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演武场演示

寒风凛冽,朱棣策马穿过纷飞的雪花,终于在暮色中抵达北平燕王府。

他甫一踏进大门,便见到府中女眷急步迎出。

久别重逢,朱棣的眉宇间一时柔情尽显,挥手屏退左右。

随即张开双臂,轻轻拥住了朝思暮想的徐妙云。

“你可算是回来了。”

她声音虽低,却带着轻轻的哽咽,轻轻握住朱棣的手。

这一路奔波的疲惫似乎尽数在这一刻烟消云散,朱棣轻抚着她的肩头,含笑问道:“高炽呢?怎么不见那小子来迎本王?”

徐妙云莞尔一笑,抬手理了理他肩头的风霜雪花:“外头雪大,风寒刺骨,我吩咐他在堂中歇息些,也免得冻坏了,惹得你心疼。”

她眼神温柔而恳切,知道朱棣对这个儿子宠爱的很,要是感冒还不是得让他心疼。

朱棣朗声一笑,拍了拍她的手:“哈哈哈,还是你懂本王啊,带我去看看高炽这几个月是不是长高了。”

朱高炽才三岁,正是长身子的时候。

说罢,牵起她的手往厅内走去。

“道衍大师没同你一起回来吗?”

徐妙云并没有在后面的队伍中看到姚广孝,这可是朱棣最重要的军师,断不能留在应天府。

“一路奔波,本王叫他先去寺中歇息了,咱们进去再详说。”

姚广孝本就年长他许多,中途奔波,已经很累了。

徐妙云点头示意,同朱棣一起步入温暖的内厅,茶水备好,窗外雪落无声,屋内一片宁静。

朱棣推门而入,屋里暖意融融,朱高炽正蜷在塌上抱着一个小暖炉,鼻尖被炭火烤得微微发红。

他本正在闭目养神,听见门声忽而睁眼,看到朱棣熟悉的身影,怔了片刻,以为自己在梦中。

他揉了揉眼睛,见那人影依然清晰,才激动得呼道:“爹爹!”

丢下暖炉,一路小跑扑进朱棣怀里。

朱棣笑意荡漾,伸手将他抱起,微微摇晃了两下,宠溺地抚摸着他的头:“爹不在的时候,可曾让你娘操心生气?”

朱高炽忙不迭地摇头,双臂环住朱棣的脖子,怎么也不肯撒手。

虽年纪尚小,但他也懂得爹爹在外劳累奔波,如今回到北平,是再珍贵不过的团圆。

徐妙云站在一旁,见父子情深,也忍不住露出一抹笑意。

朱棣放下朱高炽,接着从随身携带的包裹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物件,递给徐妙云:“妙云,这物件你替本王放好,小心些,这是林博士特意赠送与本王的奇物。”

“这是……”

徐妙云好奇地伸手接过,打量手中之物,那物体晶莹剔透,色泽澄净无瑕,触手微凉。

她发觉此物极轻极滑,竟比琉璃还要清澈透亮,精美之中却不显奢华,不由得问道:“殿下,这是琉璃?怎会做的如此精美!”

徐妙云一见到就对它爱不释手,她见过的琉璃少之又少,都是贡品,这还是拿这样一件精致的琉璃在手上细细观察。

朱棣颇为自豪地说道:“算是琉璃,林博士说若依眼下技艺,不及百年恐怕难得一见,此乃未来之物,称之为玻璃。”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林博士离别之际赠与此杯,本王一路珍藏,半分不敢怠慢,可要把它放好了,将来留给高炽。”

在朱棣的心中,朱高炽就是将来的燕王世子,这些好宝贝自然是要留给他的。

徐妙云闻言莞尔,摇摇头笑道:“殿下,你莫不是戏言吧?如何说得未来几百年之事?。”

虽知朱棣玩笑,眼神中却隐隐透出一丝好奇,毕竟这物品质通透,世所罕见。

朱棣见妻儿二人神情,心中亦觉喜悦,手轻轻拂过杯身,半玩笑半正经地道:“非是本王戏言。林博士说此物从未来而来,若放在咱们今日的朝堂上,怕是天下至宝。妙云你既不信,不妨亲自体会这杯的妙用——来人,取些温酒来。”

