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供应链物流管理概述
第一节 现代物流概述
一、现代物流的产生与发展
(一)现代物流的产生
1.物流的历史
物流活动从人类从事产品交换时就已经存在。一般而言,物流是与商流相伴而生的,商品生产是物流产生的客观基础。然而,远在商品流通出现之前,甚至人类还在进化的朦胧时期,物流这种形态就已存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劳动工具的运动以及后来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另一种形态——仓储,都是物流的雏形。我国在先秦时期就形成了仓储理论和思想,有“储”与“商”两个领域。在早期的物流活动中,运输和仓储成为主体活动,主要表现在生产性和流通性的领域之中。尽管物流活动在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和交易行为中早就存在,但物流作为一个与商流分离的独立领域,形成的历史还不长。物流一词最早起源于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起物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成为一个组织化、系统化的新型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物流正向着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趋势快速发展。
2.物流产生的根源
(1)生产和消费在时间上的分离。
人类社会开始商品生产之后,生产和消费逐渐分离,这就诞生了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流通。马克思在描述流通的这种地位时说:“流通和生产本身一样重要。”恩格斯也说过:“这两种职能在每一瞬间都互相制约,并且互相影响。”随着工业文明的崛起、社会生产和消费水平及规模的扩大和发展,以及大生产和专业化分工方式的采用,使现代的生产和消费在空间、时间以及人这三个要素上都表现为分离的形式。将生产和消费在空间上连接就需要进行物资输送;在时间上连接就需要进行物资储存;将生产和消费的人连接,就需要进行商品的买卖与交换。商品的运输、储存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包装、装卸等物资实物流动即形成物流。物流产生的根源就在于生产与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
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生产的发展,产品逐渐丰富,使得生产和消费的分离越来越普遍。但是生产和消费的有效连接存在着难度,而与此同时人们要求流通的时间却越来越短。马克思指出:“流通的时间越等于零或越接近于零,资本的职能就越大,资本的生产效率就越高,它的自行增值就越大。”产需分离、劳务分工越来越彻底,并逐步扩大到城市分工、地区分工,进而走向大规模的集约化和国际化。这就需要依靠流通来弥补这种分离和分工,由此进一步促进了物流的迅速发展。
(2)经济的必要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经济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石油危机的爆发使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企业开始面对提高利润和市场条件不稳定的压力。在大机器生产的条件下,流通成本相对于生产成本而言有上升的趋势,影响了商品的竞争力,而在生产中依靠提高生产效率却很难取得显著降低费用的目的。物流作为提高生产效率、控制与减少成本的一种重要途径,不断受到关注,促进了其发展。
3.物流产生的背景和条件
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济的发展促使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生产中各个重要的环节逐渐趋于专业化,物流与商流分离的情况更加突出。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大批量生产和销售的实现,使生产成本相对下降,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市场的繁荣、商品的丰富,也促使流通领域出现了超级市场、商业街等大规模的物资集散场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使用现代的流通技术和设备,提高了物资流通的速度和能力,使得商品的流通成本相对于生产成本有了降低的可能和趋势。经济的迅速发展也使市场逐渐成熟,经营观念由“生产导向”开始转向“市场导向”,一切都要适应市场的需要,高效的物流服务成为企业确保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从降低成本、联结产品和迎合市场营销观念的角度,物流孕育而生。物流活动使其各个环节相互连接,实现物资的时间和空间效果,使原来处于分散、从属、孤立的各项物流活动联结起来,形成了一个物流大系统。
4.现代物流的产生
20世纪初,人们开始重视降低物资采购及产品的销售成本,技术的发展也为大批量配送提供了条件,物流于是脱离了原有的“仓储和运输就是物流”或“配送即物流”的传统层面,开始作为一个产业,逐步向组织化、系统化方向发展。
物流的英文名Physical Distribution(PD)一词,最早出现在流通领域的营销活动中,由“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提出。1901年,格鲁威尔在美国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论述了对农产品配送成本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揭开了人们对物流认识的序幕。后来美国的阿奇·萧在《市场分销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指出“物流是与创造需要不同的一个问题”,并提到“物资经过时间或空间的转移,会产生附加价值”,由此正式提出了“Physical Distribution”的概念,有人将它译成“实体分销”,也有人译成“物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队围绕战争期间军需物资的供应建立了现代军事后勤(Logistics),即指战略物资的生产、采购、运输、仓储、配送等全过程的管理,战争中叉车技术的大量采用,装卸、搬运、运输、保管等独立的功能要素对物流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由此形成了一门“后勤管理”(LogisticsManagement)学科。“二战”后,物流开始在企业组织机构中得到应用,涉及运输、仓储、包装和物资搬运,已初具物流理论认识的核心。少数商业公司还设立了流通经理一职,负责运输、仓储、包装和搬运等物流业务。而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物流才被西方的企业组织广泛采用。现在欧美很多国家定义物流概念时更多地使用“Logistics”而不是“Physical Distribution”,此时的物流就不单纯是考虑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货物配送问题,而且还要考虑从供应商到生产者对原材料的采购,以及生产者本身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运输、保管和信息等各个方面,全面、综合性地提供经济效益和效率的问题。因此现代物流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把制造、运输、销售等市场情况统一起来思考的一种战略措施。
