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拟定试镜
- 文化输出从1977开始
- 飞行轨迹
- 2067字
- 2024-09-08 23:51:15
“妈,你别胡说!”
龚雪脸颊通红的埋怨道。
“好好好,我不胡说,小雪长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了。”
庄彻是一个极为温柔的母亲。
但龚莹生性活泼,以前又是龚雪屁股后边的跟屁虫,又一直保持着平素里的通信往来,哪能不了解自己的姐姐?
龚莹道,“姐,你平素最是喜欢电影,如今人家又帮了大忙,我不信你没一点动心的。”
“你这家伙,讨打!”
龚雪羞恼不已,举起粉拳就朝着自家妹妹锤去。
龚莹躲到庄彻身后,只探出一双狡黠的眼眸。
“正好咱妈也是个文艺狂热分子,刚才看剧本的时候都恨不得把姐给卖了,这不正好妥了嘛?”
“你就这么编排咱妈的?”
“姐,你又不是没看到,咱妈看剧本时的模样,眼里都快放光了好不好?”
龚莹洋洋得意的说道“咱家的基因就这样,对有文艺气息的男人,总是难以抵抗的。”
“你们是你们,别把我硬加上去!”
“姐,你骗不了我的!”
“...”
看着追逐打闹的两姐妹。
庄彻由衷的露出一抹微笑。
人到中年,经历种种变故,早已没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气。
平安喜乐,四字足矣。
-------------------
随便翻开一部1977年的国内老电影,你能发现,人物10米之外就糊成了马赛克。
而国外1977年的电影就异常清晰,像是斯皮尔伯格的《第三类接触》,看着完全不像是同一个年代产出的玩意儿。
这其中有很多因素。
胶片母带的随意保存、冲洗拷贝时的磨损、胶转磁时期的不重视、拍摄设备上的技术差异...
当然,这里指的是数字化电影的差距。
放到1977年的现实里边,国内故事电影的清晰度,的确有着很大的差距,但并没有差到离谱的程度,毕竟胶片电影都是大差不差的。
真正拉开巨大差距的,还是要在数字电影和高清电视出来以后的那几年里。
但我们也有我们的‘蠢’办法——努力用剧情、演员、服化道,努力弥补技术上的差距。
不够商业,但的确好看。
如今反观穿越的那几年呢?
嗯,技术上的差距逐渐缩小。
反倒是剧情、演员、服化道全他妈的拉胯了。
就像是有人端出一盆精心准备的泔水,一边逼着你大口狂炫,一边要逼你说咱们国产电影实在太棒辣,就很离谱。
所幸,现在是1977年。
完全不会出现上述中的情况。
次日清晨。
燕影厂的服装仓库。
陈阎和最终定下的导演水华,一起琢磨着拍摄服装的安排。
“小陈,你瞧瞧这件西装,符不符合你心里的预想?”
“版型堪堪过的去,但总觉得有些花哨。”
“那就重新换!”
水华说的很痛快。
没有一点儿将就的意思。
陈阎倒是没有把服装问题太放在心上,这是非常好解决的问题。
而在这个时候。
远处气喘吁吁的跑过来一个小年轻。
“水华导演,陈阎编剧,隔壁海影厂的信件到了,汪厂长让你们一起去看一眼呢!”
信件?
照片到了!
陈阎内心激动,这可是拍好横空出世的一个重要因素啊。
“水华导演,我们一起去看看?”
“一起。”
当来到办公室的时候。
办公桌上已经滩满了男演员们的照片,足足有100多张。
汪阳正戴着老花镜,一张照片、一张照片的拿起观察,琢磨着这些男演员与陆光达的适配度。
“汪厂长,有发现不错的苗子吗?”
走到办公桌前,陈阎关切的问了一嘴。
“暂时只发现这一个,穿西装的形象不错,就是不知道有没有足够的书卷味。”
汪阳递过来一张照片。
照片上是一个梳着大背头的中年男人,整体脸型很硬朗,形象看着不错。
“这位是?”
“他叫达式昌,和咱们厂的李秀民同志一起参演过《春苗》的拍摄,演技上还是过关的。”
一旁的水华代为解答道。
当时他们就是看了《春苗》,觉得李秀民的演技和形象都不错,这才邀请其加入燕影厂的。
“还行,就是感觉稍微有些和善,不够严肃。”
陈阎反复翻看着这张照片,倒真觉得有几分合适。
“先定为试镜人选吧。”
定下主旨后。
三人又开始翻找起了男演员的相片。
“这个也不错,看着很儒雅的。”
陈阎很快又找到一个戴着圆框眼镜的中年男人。
“这是谁?”
“我也没见过...”
水华瞄了一眼,也摇了摇脑袋。
“算了,先定为试镜对象吧,书卷味还是足够浓的。”
---------
经过一上午的忙碌。
最终定下了5个试镜人选,并打电话和海影厂进行了沟通。
当说到一个戴着圆框眼镜,穿着红色马甲的人时。
连电话那头的上影厂的厂长都给弄懵了。
后来还是调来了当时寄信的人员,才发现搞出了一个乌龙。
原来是与上戏借调学生的时候,有人发现一个副教授的演技和形象都很好,所以便将照片带回了海影厂里。
但不知道怎么的,最终掺杂在了男演员的信封里,一起送到了燕影厂里。
“老汪啊,这个人叫李智舆,是上戏现在的副教授,平时还有课业,怕是不好来燕京试戏啊...”
电话那头传来一道哭笑不得的声音。
汪阳神情严肃,道“你帮忙疏通疏通,这位的气质符合我们的选角标准,是一定要来试镜的。”
“李智舆基本没有拍过电影,都不知道他有没有这方面的想法。”
“老徐,先试试,不行再和我说。”
“行吧,但我可不能一定保证成功。”
“麻烦你了。”
“客气,都是为了电影事业奋斗。”
挂断电话。
海影厂的初选已经完成。
但有时候,事情总是会堆积在一起涌来。
但就像是约好了的一样,全国各地的其他几大电影制片厂,信件都是在同一天抵达燕影厂内。
三人加班加点的干,后来实在觉得太慢,又拉来几个壮丁,挨个翻找着合适的男演员。
最终又定下了十来个陆光达和冯石的试镜人选。
一个个拨通电话,确定演员们会在未来七天内,陆续赶达燕京后。
三人才相视一笑。
《横空出世》,即将横空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