阐述了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历程和规律,特别是对人体衰老的变化过程、原因均有精辟的论述。
其次,书中明确提出“治未病”的预防观。
《黄帝内经》中将人体“正气”作为预防疾病和延缓衰老的关键,强调正气的主导作用,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种以内因(正气)为主的养生思想,对古代养生学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后世许多养生方法的出发点就在于健身强体,维护和增强自身正气,提高防病能力,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第三,书中确定了“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养生观。
“法于阴阳”,即以阴阳为法则。如何把握这个法则,可以分为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四个等级:真人则“提挈天地,把握阴阳”,至人则“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圣人则“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贤人则“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和于术数,即以各种养生术数来调和身心。
总之,《黄帝内经》提到的养生术数,涉及气候、地理、精神、饮食、房事、起居、动静、导引、按摩、吐纳等多个方面。
二、《难经》中的养生思想
《难经》是这一时期又一部中医理论性著作,从脏腑关系对疾病演变、及早预防进行了阐发。《难经·七十七难》中曰:“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这是说内脏疾病按照五行相乘或相侮的规律传变,在治疗时就应当首先辨明有可能被传的脏器,从而及早采取相应措施以防传变,体现了《黄帝内经》中既病防变的养生思想。
三、《神农本草经》有关养生的记载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的药物学专著,奠定了中药学发展的基础。《神农本草经》对药物、食物的记载,是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对于中医药食养生有着较大的指导作用。其共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上品药物为补养之品,有120种,并为多种药注上“耐劳”“增年”“不老”“轻身”“延年”等字样,指出其具有补益强身、抗老防衰之功效。
四、张仲景的养生之道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图2-5)被称为医圣,他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他所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医养生“审因施养”原则的基础。医圣张仲景认为,在不同季节,饮食也要随之发生改变,才能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指出“顺应时气”,强调机体应顺应四时之变。这体现了中医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原则。
图2-5 医圣张仲景像
五、华佗的五禽戏
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华佗(图2-6)有神医之称。他继承了先秦《吕氏春秋》中的动则不衰之说,从理论上进一步阐述了动形养生的学说。华佗对导引健身术十分重视,在继承前人基础上,总结归纳为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动作的导引法,称之为“五禽戏”(图2-7),方法简便,行之有效,大大促进了导引健身的发展。
图2-6 医圣华佗像
图2-7 五禽戏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