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绍功中医方略论方药篇解读
- 韩学杰等主编
- 6字
- 2024-07-03 16:02:45
奇方60首奇投
1 止吐方(《伤寒》21首、《金匮》14首)
【原著精要】
呕吐系胃失和降,气逆于上的病证。“呕”指有声有物,“吐”指有物无声,“干呕”指无物有声,又称“啘”“哕”,“哕”还指呃逆,发出呃声,“恶心”指欲吐难吐,泛清水,又称“泛恶”,“嗳气”指饱嗝,又称“噫气”。呕吐的诊治详述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列出有效方剂共35首。
葛根加半夏汤:“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33条)
外邪内迫阳明而呕逆-发汗解表,降逆止呕。
葛 根12g 麻 黄9g 芍 药6g 桂 枝6g
生 姜6g 半 夏10g 炙甘草6g 大 枣12枚(擘)
小青龙汤:“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40条)
表实兼水饮而干呕-外解风寒,内消水饮。
麻 黄9g 芍 药9g 干 姜9g 五味子9g
半 夏10g 细 辛3g 桂 枝9g 炙甘草9g
五苓散:“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74条)
太阳蓄水重证,水逆而吐-化气行水,兼以解表。
猪 苓2g 泽 泻3.3g 白 术2g 茯 苓2g
桂 枝1.5g
共研末,米汤和服6g。
生姜泻心汤:“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157条)
胃虚水饮食滞,干噫食臭-和胃消痞,宣散水气。
生 姜12g 人 参9g 干 姜3g 炙甘草9g
半 夏10g 黄 连3g 黄 芩9g 大 枣12枚(擘)
甘草泻心汤:“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158条)
脾胃虚痞而干呕-补中和胃,降逆消痞。
炙甘草12g 黄 芩9g 半 夏10g 黄 连3g
干 姜9g 大 枣12枚(擘)
黄连汤:“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173条)
上热下寒,欲呕吐者-清上温下,和胃降逆。
黄 连9g 干 姜9g 桂 枝9g 炙甘草9g
半 夏10g 人 参6g 大 枣12枚(擘)
旋覆代赭汤:“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161条)
胃虚痰阻,呃逆不除-和胃化痰,重镇降逆。
旋覆花9g 代赭石3g 人 参6g 生 姜15g
半 夏10g 炙甘草9g 大 枣12枚(擘)
十枣汤:“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152条)
悬饮呕逆-峻逐水饮。
芫花、甘遂、大戟等分为散,强人1.8g,弱者0.9g,10枚大枣煎汤送服。
栀子生姜豉汤:“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若呕者。”(76条)
热扰胸膈若呕-清热除烦,降逆止呕。
生 姜15g 香 豉15g 栀 子14个(擘)
小柴胡汤:“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96条)
少阳胆热,心烦喜呕-和解少阳,和胃止呕。
柴 胡24g 黄 芩9g 人 参9g 半 夏10g
生 姜9g 炙甘草9g 大 枣12枚(擘)
柴胡桂枝汤:“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146条)
太少兼证,节疼微呕-和解少阳,发表止呕。
桂 枝4.5g 芍 药4.5g 黄 芩4.5g 生 姜4.5g
人 参4.5g 半 夏5g 柴 胡12g 炙甘草3g
大枣6枚(擘)
大柴胡汤:“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103条)
少阳兼里实,呕不止,心下急-和解少阳,通下里实。
柴 胡24g 黄 芩12g 芍 药12g 半 夏5g
生 姜15g 枳 实4枚 大 枣12枚(擘)
四逆辈:“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273条)
脾虚寒湿,腹满而吐-温中散寒,宜四逆辈。
理中汤(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各12g)
四逆汤(炙甘草6g,干姜4.5g,附子1枚)
四逆汤:“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388条)
少阴阳衰,吐利厥逆-回阳救逆。
通脉四逆汤:“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干呕。”(317条)
少阴格阳,面赤干呕-回阳救逆,宣通内外。
炙甘草6g 大附子1枚 干 姜12g 生 姜6g
白通加猪胆汁汤:“少阴病……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315条)