侍女即刻取来一壶温热清酒,徐妙云亲自为玻璃杯倒上小半盏。

霎时间,杯中清酒颜色纯正,透过杯壁更显盈盈澄亮。

她端起杯盏轻轻旋转,见那液体在杯中流转,竟似透出清幽之光,不觉心中一动:“此杯确然奇特,酒在其中竟似平添几分清香,真是妙哉。”

朱高炽也忍不住轻轻拉了拉朱棣的袖子,睁着乌溜溜的眼睛问道:“爹爹,这杯子以后能不能让我也用来喝水?”

朱棣闻言哈哈一笑,摸了摸他的脑袋,道:“喝水可就太过暴殄天物了。这等杯盏,本王可是给你的纪念。等到未来某日高炽你长大了,也许世上也会有无数这样的杯盏,但今日,它是咱们北平独一无二的宝物。”

他直接将观山杯捧上了至宝的位置。

朱棣随即对朱高炽说道:“你去外面玩会儿,爹与你娘还有些话要说。”

朱高炽闻言,虽然有些不情愿,还是乖乖地应了声“好”。

在婢女的陪伴下,欢快地奔向庭院。

房间里只剩下朱棣与徐妙云,徐妙云将心中疑问缓缓道出:“这回父皇找你当真只是为了组建神机营这么简单?”

徐妙云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疑虑,心想朱棣在信中所提及的话都是话里带话的,这事肯定没这么简单。

即便是徐达汤和这些武将不在,应天还是有很多可用的武将,怎么会让朱棣赶回去。

提心吊胆了这么多天,见到朱棣回来,她心中这口气总算是放下了。

朱棣见她如此关切,心中不免一暖,缓缓摇头:“这正是本王接下来要说的重点。”

他坐在塌边,目光逐渐凝重,缓缓道出应天府近日发生的种种事情,以及林风向朱元璋所透露的自己未来可能篡位的事情。

“林博士那日对父皇所言,竟然说我未来会篡位,听在耳中,令我震惊。”

朱棣说到此处,声音低沉如雷,似乎难以自信。

他缓缓将事情的经过娓娓道来,徐妙云静静聆听,心中一阵惊愕。

“你是说这个林博士当面告诉父皇,你会夺取皇位?”

她的语气中夹杂着震惊与不安,目光灼灼地盯着朱棣。

朱棣点点头,眉头紧锁,似乎在思索其中的深意:“是的,他向父皇展示了未来的图景,而本王的名字赫然在列。但林风似乎并无恶意,却也绝非儿戏。”

“这个林博士到底安的什么心,说你会造反,又让父皇把这么重要的神机营交给你。”

徐妙云有些想不明白林风到底是什么想法。

“这个本王也未曾想明白,不过他说这只是物归原主,这个神机营本就属于本王!”

朱棣说到这的时候极为自豪!

“现在父皇对你没有怀疑了吧。”

“本王把那些人都留在了应天,父皇自然是不会再怀疑了。”

朱棣整日进出研究营地也学得了不少,虽说火器的改进还是需要仰仗军器局的人,但是林风送他的那本手册上也记载了。

如今神机营中早点火药是没问题的。

“那就好,你可知我担心了多少天!”

朱棣看的出来她脸都消瘦了不少。

“今天下雪,咱们正好去院里喝酒赏景。”

他早早的就把从林风那里讨要的大伞寄回来了,徐妙云按照他信中所说,让人放在了院中,还放了两张躺椅。

朱棣命人端来火炉,二人就这样在院中喝着温酒,看着雪景。

“等春天来了,本王也要在北平建一所北平医院!”

等建成了,在大明医院的学子应当也能回来几个了。

北平的学子这回考上的不在少数,更是有姚广孝进了前三甲,给北平争了面子。

“你们两在这喝酒倒是痛快啊,这么大的事竟没人来告诉我!”

