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喵在江南
  • 徐岩
  • 1037字
  • 2024-08-23 11:23:38

江南甜猫
……在无锡

“你看它睡的,真是,它好幸福啊。”

“人要是能像它这样多好。”

“对呀,大白天的,可以不用上班。”

…………

它的名字叫“欢喜”,来自南京,是一只身世不明的流浪猫,之前被当地一座寺院收留。后来辗转来到无锡一家寺院的咖啡馆,成为一只“挂牌营业”的家猫。说它是家猫,也不确切,与其他家猫相比,它有更大的地盘,呼吸着自由的空气。每天和这些精美的建筑为伴,还有一份带编制的工作,叫“吉祥物”。

无锡是座含糖量很高的城市,当地的美食都是甜甜的。无锡“含猫量”也很高,好多寺院、宗祠、古街上都能看见猫。无锡猫的含糖量……也很高,这些猫总是一副甜甜的表情。

我爱猫,也爱古建筑,尤其中国传统的亭台楼阁,因此总期待能遇见猫和中式建筑同框的画面。我猜无锡的这种画面不会太少,于是便来到这里,走街串巷,成为一个“记录者”。

果然,无锡没有让我失望。范文正公祠旁,一只花猫时而仰望天空,时而低头打盹,时而又对着范文正公的照片发呆。这场景倒让我想起疑似范仲淹写的那首颇有禅意的劝世诗:

心中忿怒不如休,

何须经县又经州?

纵然费尽千般计,

赢得猫来输了牛。

咦,如果这样看,那猫的压力岂不是很大,人在如此这般折腾之后,会不会转过头把对牛的期望都寄托在猫身上?

不经意间,我走到了这条古色古香的巷子的尽头,这里也有一座寺院,我再次遇见外表乖巧的猫。寺院里的“猫浓度”都很高吗?我好奇地翻出手机,大致搜索了一下,碎片化的信息被拼凑起来之后是这样的:在早期(南北朝时期)翻译的佛经里,提到过不许“畜猫”(饲养猫),而那一时期也刚好是中国“养猫史”的起点,所以推断佛教起源地印度当时已经兴起大规模养猫的风气。

但即便如此,佛门对这种“不许养猫”的规定并没有真正执行,因为佛经常有被老鼠损毁的风险。后世历史书中关于僧人养猫的记载,也并不少见。

从寺院出来,继续回老街上闲逛。已是傍晚时分,街上渐渐出现更多的猫。有些是散养的家猫,不过更多的是流浪猫。

可以确定的是,不是所有流浪猫都能像小猫“欢喜”那般幸运。有些流浪猫,走在霓虹闪耀的街角,步履谨慎,惹人怜惜。希望它们能有好的归宿,不用再为五斗米奔波,我的镜头再也捕捉不到那些可怜的画面才好。这算是一个流浪的男人对流浪猫的一点祝愿吧。

“所以,你就是想像欢喜那样,来去自由,有家,又不受家的束缚?”

“肤浅了不是?我羡慕它,是因为它的工作就是吉祥物啊,它做着喜欢做的事,猫生都升华了。”

“你怎么知道天天要你做吉祥物你不会腻?”

“嗯,倒也不用做所有人的吉祥物,做一个人的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