少阴戴阳,干呕烦者-回阳救逆,宣通苦降。
葱 白4茎 干 姜3g 附 子1枚 猪胆汁60mL
人 尿300mL
真武汤:“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或呕者。”(316条)
阳虚水泛,上逆于胃-温阳行水,和胃降逆。
茯 苓9g 芍 药9g 生 姜24g 白 术6g
猪苓汤:“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319条)
少阴阴虚,水热互结,上逆犯胃-养阴清热,利水降逆。
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各3g。
乌梅丸:“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338条)
蛔厥得食而呕-寒温兼施,安蛔止呕。
乌 梅300枚 细 辛18g 干 姜30g 炮附子18g
黄 连48g 当 归12g 黄 柏18g 蜀 椒12g
人 参18g 桂 枝18g
蜜丸梧桐子大,服10丸,日3服。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359条)
下寒上热相格,食入即吐-辛开苦降,寒温并用。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各9g。
吴茱萸汤:“干呕,吐涎沫,头痛者。”(378条)
肝寒犯胃,浊阴上逆-温肝散寒,降逆止呕。
吴茱萸20g 人 参9g 生 姜18g 大 枣12枚(擘)
以上21首止吐方均出自《伤寒论》,其常将呕吐列作脾胃主症,大多以半夏、生姜作为主药。
小半夏汤:“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28)
胃停水饮,上逆作呕,呕而不渴-蠲饮止呕,治呕祖方。
半 夏30g 生 姜24g
大半夏汤:“胃反呕吐者。”(《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16)
虚寒胃反,心下痞硬-补虚和胃,润燥降逆。
半 夏60g 人 参9g 白 蜜30g
茱萸汤:“呕而胸满者”,“干呕,吐涎沫,头痛者”。
虚寒而兼肝逆(《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8、9)
四逆汤:“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14)
大黄甘草汤:“食已即吐者。”(《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17)
胃肠实热,失于和降-清热通腑,和胃降逆。
大 黄12g 甘 草3g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干呕而利者。”(《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11)
邪热内陷,上逆于胃,下迫于肠-清热和中,降逆止利。
黄 芩9g 芍 药6g 半 夏10g 生 姜9g
炙甘草6g 大 枣12枚(擘)
小柴胡汤:“呕而发热者。”(《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15)
半夏泻心汤:“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10)
寒热结胃,中焦气痞-辛开苦降,调中和胃。
半 夏9g(洗) 黄 芩9g 干 姜9g 人 参9g
黄 连3g 炙甘草9g 大 枣12枚
半夏干姜散:“干呕,吐逆,吐涎沫。”(《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20)
脾阳不足,寒饮犯胃-温阳健脾,降逆止呕。
半夏、干姜等分为散,顿服6g。
茯苓泽泻汤:“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18)
中阳不运,停饮胃反-温胃化饮,和胃降逆。
茯 苓24g 泽 泻12g 甘 草6g 桂 枝6g
白 术9g 生 姜12g
橘皮竹茹汤:“哕逆者。”(《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23)
胃虚有热,气逆上冲-清热补虚,和胃降逆。
橘 皮10g 竹 茹10g 人 参3g 甘 草6g
生 姜10g 大 枣5枚(擘)
橘皮汤:“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22)
胃寒气闭,失于和降-通阳除厥,和胃降逆。
橘 皮10g 生 姜24g
生姜半夏汤:“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21)
寒饮搏结,气机受阻-辛散寒饮,舒展阳气。
半 夏24g 生姜汁48g
小冷,分四服。
猪苓散:“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13)
饮停膈上,呕吐思水-健脾利水。
猪苓、茯苓、白术各等分为散,每服6g。