(二)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与演变
现代经济社会生产经营方式的规模化、全球化、国际化发展,客观上要求专业化、规模化、系统化、网络化的现代物流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证。现代物流是通过信息把运输(配送)、保管、装卸、包装、流通加工等基本活动要素集成在一起,实现物质实体从供应者向需求者转移的过程,其主要功能是消除商品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空间、时间距离,创造空间和时间效用。国外有学者称,21世纪是速度经济时代,谁掌握了物流,谁就掌握了市场,所以现代物流管理被放到了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加以研究和实施。
1.现代物流管理的形成——实体分销管理
20世纪60年代,当西方管理科学的重心开始从生产领域转到非生产领域时,实体分销管理(Physical DistributionManagement,PDM)的概念开始形成并受到重视。1962年,美国学者道拉卡在《财富》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经济的黑暗大陆》中指出,消费者所支出的商品价格约50%是与商品流通活动相关的费用,物流领域是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当时,物流以外活动领域的管理已经得到改善,生产领域的机械化、自动化取得进展,计算机在事务处理方面得到应用,销售方面采用了科学的营销方法,剩下的领域只有物流领域。因此,以降低成本、减少资金占用、缩短生产周期为主要目标的物流合理化被称作继“节约原材料”“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和“最重要的竞争领域”,物流各功能活动的综合管理开始得到推进。其特征是:将销售领域存在的运输、保管、库存管理、配送等活动,以信息系统作为中介手段构成有机的整体,遵循二律背反原则,经济合理地配置相关资源,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以前,物流是分散在企业组织不同职能中的一系列互不协调的、零散的活动。实体分销管理第一次将企业内部的运输、仓储和库存控制、物料搬运、信息处理等活动要素集成起来,朝着系统化、整合化方向发展。
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物流系统实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有益效果。
第一,物流作为一种系统化管理方式,使得企业充分挖掘物流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建立了以最小成本满足客户需求的“分销组合”。在设计集成分销系统中,致力于实现不同的物流活动成本之间的最优均衡。
第二,使得实体分销的客户导向性更强。实体分销管理最初由削减成本的愿望所驱动,到20世纪60年代,实体分销对企业销售、市场占有率、长期的客户忠诚等方面的重要影响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在资产平衡表中,分销在成本和收益两个方面同时影响着公司的利润率。因此,新的分销部门开始制定基于订货处理、仓储和配送作业的更为协调、明确的客户服务战略。
第三,提高了分销在整个管理阶层中的地位。在公司董事会中,分销已经开始像生产、财务一样占有一席之地。为此,不少公司专门任命了分销经理来统管所有的分销活动,并负责设计和制定公司的分销战略。
2.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企业集成化现代物流管理
虽然实体分销管理将存在于企业经营各个领域的运输、保管等活动在各自的领域范围内实行一体化管理,大大增强了企业的客户导向,有效降低了企业的分销成本费用,与个别管理相比有了很大进步,但它只涉及产品的分销物流活动。事实上,物流贯穿于整个企业的运作流程中,不仅包括分销物流,而且包括采购物流和生产(服务)物流。因此,实体分销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后来同样被应用到原材料、零部件的购进物流活动中,即通常所说的“采购物流管理”;应用到企业生产(服务)的物流活动中,即所谓“生产(制造)现代物流管理”或“服务物流管理”。这样,将采购物流、生产(服务)物流和分销物流集成起来,形成了企业内部的集成化现代物流管理(Integrated LogisticsManagement,ILM),它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内部物流的总成本,获得更大整合效果。
丰田汽车公司的“看板生产方式”中的即时配送系统集中体现了集成化现代物流管理的思想。其原理是: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产品生产的品种和数量之后,公司内部专业工厂之间、工厂内的各道工序之间以及委托零部件生产厂到组装厂的零部件供应,在指定时间内完成,供货时免除数量和质量的检验,供货时间误差规定在30分钟以内,其结果使得零部件的库存量只保持在4~8小时的水平上。
如果把实体分销管理出现之前对输送、保管等物资进行流动管理的方式看作分散的点状管理系统的话,那么实体分销管理就是线状的管理系统,而集成化现代物流管理则是由线构成的平面状管理系统。集成化现代物流管理使得企业内部从采购到销售等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物流活动建立在高效率、合理化的基础之上,当企业内的现代物流管理到了这个阶段,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余地已经变得很小了。
3.跨企业的现代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
随着过剩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客户需求呈现多样化与个性化,消费者变得越来越挑剔。如何在竞争激烈和快速变化的市场中建立以销定产的生产经营体制和实时决策系统,通过提高对商品的预测准确率来降低企业的库存,减少交货期的延误,从而保住大量有价值的客户,就成为一个尤为重要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条形码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进步,获取销售信息变得容易起来。同时,即时的数据通信、庞大的数据库构建也成为可能。物流信息系统的建立为解决以销定产问题指明了方向。在这一背景下,企业一方面越来越注重利用自身的有限资源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发挥核心优势;另一方面,企业会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寻找互补的外部优势,与其供应商、分销商、客户等上下游企业构建供应链网链组织,通过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Management,SCM)共同形成合作竞争的整体优势。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以企业间物流信息系统为中介手段建立起来的、以关联企业为共同主体的物流管理系统,它把原材料、零部件的供应商到最终制成品的生产商、批发商和零售商及最终消费者,即生产、流通、消费的全过程的物流活动作为控制对象,通过对零售状况、各企业库存量等信息的相互提供、共同使用来达到再生产全过程的物流合理化。供应链管理跨越了单个企业的边界,在完整的产业链条上应用系统观念进行集成化管理。如果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都孤立地优化自己的物流活动,那么整个供应链的物流不可能达到优化。因此,要实现更大范围的最优化,就必须从供应链整体出发来协调各成员企业的物流活动,这就是供应链管理的本质。毫无疑问,供应链管理的驱动力是使供应链的总成本最小化。为了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整体竞争优势和增加共同利益,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必须实现信息共享和物流活动的高度集成化,从而最大限度地缩短提前期、减少总库存,实现车辆重载率最大化、空运率最小化,以及运输方式、搬运系统、仓库容量的高效化。
