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纯种牛马养殖纯种牛羊
- 华娱:从天后倒追开始
- 甜筒米酒
- 4074字
- 2025-01-23 23:59:06
许巷在离开小院的第五天下午回归,回归的第一件事就是下地干活。
连衣服都没有来得及换下,就这么穿着一身干干净净的羽绒服钻进了地里。
因为庄稼不等人,他们本来冬种的时间就已经比正常农户的要晚了好几天,农时早就已经过去了。
别的农民在补种遗漏没发芽的小麦种子的时候,他们那个时候才刚刚开始播种。
所以,来不及多加考虑了,许巷咬牙切齿的瞪了大家一眼,随即义无反顾的钻了下去。
因为是在查遗补缺的补种,所以其他九个少年们彼此相距都不算远,所以许巷从田埂地头上跳下来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大家都看得一清二楚。
“哈哈哈,大哥高兴不。”
“大哥可还喜欢这种接风洗尘的方式?”
其他九个少年们哈哈大笑着,声音里倒不是奚落,只是纯粹的在调侃。
大家的年龄都不大,都还是20岁刚出头的小伙子,里面的王一恒甚至才刚刚十八。
刚刚成年,不能算作童工了。
而许巷在里面更是以26岁的绝对年长优势,稳稳占据年龄榜首之位。
平常的时候,大家给许巷开玩笑的尺度都不会太大,都担心因为彼此之间的成长环境、文化习惯不同,而导致自己觉得是玩笑话,对方却并不这么认为。
现在好不容易逮到了这么一个机会,再没人愿意放过。
少年们虽然在嘻嘻哈哈的打趣许巷,但是手头上的活儿没有一个人停下。
都是在换地方的间隙,才跟许巷说一些有的没的,闲聊几句。
许巷也就这么一边专心的补苗干活,一边漫不经心的回复几句。
大家聊天的话题大概都是围绕着上周《谁是歌手》的直播,许巷在里面的表现。
基本上都是在夸奖许巷初次登场,就勇夺头名的壮举。
“不愧是大哥,这实力杠杠的。”
“最开始出道的时候,就是在一个音综选秀的节目,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披荆斩棘的冲杀到总决赛,最后以碾压的得票优势,获取第一名,从而以冠军之位出道。”
“时隔多年,大哥的水平一如既往的强悍啊,这只是去当了一个踢馆歌手,就已经把来自港岛的老牌歌手胡宇,都给碾压了。”
大家七嘴八舌的无脑夸奖,不知不觉间,话题就逐渐有点偏移了。
都开始在议论港岛歌手胡宇了,那可是出道三十年了的老前辈!
大家就这么议论纷纷,多少有点不尊重华语乐坛老前辈了。
许巷虽然知道后期剪辑的时候,大概率不会把这种话剪进去,但是为了保险起见,还是立马出声制止了大家越来越偏的谈话声。
“别这么样,没那么夸张,这次可真没有碾压之势,就是几分的优势,侥幸赢了。”
“你们可别这么无脑夸奖了啊,都脱离实际了。”
然而尽管许巷已经这样表明自己的态度了,少年们却并没有见好就收。
他们也意识到自己刚才说的话多多少少有一点不太合适了,所以后续再跟上的话,已经换了一个关注点。
“也不是大哥这样说的啊,大哥过分谦虚了啊!”
“大哥的实力我们都是有目共睹的,虽然就是以几分的优势拔得头筹,但这可不是侥幸,而是大哥的真实实力。”
“你们别忘了,虽然大哥之前是在一个音综选秀的综艺里面,以冠军之位出道,但那个音综选秀节目里面的选手可都是素人出手。”
“你这样说的话,也不尽如此吧,虽然大哥出道的那个节目,那个时候我没有看直播,但是后来我还是补习过的,最起码第二名、第三名都不算是纯素人啊。”
“跟我争这个是吧,那听我好好给你扒一扒,你说的第二名、第三名,我确实都关注过,不算是纯素人,但是也没有发过单曲出道。顶多只能算是酒吧的驻唱歌手,或者可以说是流浪歌手。”
“那你这样说的话,倒是没有错,确实没有发过单曲、出过道。”
“对啊,所以我才是要跟大家说一下这个,那个节目怎么能够和《谁是歌手》相比较呢,《谁是歌手》里面的嘉宾可都是成名已久的歌手了!就算不是当下咖位最大的歌手,当也当得起一个久负盛名,而大哥可就是在这种群狼环饲的环境中,成功夺得了本周的冠军,这含金量就不用我详细说了吧。”
“明白,懂的都懂,哈哈哈哈。”
少年们半科普、半炫耀的夸夸其谈着。
只有年龄最小的王一恒,还对歌坛尤其是娱乐圈涉足未深,所以对他们所说的内容感触并不多。
但是他大概能听懂大家的意思,那就是大哥牛批!
