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

公元前180年非比寻常,这是一个历史大事的标志。汉初至此已二十二载,用”帝王”来纪年的方式,这一年是高后八年。吕后已专制8年,走向了衰亡,历史再一次来到了岔路口,在周勃和陈平的合力下,吕家在吕后专制八年的经营毁于一旦。诸吕既除,时代下选择了新君刘恒,即是汉文帝。

汉文帝在认可的人的眼里是三代以下首推的明君,在不知道的人眼中则是一个不起眼没有太大作为的人,之所以有这样的误解一来是大众并不清楚何为无为而治觉得就是什么也不干的错误认知,二来是政绩观错位对于一个英明的领袖的认识总是以其武功开伐为标准。这是很大的错误,陈然能够开疆拓土确实是一份不得了的功绩,但是评价一个领袖的好坏终究应当以当时人民大众的视角来看待,看人民的生活好不好,看人民群众是否愿意追随,在一部描述汉文帝电视剧里有着这样的一个形象:一个老人,一个种了一辈子粮的农民在临终的时间里由衷的感叹“大汉真好啊!来世还要做大汉的子民”。这句话充分的诠释了我对于领袖认可的评价标准,在后世对于西汉皇帝评价主推汉武帝刘彻,其次则是开国皇帝刘邦,对于高祖刘邦则不言而喻,至于武帝确实有武功开伐的伟大一面但是在文治一方则是问题颇多,因为长年的征战导致国累民疲,当然为了解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永久的安全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常年的征战是一笔非常大的开支加之以独尊董仲舒的倡议使得整个汉廷无法合法有效的获得足够的财政支持,对此刘彻一方面则是重用酷吏张汤,一方面是从商人下手,演变到后来开始卖官鬻爵和通过缴纳钱款赎罪等方式来为国库筹钱,大大的破环吏治和法治,试问老百姓处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会过的幸福感到满意吗?当然整体上武帝是有着极大的武功的,他的一生是被铭记的,但是他的功绩可以永远被传颂但错误也不能被忽视,他所欠缺的正是文帝所有的。

本文所要讲述的就是被曲解的无为而治的真实含义以及文帝的不到之处,目的在于能够使得广大的看众能够了解到不一样的封建帝王,找寻一个亲民爱民,不享受,不贪图的别样古代领袖,知道为什么三代以下首推汉文帝,刘恒为何能够成为后世明君典范的原因,除此以外作者还要想和另一位开创盛世的明君李世民加以对比分析,从中找寻汉唐两代盛世的别样风范,能够让广大人民群众从历史之中汲取更多的经验来指导实践活动。

李世民说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所以他不可能不知道文帝的事迹,从武功来讲李世民无人可及,这一点刘恒相去深远,但就亲民爱民三代以下文帝无人可比。宋朝还有一位仁宗,被誉为:”什么都不会,只会做官家“。探索几位与仁有关的帝王和其所治理的百姓生活情况来对历史功绩建立新的评价标准,当然不是为了排名而是为了指导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