在供应链上,物流贯穿了全过程,从供应商到核心企业的内部物流,再到分销商最终客户的分销物流,形成了以核心企业为集散中心的物流体系。而要使物流通畅、高效,核心企业必须发挥调度与管理中心作用,适时向供应商发出需求指令,向分销商发出供货指令,确保各个环节企业都在合适的时间得到合适品质、合适数量与合适规格型号的原材料、零部件或产成品,既不造成缺货,又不发生库存积压,并使供应链总成本最小化。
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反映了对于物资流动相关活动从个别管理到系统管理、由简单系统管理到复杂系统管理的变化过程。信息技术的进步,为物流管理的高效化提供了可能。
二、现代物流的概念
传统的物流概念是指物质实体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流动,过去我们长期以来把这种“流动”称之为“位移”。通俗地讲,物流就是指商品在运输、装卸、储存等方面的活动过程。现代物流是相对于传统物流而言的,它是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引入高科技手段如通过计算机进行信息联网,并对物流信息进行科学管理,从而使物流速度加快、准确率提高、减少库存、降低成本,延伸并扩大了传统的物流功能。
然而关于现代物流,迄今为止各国理论界尚无统一完整的定义,国内外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现代物流的内涵进行了表述,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认为:“现代物流是以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对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起始地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与存储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
美国后勤管理协会认为现代物流是“有计划地将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由产地送至消费地的所有流通活动。它包括为用户服务、需求预测、信息联系、物料搬运、订单处理、选址、采购、包装、运输、装卸、废料处理及仓库管理等”。
日本通产省的研究所认为“现代物流是商品从卖方到买方的全部转移过程”。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现代物流是“在合适的时间、地点和合适的条件下,将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质量和成本提供给合适的消费者”,即所谓“7R”理论。
我国的许多专家学者则认为:“现代物流是根据用户的需求,以最经济的费用,将物流从供给地向需求地转移的过程。它主要包括运输、储存、加工、包装、装卸、配送和信息处理等活动。”
我国六部委(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于2001年3月在《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对现代物流的定义是这样描述的:“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
综上所述,尽管现在对物流的解释不一,但就现代物流的实质而言,它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1)实质流动(指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的运输);
(2)实质存储(指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的存储);
(3)信息流通(指相关信息的联网);
(4)管理协调(指计划、实施和有效控制的过程)。
现代物流的服务内容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也是初级层次,只向需求方提供仓储、存货管理、发送、运输和分拨;
第二层次,除提供第一层次的服务外,还可参与订货处理、采购和生产计划管理;
第三层次,除提供第一、二层次的服务外,还可以帮助实现生产控制、质量控制和建立信息通信系统。
三、现代物流的构成
从现代物流的内涵可知,现代物流的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运输
运输是物流业务的中心活动。运输过程不改变产品的实物形态,也不增加其数量,物流部门通过运输解决物资在生产地点和消费地点之间的空间距离问题,创造商品的空间效用,实现其使用价值,满足社会需要,所以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设计运输系统时,应根据其担负的业务范围、货运量的大小及与其他各子系统的协调关系,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运输方式的选择;运输路径的确定;运输工具的配备;运输计划的制订;运输环节的减少;运输时间的加速;运输质量的提高;运输费用的节约;作业流程的连续性;良好服务水平的保证。
2.储存
储存保管是物流活动的一项重要业务,通过存储保管货物可以解决生产与消费在时间、数量上的差异,以创造物品的时间效用。仓库是物流的一个中心环节,是物流活动的一个基地。对储存系统进行设计时,应根据仓库所处的地理位置、周围环境及物流量的多少、进出库频度,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仓库建设与布局合理;最大限度地利用仓库容积;货物堆码、存放的科学性;有利于在库物品的保养防护;加强入库验收、出库复核;加快出、入库时间;降低保管费用;加强库存管理,合理存储,防止缺货与积压;进出库方便;仓库安全。
3.装卸搬运
装卸搬运是物流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业务活动。特别是在运输和保管工作中,几乎都离不开装卸搬运(有时是同步进行的)。装卸本身虽不产生价值,但在流通过程中,货物装卸好坏对保护货物的使用价值和节省物流费用有很大影响。装卸搬运系统的设计,应根据其作业场所、使用机具及物流量的多少,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装卸搬运机械的选择;装卸搬运机械化程度的确定;装卸搬运辅助器具的准备;装卸搬运的省力化;装卸搬运作业程序的制定;配合其他子系统协同作业;节约费用;操作安全。
4.包装
在整个物流过程中,包装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包装分为工业包装和商业包装,以及在运输、配送当中为了保护商品所进行的拆包再装和包装加固等业务活动。对包装系统进行设计时,应根据不同的商品,采用不同的包装机械、包装技术和方法,并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包装机械的选择;包装技术的研究;包装方法的改进;包装标准化、系列化;节约包装资材;降低包装费用;提高包装质量;方便顾客使用。
5.配送