以上14首止吐方出自《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和《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金匮要略》第一次提出“胃反”证,系胃气虚寒,上逆而吐,即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其病难治”。《金匮要略》还主张不可见吐止吐,有时不止吐反而有利,如“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
张仲景所列35首止吐方,方简药精,具有鲜明的辨证针对性,充分显示经方的特色,不失为后世组方的典范。呕吐、干哕以致恶心、嗳气等消化症,总因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致。治疗以和胃降逆为大法,投半夏、生姜为主药,其祖方便是“小半夏汤”,所谓治“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由半夏和生姜2味组成,如果胃中寒饮更甚,上下两焦的气机被阻,胸阳不得舒展而心中烦闷,宜减半夏1/5用量,生姜用量倍增,并取汁,小冷,分4次冲服,使胃中寒饮渐渐消散,便成“生姜半夏汤”;虚寒胃反,上逆便燥则以人参补虚,白蜜润燥,组成“大半夏汤”。虚寒而夹肝气上逆,吐涎头痛者,则入苦温的吴茱萸,成为“吴茱萸汤”,《金匮要略》称作“茱萸汤”。邪热上逆于胃,下迫于肠,干呕而利者,加黄芩,成为“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外邪内迫阳明,但呕不下利者,伍入桂枝汤和葛根,方名“葛根加半夏汤”。上热下寒,腹痛欲吐者,以黄连清热,人参、干姜、桂枝祛寒,半夏止呕,成为“黄连汤”;寒热相格,食入即吐,加入黄芩,去桂枝、半夏等,组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饮停膈上,呕吐思水,投“猪苓散”;中阳不运,饮停而频吐者,伍入温胃化饮的桂枝、生姜,成为“茯苓泽泻汤”;阴虚水热互结者,去白术,伍阿胶而成“猪苓汤”。此外,如泻心汤类、四逆辈、青龙类、柴胡类等等均在有关条目中详述,此处不再重复。
总之,张仲景组方,首先是“对证”,辨证十分精当。其次是“少而重”,药味不多,药量较宏,力挽病证。经方派的特色,应当为后人所效仿。
【原著详解】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将呕吐列作脾胃主症,总因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致。治疗以和胃降逆为大法,投半夏、生姜为主药,其祖方便是“小半夏汤”,所谓治“诸呕吐,谷不得下者”,组方21首;《金匮要略》设专篇详述呕吐和哕,组建14首效方。本书解读祖方“小半夏汤”,以点带面,详细了解张仲景《伤寒》《金匮》35首止吐方剂。仲景所创该方,对于后世治疗痰饮呕吐或胃气上逆证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已成为祛痰化饮或和胃降逆止呕的常用配伍组合。
(1)方剂溯源
小半夏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为理气剂。由半夏、生姜两味组成。功用:化痰散饮,和胃降逆。主治:痰饮呕吐证。症见呕吐痰涎,口不渴,或干呕呃逆,谷不得下,小便自利,舌苔白滑。
(2)处方解析
一是方证病机。本方证因痰饮停于心下,胃气失于和降所致。痰饮停于胃,胃失和降则呕吐,谷不得下。呕多必津伤致渴,渴者为饮随呕去,故为欲解;若呕反不渴,是支饮仍在心下之故。治宜化痰散饮,和胃降逆。
二是方剂释义。方中半夏辛温,归脾胃经,既燥湿化痰涤饮,又降逆和中止呕,是为君药。《药性论》则载半夏可“消痰涎,开胃健脾,止呕吐,去胸中痰满”。生姜辛温,为呕家之圣药,降逆止呕,又温胃散饮,且制半夏之毒,是臣药又兼佐药之用。二药相配,使痰去饮化,逆降胃和而呕吐自止。
(3)药理研究
本方具有抑制刺激胃黏膜引起的呕吐、抑制小鼠小肠蠕动、降低小鼠血浆MTL(胃动素)水平的作用,且能明显降低化疗大鼠24小时摄食高岭土量,减少小肠黏膜5-HT表达,提示小半夏汤可以抑制化疗性异食癖,具有防治化疗性恶心呕吐的作用,其效用机制与抑制小肠5-HT释放有关。
(4)注意事项
一是本方煎煮用法,是“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二是本方辛温,忌羊肉汤。
(5)临证心悟
一是辨证要点。本方临床应用以呕吐不渴,苔白滑为辨证要点。
二是临床应用。本方常用于胃炎、内耳眩晕症及化疗后所致的胃肠反应等属痰饮呕吐者。如见脾胃虚寒,加附子、干姜、丁香、吴茱萸温胃散寒;胃火上逆,加山栀、黄芩、竹茹清热泻火;饮食积滞,加山楂、神曲消食导滞;胃阴不足,加沙参、麦冬、石斛、芦根、枇杷叶滋阴和胃。
三是临证体会。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里直接说:“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也正是如此,小半夏汤逐渐成了后世医家手里的“止呕祖方”。但在临床实际运用中,毕竟还是受到药味较少的限制,不足以完全担负起调理脾胃气机的重任,只有辨证加味,才能呕停吐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