徐达黑着脸站在他们身后。

要不是守卫来告诉他朱棣带着神机营的将士已经回来了,他到现在都不知道!

“爹!”

“岳丈大人。”

看到徐达,朱棣立马起身。

他对这个老丈人还是非常敬重的。

“这些天多亏了您老守着北平。”

“哼,你还把我这个老丈人放在眼里吗!”

徐达冷哼了一声,对他没有一点好脸色。

此时,他也注意到了他们二人手中的观山杯。

“这......这是......”

徐达眼睛直勾勾的盯着。

“这是林风赠予本王的离别之礼。”

朱棣将观山杯递到了他的手上。

“这小子手上怎么会有这样的宝贝,该不会是别国的做细吧?”

徐达对此敏感的很。

这样的宝贝都是拿来当贡品的,他却直接送给了朱棣。

“这是林风花了几两银子买的。”

按现代的钱换算下来的话的确就是几两银子。

“胡说,莫说几两,就是几百两都买不到这样上乘的品质。”

朱棣三言两语跟他说不明白。

“等您回应天府见了他就知道了,他手里的宝贝多到你无法想象!”

“说到此事,陛下来了旨意,让我择日启程,尽早回去。”

“爹,你这么快就要走了吗!”

徐妙云一听见他要回去了,瞬间眼眶微红。

朱棣就藩后,他们父女二人见面的机会就极少,此次回去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面了。

这个朝代没有通讯工具,只能写信已解相思。

“明天把你的神机营带到演武场让大家伙看看他的威力!”

朱棣点了点头,他也正有此意。

第二天演武场上,寒风凛冽,但士兵们的热情却丝毫未减。

徐达急匆匆地赶到,心中满是对朱棣所带回来的神机营的期待。

他走到场边,看到一队穿着完全不一样的将士们整齐划一地列阵,神态肃穆,似乎蓄势待发。

“准备!”

“三!”

“二!”

“一!”

随着一声令下,几名指挥官迅速展开训练,动作熟练而稳重。

徐达向前一步,心中激动,想要更清楚地看到他们的表演,他不由自主地握紧了拳头。

只听得轰然巨响,火器一声巨响,烟雾弥漫,瞬间响彻整个演武场。

徐达心中一震,目瞪口呆,随即被眼前的情景吸引住了。

“将士们,发射!”

又是一声命令,火炮轰鸣,铁弹划破长空,直直朝着远处的靶心飞去。

那声势宛如惊雷一般,震耳欲聋。

徐达心中暗自称奇,这样的威力可谓是前所未见。

他难以想象,这火器的威力竟已如此强大。

一阵硝烟散去,徐达定睛一看,火炮弹准确无误地击中靶心,四分五裂的木片飞散而出,场面可谓震撼。

周围的士兵们纷纷欢呼,气氛很是热烈。

朱棣面带自信的微笑,心中无比得意。

“这火器与以往相比,射程已从原来的三里,提升至如今的十里!”

朱棣自豪地说道,这段时间在应天府可是一点没浪费。

“若是敌军进犯,神机营定能在他们靠近我军之前,将其尽数击溃!”

徐达听后,心中猛然一震,旋即被这种气势所感染。

“如此一来,咱们的防御可大为增强!敌军在未到城下,便可被我方击的溃不成军!”

“这神机营不仅是武器,更是我大明重要的力量。经过这些日子的训练,他们的作战能力已大幅提升,火炮的使用也让本王倍感欣慰。”

里面不少都是按照林风的要求招的新兵蛋子,但是结果令朱棣非常满意。

不说百发百中,但至少也能中百分之九十以上。

“真是了不起的军队啊!”

徐达赞叹不已,若能将这神机营纳入主力军中,必定能改变战局。

“将士们,继续训练!”

朱棣又一次下达了命令。

战事已告一段落,朝中的紧张气氛逐渐缓和,民众的生活也慢慢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天色渐晚,徐达坐在自己的书房里,手中捧着朱元璋的信,心中百感交集。

这封信的内容简洁而直接,朱元璋在信中提及让徐达能尽快返回应天府,处理朝中事务,同时也想听听关于战事的详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