配送是物流活动中接触千家万户的一项重要作业。它和运输的区别在于:运输多为大批量、远距离、品类比较复杂的物品,并且途中兼有储存的功能;而配送则包括拣选、加工、包装、组配、运输等多个环节,通常是小批量、多种类的产品运送,它属于二次运输、终端运输。设计配送系统时,应根据其配送区域、服务对象和物流量的大小,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配送中心地址的选择;配送中心作业区的合理布置,包括收货验收区、货物保管区、加工包装区、分货拣选区、备货配送区;配送车辆的配置;装卸搬运机械的选用;配送路线的规划;配送作业的合理化;配送作业流程的制定;配送的及时性;收费便宜;高服务水平。
6.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主要是指在流通领域的物流过程中的加工,是为了销售或运输,以及提高物流效率而进行的加工。通过加工使物品更加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如大包装化为小包装、大件物品改为小件物品等,当然,在生产过程中也有一些外延加工,如钢材、木材等的剪断、切割等。流通加工系统的设计,应根据加工物品、销售对象和运输作业的要求,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加工场所的选定;加工机械的配置;加工技术、方法的研究;加工作业流程的制定;加工物料的节约;降低加工费用;提高加工质量;加工产品适销情况的反馈。
7.物流信息
物流信息系统既是一个独立的子系统,又是为物流总系统服务的一个辅助系统。它的功能贯穿于物流各子系统业务活动之中,物流信息系统支持着物流各项业务活动的开展。通过信息传递,把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等业务活动联系起来,协调一致,以提高物流整体作业效率,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当然,物流信息系统又有一些分支系统,如运输信息系统、储存信息系统、销售信息系统等,都分别配合该系统的业务进行活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设计物流信息系统时,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系统的内容;系统的作用;系统的特点。
四、现代物流的特征
现代物流是指具有现代特征的物流,是与现代化社会大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体现了现代企业经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现代物流管理和运作中,广泛采用了代表着当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管理技术、工程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等;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物流管理和物流活动的现代化程度也会不断提高。现代化是一个不断朝着先进水平靠近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代物流在不同的时期也会有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集中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信息化
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EDI)技术和国际互联网的应用,使物流质量、效率和效益的提高更多地取决于信息管理技术。物流的信息化是指商品代码和数据库的建立、运输网络合理化、销售网络合理化、物流中心管理电子化、电子商务和物品条码技术应用等。物流的信息化可实现信息共享,使信息的传递更加方便、快捷、准确,提高整个物流系统的经济效益。现代物流在信息系统的支撑下,借助于储运等系统的参与以及各种物流设施,共同组成一个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物流网络,物流覆盖不断扩大,规模经济效益日益显现,社会物流成本不断下降。
2.智能化
智能化是物流自动化、信息化的一种高层次应用。物流作业过程中大量的运筹和决策,如库存水平的确定、运输(搬运)路径的选择、自动导引车的运行轨迹和作业控制、自动分拣机的运行、物流配送中心经营管理的决策支持等问题,都需要借助智能化专家系统才能解决。物流的智能化已成为新经济时代物流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3.系统化
传统上讲,物流一般涉及产品出厂后的包装、运输、装卸,仓储,现代物流管理则向两头延伸并加入了新的内涵,使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采购物流开始,经过生产物流,再进入销售领域,要涉及包装、运输、装卸、仓储、加工配送等多个环节,最终到达用户手中,最后还有回收物流,可以说现代物流管理包含了产品从“生”到“死”的整个物理性的流通过程。即通过统筹协调、合理规划,控制整个商品的流动,以达到效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同时满足用户需求不断变化的客观要求。物流系统也就成了一个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社会系统,这样,就可以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物流无国界”的发展趋势。物流的系统化可以形成一个高效、通畅、可调控的流通体系,减少流通环节,节约流通费用,实现科学的现代物流管理,提高流通的效率和效益。
4.自动化
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自动化的外在表现是无人化,自动化的效果是省力化。另外,自动化还可以扩大物流作业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物流作业的差错等。物流自动化的设施非常多,包括条码、射频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自动导引车,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
5.网络化
物流网络化的基础也是信息化。这里所说的网络化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化,主要指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制造商以及下游顾客之间的联系实现计算机网络化,比如物流配送中心向供应商提出订单这个过程就可以通过网络来自动实现,物流配送中心通过计算机网络收集下游客户订货的过程也可以自动完成;二是指组织的网络化,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组织的网络化和企业之间的网络化。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显现出集中化趋势,采取低成本扩张等方式迅速壮大企业实力。一方面,企业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其产品要经过各种通道送达全国乃至国外客户手中,需要网络化的物流企业作为其分销网络的组成部分来帮助其销售和拓展市场;另一方面,竞争导致产品本身的成本压缩空间减小,企业希望通过物流企业的规模效益和综合服务降低物流的总成本,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因此,构筑具有网络化和信息化特征的综合物流体系就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6.柔性化