“不是,你们说这么多有什么用,还不就是大哥牛批!”
他一句话概括了所有,也直接把刚刚说话的几人顿时给噎的不知道说什么了。
默默安静了半晌后,那几人才又重新笑了出来。
“还是老幺说得对啊,不过我们本来就是在说大哥厉害。”
“行了,二哥别解释了,老幺的这个总结也没错,反正就是大哥牛批了就是了!”
“哈哈哈,对对对,大哥牛批!”
于是,下一刻,八个少年异口同声的大喊了出来。
“大哥牛批!!!”(破音*9)
伴随着大家起身协力的惊呼声响起,始作俑者王一恒却是嘿嘿傻笑了片刻。
后续大家又闲聊了许多,不过却都默契的闭口不谈两个话题,一个是谢时宜,可能是大家已经从网上知道了她在《谁是歌手》节目上的退赛,而且这一周多她的踪迹也有点消失于大众视野里了。
大家虽然不知道个中内情,但是大概也能猜测出来肯定是不太和平。
第二个话题就是上午时分发生的事情,杭城机场踩踏事故的舆论效应传播的速度太快了。
纵然是大家今天一整夜都在地里忙着干活,但是中午的吃饭,每个人的手机上都收到了不同社交平台的推送。
而大家对于许巷的熟悉程度,远不是谢时宜可以比拟,所以就连谢时宜都可以根据一张伪装到牙齿的照片,可以判断出来其照片的主人是许巷。
小院里的大家自然没可能认不出来。
言笑晏晏之间,众人在140亩的田地中齐心协力的弯腰寻找遗漏的地方,然后再用锄头抛出小坑,放进新的小麦种子。
时间就这么一点点的流逝,一下午的时光逐渐度过。
傍晚的阳光如流金般洒落在140亩的麦田之上,夕阳如同柔和的画笔,将金黄色的余晖轻轻洒在了那片刚刚吐露新绿的小麦田地之上。
金色的波光与新绿的嫩芽交织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
微风吹来,麦苗摇曳生姿,似乎唱着欢快的颂歌。
而夕阳的暖黄色光线轻抚着十个少年的背影,他们的身影在余晖中拉长,形成一道道剪影。
太阳最后一抹余晖消逝在地平线后,天空渐渐暗淡下来,今天的农活也算是告一段落。
十位少年,他们的脸庞上还带着泥土的痕迹,也不擦去,就这么把锄头扛在肩上,背对着渐渐沉落的夕阳,踏着坚实的土地,一步步走在回小院的路上。
他们的脸上带着劳累后的满足,里面贴身的内搭早已被汗水浸湿,额头与脸颊上滴落的颗颗汗珠,在夕阳的照耀下闪烁着光芒。
他们的身影拉长在麦田的小路上,但他们的步伐却显得轻快。
夕阳的光辉将他们的轮廓镶上了金边,他们的笑容中透露出一种满足和自豪,那是对自己努力工作的最好回报。
就算刚刚结束了一天的农活,仍旧在时不时地交谈,并不觉得疲惫,笑声在田野间飘荡。
那是青春的气息,是意气风发的年龄。
他们都不知道这个画面日后会在网络上疯传成什么样子,身后的跟拍pd老师也只是正常发挥的拍了下来。
这期节目播出的时候,这个画面会被后期剪辑组一帧不落的剪进去。
画面里,他们的背影在这个傍晚时分,成为这片土地上一个最为美丽的风景。
他们的坚持与辛勤,让整个田野都沉浸在勃勃生机中。
在夕阳的映照下,少年们继续前行,他们的步伐洋溢着青春和希望,仿佛这片土地因为有了他们而更加辉煌。
……
……
时间如此往复循环,转眼间来到了周五,少年们光补小麦的种苗就已经忙了三天,周三到了晚上才算是勉强补完。
