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宅中图大:朱元璋与南京营造
- 杨国庆
- 4519字
- 2024-08-07 11:49:20
一、确立根据地
元末,社会动荡不宁,各种社会矛盾经过长期酝酿,在元至正年间(1341~1368)终于被迅速激化,引发了全国性的打着各自旗号的农民起义,并逐渐形成了多方割据的局面,史称“群雄纷争”。朱元璋正是在这样历史背景下,随着应天府根据地的逐步稳固和军事力量的增强,先自称“吴国公”,后又建立了“吴”政权,为大明君主帝国的创建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自元至正八年(1348),浙江台州方国珍正式举起反元义旗后,元至正十一年,芝麻李(本名李二)又起事徐州,不数年民军遂成燎原之势,这与元末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制度以及各级官吏腐败密切相关。元顺帝至元、至正年间(1335~1368),几乎年岁凶荒,加之当时公、私地租和高利贷等各种剥削日趋苛重,贪官污吏乘机肆虐鱼肉百姓;而“马上得之,马上治之”[6]的元统治者们,此时正深陷于各自势力的扩张和权力之争引发的内讧。元末社会呈现出混乱的局面并陷入全面崩溃的绝境,所谓“群雄纷争”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展开的。关于元末时期的所谓“群雄”,自明、清以降沿袭至今,诸家所列不一。[7]大致有方国珍、芝麻李、刘福通、韩山童父子、徐寿辉、郭子兴、陈友谅、朱元璋、明玉珍、张士诚等。在这些“群雄”中,惟有朱元璋取得最终胜利,其他诸雄则均以失败而先后告终。朱元璋在这个群雄割据、占地为王的特殊时期,成为顺潮而起、赢得民心的一位杰出历史人物。从元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在应天建立吴政权的前后来看,不仅反映出这位年仅37岁一代枭雄的才略,也标志着他的反元,已经从农民起义地方割据或明或暗的反元,转向了以重建汉族君主专制新王朝、问鼎天下为目标的公开反元。因此,吴政权的建立,为日后朱元璋的建国称帝,奠定了十分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礼制及组织架构的基础。
元天历元年(1328)九月十八日,朱元璋出生在家境贫寒的农家,早年其“勤俭忠厚”的父亲朱五四为谋生路,离开泗州(今江苏盱眙县境内),颠沛流离,辗转于穷乡僻壤,最后定居濠州钟离东乡(今安徽凤阳县境内)。[8]朱元璋,原名重八,后改名兴宗,又改名元璋,字国瑞。[9]元至正四年(1344),“值四方旱蝗,民饥,疾厉大起”。当年四月,17岁的朱元璋家庭突遭不幸,短短16天家中就“连遭三丧”,父母和兄长先后暴病身亡。[10]走投无路的朱元璋,在乡人刘继祖提供一块坟地后,[11]才得以草草埋葬了亲人尸骨,转而投身佛门——於皇寺。[12]不料朱元璋居寺“仅五十日,寺僧以食不给”,遣散众僧徒,朱元璋也被迫云游“光、固、汝、颍诸州凡三年”。[13]其间饱受颠沛流离之苦,据朱元璋自己后来的回忆称:“……仰天茫茫。既非可依,侣影相将。突朝烟而急进,暮投古寺以趋跄。仰穹崖崔嵬而依碧,听猿啼夜月而凄凉。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而佒佯。西风鹤唳,俄淅沥以飞霜。身如蓬逐风而不止,心滚滚乎沸汤。”[14]野史传说朱元璋曾写过一首《野卧》的诗,也描述了当时的窘迫和不凡:“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鞠躬不敢高伸脚,恐踏山河社稷穿。”[15]当朱元璋再度返回当年於皇寺时,[16]江淮各地义军烽火已越演越烈。