柔性化本来是为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而在生产领域提出的,但要真正做到柔性化,即真正能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来灵活调节生产工艺,没有配套的柔性化物流系统是不可能实现的。20世纪90年代,国际生产领域纷纷推出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Manufacture System,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Manufacturing Systems,CIMS)、敏捷制造(AgileManufacturing,AM)、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MC)以及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技术。这些概念和技术的实质是将生产、流通进行集成,根据需求端的需求组织生产,安排物流活动。因此,柔性化的物流正是适应生产、流通与消费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物流模式,它要求物流配送中心要根据消费需求“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的特色,灵活组织和实施物流作业。
7.标准化
物流标准化指的是以物流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装备、专用工具等各个分系统的技术标准,制定系统内分领域如包装、装卸、运输等方面的工作标准,并按配合性的要求,统一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研究物流系统与相关其他系统的配合性,进一步谋求物流大系统的标准统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各个国家都很重视本国物流与国际物流相衔接,在本国现代物流管理发展初期就力求使本国物流标准与国际物流标准化体系一致。若不如此,不但会加大国际交往的技术难度,更重要的是在本来就很高的关税及运费基础上又增加了因标准化系统不统一所造成的损失,使外贸成本增加。因此,现代物流管理标准化问题将日益受到重视并逐步得到解决。
8.社会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一个生产企业生产某种产品,除了一些主要部件由自己生产外,大多需要外购。而生产企业与零售商所需的原材料、中间产品,大部分是由专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以实现少库存或零库存。这种第三方物流企业不仅可以在一定服务范围之内实现合理化物流,从而大量节约物流费用,而且可以节约大量的社会流动资金,实现资金流动的合理化,既提高经济效益,又提高社会效益。显然,完善和发展第三方物流是流通社会化的必然趋势。
物流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的产物。各种专业化现代物流管理企业的大量涌现及其表现出来的快速发展趋势表明:专业化现代物流管理服务作为一个新的专业化分工领域,已经发展成为新兴产业部门和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五、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
1.国际化
所谓现代物流管理,就是在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全球范围的分工与交易空前扩大、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空前发展的阶段,流通从过去局部的、片段的、不连贯的、一国或几国的运动过程,变成了全球范围的运动过程;从过去只有商品货物的流通,变成了包括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服务以及其他无形的要素禀赋的流通;从生产与流通相对分离、相对独立,变成了日益融合的大流通过程。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大流通逐步形成,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在流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用信息化、高科技化、高智能化和集约化的流通手段,把几乎所有国家都纳入了大流通的轨道。
在货物贸易国际化的同时,服务贸易的国际化程度也在不断扩大。目前世界贸易总额中,无形商品——服务的交易额已达到25%左右,而且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要远远快于货物贸易。伴随贸易的国际化,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流通的国际化步伐也大大加快,通过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再资本化和证券化,使对企业产权的交易具有了进入世界流通范畴的可能。通过国际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建立,以及金融创新、各种衍生工具的利用,又形成了有形货币与无形货币的国际化大流通。特别是无形市场的国际化发展,使流通有了更广阔的空间。世界商品市场、世界劳务市场、世界技术市场、国际金融市场等共同构成了流通国际化的现代物流管理体系。
世界贸易组织1995年度报告指出:全球化“是不同国家的市场和生产日益变得更加相互依存的过程,这是由于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发展以及资本和技术的流动所造成的”。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1997年度报告指出:“全球化的概念既指货物和资源日益加强的跨国界流动,也指一套现代物流管理不断扩大的国际经济活动和交易网络的出现”“是全球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市场、生产和金融活动的跨国界联系已加强到如此地步,以致任何一国的经济都不能不受到国界以外的政策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全球化的定义是“通过贸易、资金流动、技术涌现、信息网络和文化交流,世界范围的经济高速融合,亦即世界范围各国成长中的经济通过正在增长中的大量与多样的商品劳务的广泛输送、国际资金的流动、技术被更快捷广泛地传播而形成的相互依赖现象。其表现为贸易、直接资本流动和转让”。总的来说就是,为别国生产的比重越来越高,国际贸易规模越来越大,经济资源和要素禀赋如商品、资本、劳动力、信息、技术等,通过国际化大流通超越国界被重新配置的范围越来越广,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各种壁垒不断被打破。现代流通成了经济全球化的内在动力,经济全球化是流通发展到更高阶段出现的必然结果。
2.社会化
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起点是需求和消费。要求社会经济运行的出发点和归宿,只能是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与非物质的生活需求,只能是由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引发。因为“个性愈是发达,它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愈是统一,它的能力和倾向就愈是趋向同质性,即统一个性的同质结构”,这种同质性使市场需求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几乎一切纳入流通范畴的东西,都具有了社会化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只要是作为有生命的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漫长历程,实际上都是需求不断满足、消费不断进行的往复,没有一个人能够脱离社会只靠自身的力量满足需求和消费,这样就使流通具有了社会化的内涵。