昨天上午又去依次巡视完了140亩的土地,并且再次把先前没有注意到的遗漏处给补上后,这项工作才算是告一段落。
然后昨天下午与今天上午都是在修修补补当中度过去的。
这次敲敲打打的地方不再是维缮破败的木屋了,因为木屋他们之前就已经干过了,和他们初来乍到的时候相比,已经相当于是改头换面、焕然一新了。
至于后续如果再想收拾住所的话,就不是简单修缮的事情了,而是要从地基到墙体都要整体改造升级了。
当然了,这是不可能出现的事情。
因为《种田吧少年》这个节目官方给出的明面上的最大卖点是十个少年辛勤干农活,体验农民伯伯的辛苦。
但实际上最大噱头确实折磨。
给他们最简陋的环境,最原始的工具,以及从零开始的技巧,看他们每一次面对不同困难时候的面面相觑、手足无措。
这才是隐形的噱头,也是《种田吧少年》节目组导演杨短陵所勾勒出来的隐形期待感。
并且为了保持住节目组的主线,不致使于在190天的录制中,歪到不知道哪里去,杨短陵还借给了少年们二十万!
这二十万就相当于时刻悬在了少年们头顶的一把刀,促使他们在整期节目的录制上,不会偏离主线。
所以,少年们新修缮的东西,是羊圈与牛棚!
鸡笼早已经完工了,并且那只大公鸡和八只小母鸡的生活甜甜蜜蜜、如胶似漆。
所以就有人提议,除了养鸡外还可以养点别的生禽。
列入大家参考目标的生禽其实有很多,但是综合考虑下来,还是选择了牛和羊。
原因吗,就很简单,牛羊肉要相比较而言比较贵一点,并且也好饲养。
其他的例如鱼、鸭、大鹅之类的东西,季节不合适,外面都快要结冰了,没有合适的湖泊了。
所以经过一系列的网上考察之后,他们一致投票决定,就养牛、羊了。
‘纯种牛马养殖纯种牛羊’——这是少年们为自己起的养殖厂棚的名字。
与上次这种情况差不多,分工明确,绝大部分人都去鸡笼旁边的空地处搭牛棚、垒羊圈。
留下两个人在开着空调暖风的宿舍里,搜索附近养殖场的电话,通过询问对比牛羊幼崽的价格,再确定一个具体的购买数量以及方式。
经过一个上午的忙碌过后,牛棚以及羊圈简单轮廓的雏形已经搭建了出来。
后续就是只需要再往里面慢慢的填充一下物品与材料就行了。
而先前负责做午饭的老七赵小棕已经做好了今日份的午餐,来到了几人的身边。
“大哥,午饭做好了,你们弄得怎么样了?”
“正好,我们这边也把出行搭建完毕了,里面剩下的那些东西需要去买材料,然后找村长借个电焊给它们焊接上就行。”
“那行,既然差不多了,就先收拾一下,洗洗手准备吃饭吧。”
赵小棕说完这句话后,就返身回去了室外厨房的位置,开始把饭菜出锅。
“好了,哥几个,先这样吧,剩下的东西下午再弄,洗洗手去吃饭了。”
“好的,大哥。”
一众少年闻声立即就把工具丢在了地上,兴奋的冲去干饭。
对于这些正纯饿年龄的少年们来说,干饭这件事已经是他们在这种生活里最大的幸福来临时刻了。
许巷摇了摇头,把大家丢下的工具归置收拢好了以后,才起身赶过去。
等他洗过手出来后,饭菜已经被盛好放在了桌子上。
大家也都在等着他过来动筷。
“好了,别等我了,都开吃吧。”
“先等一下,大哥,今天节目的第四期要开播了,我们不得瞅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