元至正十一年(1351),天下豪杰纷然并起。至次年春二月,朱元璋家乡的定远人郭子兴等起兵,并攻占了濠州城。赶来镇压义军的元兵,四处骚扰捕捉乡民枉称“叛民”,朱元璋栖身地的於皇寺此时被乱兵所焚,“寺僧皆逃散”,朱元璋也在其中。数日后,恐惶不安的朱元璋回到破败不堪的寺庙,恰有少时伙伴汤和传信相招迫胁加入义军。[17]此时的朱元璋不知何从,经过一番思考“乃祷于神”,获得伽蓝菩萨的“从雄而后昌”[18]的吉兆卦示后,于至正十二年闰三月甲戌投奔濠州郭子兴的反元义军。朱元璋称帝后也曾说过:“朕本元民,天下之乱,实非朕始。”[19]也是客观的陈述。从军不到一年的朱元璋,以其“度量豁达”、“有智略”和勇敢果断的个人品质与能力,很快获得郭子兴的器重,并将其义女马氏许嫁给了朱元璋。而朱元璋也有超出一般人的见识和果敢,“上(朱元璋)每遇敌,智勇奋出,身先士卒,故所向克捷。凡军中有所得,上皆无取,辄令分给群下”,[20]而得到部众的拥戴。元至正十四年,朱元璋发现郭子兴“无意远略,但欲据滁自王”后,就规劝道:“滁,四面皆山,舟楫商旅不通,非可旦夕安者也”。[21]朱元璋已意在攻取与采石矶一江之隔的和州,并智取之。
元至正十四年(1354),朱元璋率部占妙山,冯国用、冯胜兄弟投奔朱元璋麾下。在讨论天下大计时,冯国用对朱元璋说:“建康龙蟠虎踞,帝王之都会,自古记之。幸而近我其帅懦弱,不任兵。宜急击下其城,踞以号召四方。事仿仁义,勿贪子女玉帛,若群竖子者,天下不难定也。”[22]这是文献中朱元璋与南京关系的最早记载。而《明史纪事本末》在记述冯国用对朱元璋时却称:“金陵龙蟠虎踞,帝王之都。愿先拔金陵,定鼎……”[23]显然,明代王世贞与清人谷应泰的记述有异,前者论及的是寻找一片耐以立足的根据地,以及如何发展壮大势力,而非直接考虑建都,后者却已论及建都。对于历代史籍中这类强调南京具有所谓龙蟠虎踞“天子气”之说,以及朱元璋为何选择南京为早年根据地,美国学者牟复礼依据1949年劳榦《对于南京城市的几点认识》中,在分析长江下游的繁荣与财富并将其与华北政治军事中心相联系,强调其战略重要性的各要素后指出:“史籍记载却大谈特谈南京的‘天子气’及与此相关的祥瑞之征,而把这个决定中涉及的战略因素反而压低了。”[24]事实正如此,朱元璋即便对冯国用此时所言金陵帝王之宅有兴趣,也仅仅表明这座城市具备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战略地位等各方面良好基础而已,绝非此时就已有了建都称帝的决定。但朱元璋已经把根据地的目标择于江南应该不妄,次年朱元璋就将这一设想付诸了行动。
元至正十五年(1355)正月戊寅,和州被义军攻占后,郭子兴命朱元璋总管和州防务。由于和州诸将皆为郭子兴旧部,又年长于朱元璋,故难以服众。当时和州城墙仍为土城,为提高城池的防御能力并借机镇服人心,朱元璋遂暗藏郭子兴之令,将城墙分段限期负责改筑成砖墙。诸将均不以为然,期限到时惟朱元璋部将负责地段完工,[25]其他“诸将多未就”。朱元璋拿出郭子兴之令相要挟:凡未完工诸将均以军法论处。诸将恐慌,“唯由是,不敢有异言”。[26]这是朱元璋主持改筑的第一座砖城,对于元末明初较大范围土城改筑砖城具有一定的意义和影响。[27]同年,郭子兴病逝,其子郭天叙及所部投靠韩山童之子韩林儿,[28]郭天叙被封都元帅,韩林儿部将张天祐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29]朱元璋这支义军正式为韩宋政权统辖,仍用小明王的龙凤年号。由于北方红巾军势力吸引了元军主力,朱元璋所部得以进一步扩充自己的实力。
从军后的朱元璋从“镇抚”到渡江攻占太平路出任大元帅,仅用了短短的3年时间。尤为重要的是,随着朱元璋在一方义军中权势的提升,他身边也逐步云集了一大批骁将和谋士,诸如徐达、汤和、吴良、吴桢、花云、陈德、顾时、费聚、耿再成、耿炳文、唐胜宗、陆仲亨、华云龙、郑遇春、郭兴、郭英、胡海、张龙、陈桓、谢成、李新材、张赫、张铨、周德兴、冯国用、冯国胜、李善长、吴复、丁德兴、赵德胜、沐英、李文忠、胡大海、孙兴祖、茅成、邓愈、常遇春、廖永忠兄弟、俞廷玉父子等人。[30]