需求与消费的社会化,使整个社会形成成熟的大众消费社会。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引发了家务劳动的社会化,家务劳动的社会化,造成了人们对更多的无形商品的需求,无形商品因而进入了流通,服务的社会化应运而生。人们工作方式的改变,使进入流通的劳动力内涵发生了巨变,在流通中,具有较高交换价值的不是人体而是人脑。传统流通阶段即工业革命时期,马克思主要研究劳动力体力的贡献,而在社会化大流通中,则必须研究劳动力脑力的贡献,一种完全的“通货”——知识产品进入了流通,凝聚着对劳动力投资而形成的人力资本,使劳动者终身教育变得更加社会化。当社会分工由垂直分工为主转向水平分工为主,生产变得更为社会化,世界上的很多产品已经无法在同一地点、同一工厂完成。社会化大生产本身成为社会化大流通的过程。产权的社会化,使企业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同时进入流通,企业成了可以自由流通的商品,谁拥有企业的股权,谁就拥有企业的产权。在金融的国际化进程中,资本的社会化、货币的社会化通过证券的社会化形成了庞大的市场,从而使更多的金融资产具有了社会化的性质。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进入流通速度的加快,使科学技术越来越具有社会化的特点,某一发明、某一创造、某一革新要获得交换价值,就必须进入流通转化为生产力。从能够衡量流通发达程度和社会化程度的目前数据较为完整的三次产业发展比例来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三大产业的增长率分别为2.6:2.4:3.2。其中高收入国家的比例为1.5:2.1:3.2,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领先,快于第二产业1个百分点;中等收入国家的比例为1.6:2.0:2.8,第三产业增长率快于第二产业增长率0.8个百分点;低收入国家的比例为2.1:6.9:4.9,第三产业发展保持较高的速度。在1965—1993年间,全世界范围内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从52%上升到62%,平均每年上升0.357个百分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增长趋势基本相同。到1993年,发达国家的这一比重已超过60%,低收入国家达到38%。目前美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高达89%。这标志着进入流通的一切物质与非物质载体,都越来越变得更加社会化。
3.信息化
信息是进入现代流通的无形商品,但它一旦进入流通,就成为流通运动的先导,使流通成为由信息化带动的全过程加速度运动。信息进入流通,更具有社会产品被共用、共享的特征,信息流通的规模越大、速度越快、被重复使用的次数越多,对经济社会的价值就越大。
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与信息打交道。语言的产生是第一次信息革命;文字的产生是信息的第二次革命,人们可借助文字跨越历史的空间传递交换信息;第三次信息革命是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是人类在存储信息和交流信息方面产生的飞跃;第四次信息革命是以电报、电话、广播以及其他突破性的信息传递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人类迈入了以电子手段远距离、快速度传递信息的时代;第五次信息革命是电子计算器的产生及飞速发展,使人类在处理信息的活动中,第一次获得了脑外装置。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流通是在人类进入第五次信息革命中迅速形成的,不仅原来意义上的商品流通分流出商流、物流、资本流和信息流,而且所有进入现代流通的流通物在流通中均以信息为先导,以致人们获得信息的数量、质量、时效和稀缺程度,成了能否顺利组织流通的关键。如果没有信息化的运动过程,或者信息的运动过程十分缓慢,就不可能出现现代社会高度发达的流通体系。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信息联网、全天候开展业务已成了资本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前提条件。信息不能先行,流通就不能畅达,信息化引领流通全过程越来越成为现代流通的运动特征。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流通的现代化。
计算机技术每5~7年速度增加10倍,体积减少10倍,价格下降10倍;微电子技术单位面积存储量每18个月增加1倍,成本基本不变;光纤技术1975—1998年单根光纤带宽增加20万倍,成本指数从100下降到0.081。扩张信息的流通规模,加快信息的流通速度,创新信息的流通方式,发挥信息的带动和引领作用,是现代物流管理运动方式的核心特征。在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历程中,从来没有一种技术像信息技术这样对流通产生革命性作用,信息技术推动了流通创新,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流通。由于商品流通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迅速扩展,使用传统的流通方式已经无法应对,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形成的商品流通的网络化和智能化,使商品流通的规模、速度、效率迅速膨胀,使现代物流管理成为引领经济运行的引擎。
4.混沌化
当流通处于初始阶段时,商品交换一般是以物易物,这是一种处于平衡状态的非系统化状态。工业化阶段,流通囊括了所有有形的、刚性的要素禀赋。但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特别是科学技术尚未得到高速发展,流通处于准平衡的系统化状态,一方面,流通自成独立的体系、运动过程和运动的空间与生产过程相对分离;另一方面,流通又与生产过程共同组成社会再生产的系统。但到了当代,流通成了一个活跃的、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发达、越来越高级的动态运动过程。当外部或内部的、政治或经济的突变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时,就会冲破这个系统,或在另一种条件下形成一种新的系统,一些随机因素会引致流通状态的突变。1987年10月19日的“黑色星期一”,西方股市暴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电脑程控交易、电脑管理指数、期票套率等新技术破坏了人们决策的自主性、多向性和随机性,使股票市场瞬息万变,远离平衡状态但高度敏感,在交易中具有高度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和不规则性。这就使更多的经济学家开始用混沌学来研究流通中出现的突发事变,研究非线性、非均衡经济理论。
混沌成了社会化大流通的总廓特征,一切进入流通的流通物都处在变动中、处在流动中,处于均衡状态或准均衡状态的封闭或准封闭系统不复存在,而远离平衡的、非均衡状态的、开放的社会化大流通系统,不断地以更新的更复杂、更高级的结构替代旧有的简单的、较低级形态的结构,一个平衡点得以实现,下一个不平衡过程即将开始,流通在平衡与不平衡中得以发展。社会化大流通使整个世界经济连为一体,使世界成为一个交融汇通的整体系统,从简单到复杂、从两维到多维、从低级到高级、从清晰到混沌,实际上是社会化大流通发展的不可逆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将继续下去。
5.流通主体物流化
近些年来,物流产业作为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整合传统产业而形成的新兴产业,正在全球范围迅速发展。其发展程度被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产业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一些经济学家通过对商品成本构成的分析,把降低产品成本中物化劳动的消耗,即原材料成本的降低,称为“第一利润源”;把降低活劳动消耗,即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称为“第二利润源”;把降低物流费用称为“第三利润源”。从流通时间看,在商品的整个流通过程中,用于加工和制造的时间不到10%,而90%以上的时间被物流过程所占用;从流通费用看,物流费用占产品总成本的比重高达30%~40%。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当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降低了商流、信息流和资本流的成本后,物流——物体在物理意义上的流动所花的费用就成了流通费用的主要构成部分。“第一利润源”和“第二利润源”的空间越来越小,而“第三利润源”却是世界公认的尚未开垦的“黑色大陆”。通过合理设计流程、采用现代物流技术和现代物流管理手段降低成本,就成了提高经济运行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切入点。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物流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00年,美国物流产业总规模为9500亿美元,几乎为高新技术产业的2倍,占GDP的比重为10%左右,并以年均23%的速度增长;日本物流产业总规模约为3500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11.4%;在中国香港地区,物流产业总规模为240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13.7%。大幅度降低全社会的流通费用,大力推进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整合物流资源,不断提高国家的流通竞争力就成了发展现代流通的主体,成了大家的共同选择。
六、现代物流在中国的发展
我国的改革开放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当时几乎所有的产品都处于一种供不应求的状况,而所有制造企业都把经营的重心放在了生产领域,不断地扩大产能、不断地提高劳动效率就能够销售更多的产品,每一样产品推出都能够马上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在当时,民用商品正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导入阶段和成长阶段,在高额毛利的基础上,销售量的上升意味着利润的大幅度增加,我们假设一下,如果在当时有人提出物流整合的观点,其被接受的程度一定非常的低,这主要是基于整个市场利润和销售额的高增长,总额相对较低的物流成本与之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到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期,个别大众化的商品已经开始步入成熟期,自行车、缝纫机等家庭耐用消费品生产企业已经开始走向低谷,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家电产品则受到消费群体的追捧,同时,中外合资品牌的崛起填补了国内多个民用领域的空白,整个消费市场依然呈现出向上的趋势,那个时候的企业经营者主要的精力均放在产品销售、市场开拓方面,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部分城市开始出现了货运车场,而大部分新兴制造业的产成品物流开始从以往的自行经营转向粗放型的外包。
在90年代中后期,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价格战成为几乎所有制造企业主流的竞争策略,为此,降低成本逐渐受到了重视。但是,企业经营者对成本控制的关注点集中在生产和采购领域,毕竟这两个部分构成了产品制造成本的大头,并且企业对市场的掌控力度不断加强,销售渠道呈现出向终端覆盖的趋势,与此同时,学术界和企业界掀起了“集中资源铸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讨论,企业界逐步形成非主营业务外包的经营思路,物流业务外包成为一种潮流,但依然属于一种粗放型的经营。90年代末期至今,互联网的发展对整个社会的经营观念造成了强大的冲击,物流作为电子商务实现的载体受到极大的重视,现代物流理论得到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物流整合所创造的竞争力和价值,具备领先物流理念和卓越运作能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受到了制造企业的青睐。
从上述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历程分析,现代物流在制造企业中兴起的原因主要是来自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压力,根据国外的实践结果显示,通过物流的整合,可以使物流总成本降低23%,供货时间缩短75%,产品的可获得性提升9%,库存水平下降23%……种种的因素表明,中国“物流热”的兴起并不是偶然性的结果,而是当整体经济迈向买方市场,产品生命周期处于成熟期、衰退期的阶段时,提升客户服务水平、降低运营成本成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物流也就成为外界所说的“第三利润源”。
值得注意的是,当我们的企业经营者把视角放到现代物流管理的时候,却往往由于缺乏对现代物流管理的足够认识而使得事倍功半,他们理解中的物流依然停留在传统物流的范畴,仅仅以为物流就是运输和仓储两个环节。大部分企业经营者采取的都是压缩物流成本的策略,每年给物流部门下达物流成本的压缩指标,让物流部门与供应商进行交涉,寻求最低价位的服务提供商。然而,随着该种策略的实施,相关的服务水平也呈现出降低的趋势,市场缺货率上升,甚至工厂停工待料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为了减少上述现象的出现,加大存货成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但因此换来的是巨额的存货资金投入,使企业的现金流面临危机。
这表明,传统物流的观念只能在具体业务成本过高的时候起到相应的作用,当其成本压缩接近极限时(也就是与物流供应商的成本相当接近),对企业经营的负面影响将抵消具体业务成本下降所取得的优势,为此,企业整合物流时必须从现代物流管理的视点进行,从总成本的概念并结合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出发进行相关的变革,才能通过现代物流管理水平的提升,塑造新的竞争优势。