元至正十五年(1355)春,和州发生粮荒,朱元璋欲离开和州渡江取采石,进而攻取集庆。有部将提出渡江直取集庆的建议时,朱元璋没有采纳,而是采取了迂回战术:“取金陵必自采石始。采石南北喉襟,得采石,金陵可图也。”[31]同年六月,朱元璋亲率大军渡江一举攻克牛渚,守卫采石重镇的元兵随即溃散。沿江诸堡垒以及太平(今安徽当涂)、溧水、溧阳、句容、芜湖等城池,也先后被占领,为下一步夺取集庆创造了有利势态。攻占太平后,朱元璋被诸将推举为大元帅。[32]当地耆儒陶安得知朱元璋欲取集庆,便对他说:“金陵古帝王之都,龙蟠虎踞,限以长江之险。若取而有之,据其形胜,出兵以临四方,则何向不克!”[33]这番以集庆为根据地的建言,与冯国用当年所言有异曲同工之妙,正中朱元璋下怀,坚定了其夺取集庆作为根据地的决心,并将陶安留在身边,遇“事多与议焉”。
自元至正十五年(1355)秋七月壬辰始,随后在八月、九月连续3次进攻集庆城池中,[34]均屡遭挫折,但这丝毫未能减弱朱元璋占领这座城池的决心。九月间,由郭天叙、张天佑率军攻集庆路时,由于陈埜先叛变,并与元行台御史大夫率领的元兵合部拒战于秦淮河,大败郭天叙、张天佑部,并杀了郭、张二人。而叛将陈埜先在随后追击中,被溧阳葛仙乡的民兵击杀,其子陈兆先领其旧部。朱元璋在夺取集庆路虽屡遭失败,但采石和太平是进军集庆的重要战略要地,因此在元中丞蛮子海牙率舟师进扼采石矶附近江面,以绝朱元璋部退路伺机攻太平的情况下,他积极备战并以谋略于次年二月击溃了元兵,“俘获万计,尽得其舟舰。蛮子海牙以余众走集庆”。[35]
元至正十六年(1356)三月辛巳朔,朱元璋第4次遣兵由太平水陆并进,挥戈直指集庆城池。同日,朱元璋在江宁镇亲自督阵,“廖永安、冯国用破元将陈兆先之师于方山,擒之”,[36]获降士卒3.6万人。朱元璋从中挑选了精壮骁勇500人“悉入卫屏……上解甲酣寝达旦,疑惧者始安”,[37]以示诚意。几日后,再破元兵于蒋山(即钟山)。集庆路城池是在南唐金陵城池基础上经过宋、元加筑修建而成,[38]规制虽然属于中国传统都城式样,但毕竟四周皆环山拥江,于防御全无制高点可言。一旦占领黄泥岗(今鼓楼附近)、鸡笼山(今北极阁向东)、覆舟山(今小九华山)等周边的山顶后,南边的集庆城内情景便历历在目了。朱元璋所部越战越勇,在鼓声中将士冲至城下。行台御史大夫福寿督兵出城迎战,不及布阵便被朱元璋部下冲垮退回城内,福寿下令关闭城门以坚守。朱元璋部将见状,令城下将士以云梯登城。据记载:在冯国用等将帅带领下,率先攀登云梯攻占集庆路城头的敢死队,正是才收编几天的从陈兆先降部中挑选的500人组成的精锐,“多先登陷阵”。[39]
图1:《金陵山川封域总图》,引自(元)张铉纂修《(至正)金陵新志》,元至正四年刊本影印本。
元至正十六年(1356)三月庚寅,朱元璋率部攻占集庆路,元行台御史大夫福寿“坐伏龟楼前指挥”巷战,最后兵溃并自杀,许多元将领或战死、或投诚、或别投他处,得军民50余万,义军剧增10万人。[40]朱元璋入城安抚民众,“于是,城中军民皆喜悦,更向庆慰”。[41]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次日,朱元璋亲率徐达等部将登城,“周览城郭,谓徐达等曰:‘金陵险固,古所谓长江天堑,真形胜地也;仓廪实、人民足,吾今有之,诸公又能同心协力以相左右,何功不成?!’达曰:‘成功立业非偶然。今得此,殆天授也。’”遂下令改集庆路为应天府。[42]
朱元璋夺取这座城市后,就全国反元局势而言,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也第一次赢得了他个人的突出地位。因此,有学者把朱元璋的反元历史划分为两个重大差异的阶段:在夺取金陵以前,朱元璋是作为农民起义的一部分进行反元的;夺取金陵和建立初期南京政权以后,则是以重建汉族封建新王朝为目标而进行反元的。[43]而根据当时实际情况,朱元璋占据金陵的早期,只能是有了一方立足之地,以他当时的实力及统辖范围尚不足以公开反元。[44]朱元璋初到应天时,始居城南富民王彩帛的家,10年后才迁居修缮后的“元故御史台为府”。[45]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经过8年的苦心经营、实力大增后,遂自封“吴王”、弃用小明王的“龙凤”年号,这才公开竖起了反元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