“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流程的一部分,它对从起始点到消费地的货物流和货物储存、服务及相关信息进行有效的计划、实施和控制,以满足客户的需求”,这是美国物流采购协会对现代物流管理的最新定义,该定义界定了物流和供应链之间的关系,明确了现代物流管理是供应链中必不可少的载体,并且把满足客户需求作为现代物流管理的最终目标。据此,现代物流管理的服务功能也有了新的延伸,除了原有的运输和仓储职能以外,还延伸到了国际货代、搬运、增值服务(包装、再包装、打码、二次打码、分拣、加工、贴标签、回收)、物流信息服务(订单传输、订单处理、货物跟踪、数据分析、报表生成、库存警报)、物流规划(仓库布局及功能设计、运输方式规划、工厂布局、物流流程设计)等方面,而物流规划则是目前现代物流管理中的制高点,也是众多制造企业成功进行物流变革的必经之路。
不过,我们也应清晰地认识到,现代物流管理毕竟只是一个企业的后勤支持职能,现代物流管理能力的提升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竞争水平,但是它并不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引入现代物流管理的理念,主要是基于提升并满足客户服务水平和总成本控制的角度进行的。
首先,企业实施现代物流管理的第一个前提是在管理上把商流和物流进行分离。
目前,很多的制造企业,尤其是国有的制造企业,均把物流纳入销售部门或者采购部门的管理范畴,并且原材料物流和产成品物流往往是割裂开来的。这样导致的问题是:为了满足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或者保证原材料的及时供应,在销售和采购职能领导的要求下,不得不常常不顾成本的上升来满足(内部)客户的需求,从而导致了整体物流成本的上升;另外,分散的物流运作体系也不利于企业进行物流的整合。而纵观外资企业的物流职能设定,则往往具有物流和商流分离的特点,如国际知名的P&G公司,是把现代物流管理纳入客户服务职能中,由客户服务人员进行综合统筹管理,而生产和销售部门只需向客户服务部提出相关的服务水平需求,客户服务人员就会以此为依据,有效地进行物流规划,并对物流供应商进行整合。
而著名的跨国企业M公司则把物流职能独立出来成立了物流部门,并通过物流变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早在1998年,M公司就在全国设有三个工厂和三个配送中心,为了保证产品的市场供应,还另设有54个小规模的区域配送中心,当时的供应商有30多家,但是,这些供应商主要是向M公司提供干线运输的服务,而短途配送业务只有30%由供应商负责配送,70%则是客户自提。M公司采取的这种策略,由于物流采购过于分散,造成相关业务成本偏高的现象,同时由于仓库过多,库存投资非常高,并且客户自提的做法也不利于M公司对市场的控制,市场缺货的现象非常频繁,有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跨区销售的现象。
当时的物流部门负责人为了改善上述问题,邀请国内的一家知名物流企业集团参与了公司的物流变革项目,成立了由双方各相关职能高层管理人员参加的项目小组,在对相关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后,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策略,通过选择少数专业的物流企业作为供应商以集中采购、运作网络整合(仓储布点整合、优化业务流程、订单管理流程、运输管理流程、仓库管理流程)、物流职能内部架构重组、构筑物流信息网络等策略,从根本上扭转了物流管理的劣势,在现有工厂和配送中心设置不变的情况下,把原有的54个小规模的区域配送中心减少到20个,物流供应商从原有的30多个缩减到3个,并且短途配送业务主要由3家供应商提供相关的服务,客户自提的份额由原来的70%下降到20%……物流变革的成功,使M公司的客户满意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由原来的85%上升到98%,物流业务成本在原有的基础上下降5个百分点,库存也得到了大幅度的压缩。在实施物流变革的过程中,M公司物流负责人的观点是,在物流职能管理方面,销售和采购部门只需提出有关的服务水平需求,而无须过多介入物流职能的管理过程,物流部门所进行的规划将会基于有关的服务水平需求进行,这就使得物流职能在行使其业务控制权力时,少了很多的掣肘,其主要的业务就会在服务基准上寻找突破口,例如通过相关的规划,有效地进行成本的控制、降低库存等。
其次,在对现代物流管理的理解上应着重从软性管理的角度出发,而不是盲目地对先进设施进行巨资投入。
随着“物流热”的兴起,有相当部分的管理者对现代物流管理片面理解为只要加大物流方面的投入,就等于在企业内部推行了现代物流管理。例如,近年来在我国兴起了“物流投资热”,全国各地的政府机构、大型国有企业都纷纷把建设现代化的物流基地作为其物流改革的特征,甚至不惜巨资引进世界上的先进物流设备。但遗憾的是,盲目的投入往往换来的是巨额的亏损。该种误区主要是由于国情的差异造成的。在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人力资源相当昂贵,为了有效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率,购置先进的物流设备以及建立现代化的物流基地就成为必要,而在我国则恰恰相反,人力资源成本低廉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竞争优势,引进一套先进的物流设备或者巨资建设现代化的物流基地,其投入资金的利息往往已经超过聘请足够的工人提供满足需求的服务了,并且从投资回报的角度而言,高额的投入也意味着高额的回报,只考虑投入而忽略回报的行为是与财务投资的原则相悖的。
虽然现代物流管理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物流管理的范畴,但是,从上面的M公司案例中可知,现代物流管理首先是通过相关的整合保障物流服务水平能够满足(内部)客户的需求,而这一整合除了高端的物流规划以外,建立高效的信息查询和传递系统尤为重要。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所有信息系统的构筑都必须基于流程再造之上,信息系统只是提高效率的一种工具和手段,在此基础上来确保物流整体运作的透明度和灵活性。就我国目前的物流现状而言,传统物流业务往往占企业整体物流成本的90%左右,换句话说就是,现代物流管理的绩效主要体现在传统物流业务方面,因此,要提升现代物流管理就必须基于(内部)客户对传统物流业务的需求指标,并结合传统业务的成本构成因素,构筑相应的运作规范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物流职能的质量保障体系和监控体系。但是,目前的难点是,国内企业尚未能有效地对物流成本的各项细节进行界定,如车辆的使用成本、仓储成本、装卸成本的构成依然没有得到统一,基本上是每个企业都根据各自的理解设定成本的分析系统,甚至绝大多数企业只是粗略计算由此而付出的费用,并据此制定下年度的物流成本节省目标。因此,欠缺对细节的管理也使企业难以进行物流策略的制定,就更谈不上实施了。
综上所述,现代物流管理的变革并不是企业投入巨资引进物流设施、设备,以及兴建大型物流基地,而是应该从供应链的角度重新审视客户的服务需求,对现有的物流运作进行重新规划,通过企业物流职能的分离、物流供应商的整合、各种相关流程的再造、运作业务规范的制定、质量保障及监控系统的建立、信息系统的构筑等相关措施提升物流管理的综合服务能力,以此形成企业在物流职能方面的竞争力。另外,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买方市场的形成,国内企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通过提升物流管理水平以保障其发展将是所有企业经营者面临的一个课题,对他们而言,现代物流管理已经不再是一种理念,也不再是一种口号,更不是一种炒作,只有清晰地认识到现代物流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位置,才能真正使物流管理成为企业顺畅经营的保障,也才能通过对物流细节的管理起到满足客户需求、提升服务水平和效率、降低成本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