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办理护照
- 1979文艺时代从高考开始
- 三十二编
- 2059字
- 2024-08-07 21:53:40
四月底的北戴河,水温还很凉,根本不适合下水游泳。
黄安仪和刘学红,还有其他三名女学员到海边转了一圈,很是失望。
来之前光想着来北戴河游泳了,却忽略了水温的问题。
到地方才发现,现实很残酷。
“班长,安排一些活动吧,大家好不容易出来一次,再整天呆在房间写作,实在浪费这个机会。”
几个女学员商量了半天,没想出什么好的活动项目,只好派一个女学员过来找张旭征求意见。
张旭一想,出来采风就是为了让大家放松,激发灵感。
如果在北戴河还天天窝在房间里,还不如就在培训班呆着。
“这样吧,等下我去找金老师说说。可以的话,我们在海边找个地方搞个篝火晚会,大家边吃边玩。”
张旭想了一下,觉得不如组织一个篝火晚会,做一些互动小游戏让大家互相熟悉一下。
培训班虽然已经进行一段时间,学员之间也就仅仅是互相认识。
多数人还是不熟悉。
组织个篝火晚会,让大家也能互相熟悉熟悉。
“太好了,买食物的事情就交给我们吧,等下我们几个出去买。”
女学员高兴的离开了。
张旭则去找到班主任金近老师,把办篝火晚会的建议说了一下。
“没问题,出来采风就是让大家放松心情的,你尽量去组织,需要买什么东西,钱和票我来负责。”
金近听了张旭的建议,十分高兴。
培训班的学员里有一半的年龄都在三十岁以上,早就生活磨平的棱角。
失去了年轻时的锐气。
也就张旭这些年轻人,才能想出篝火晚会这种时髦的主意。
很快,在张旭的组织下,大家分头行动。
一部分人去招待所借餐具,一部人则去找木材。
黄安仪、刘学红五名女学员则带着钱、票上街去买食物。
吃过晚饭,张旭便带着大家来到老虎石公园海边。
选了一个地势平坦的沙滩,烧起一堆篝火。
培训班三十三名学员加上几名培训所的工作人员,围着篝火坐成一圈。
此时国内民众自发旅游已经兴起,北戴河随着教员早已被全国人民熟知。
这个时候当仁不让成为旅游热点城市。
仅八零年一年就接待游客158.7万。
此时虽然没到七八月旅游旺季。
海滩上还是可以看到三三两两的游客。
看到张旭他们的篝火,有不知情的游客还上前询问,以为是公园组织的活动。
黄安仪几个女学员把下午买的食物,抬了过来。
张旭一看,居然是三十几斤螃蟹。
“怎么买到的?”
张旭惊喜的问道。
“嘻嘻,下午我们几个去的,碰到有几个渔民回来,抬了一筐螃蟹,我们问了一下,四毛钱一斤,我们就买了三十几斤。”
黄安仪笑嘻嘻说道。
她们几个女学员不但买了螃蟹,还找招待所的厨房帮着加工了一下,用盐水把螃蟹全部煮熟了。
这样大家直接就可以食用,方便了许多。
夜色降临,篝火映照下,每个人脸上都红彤彤的。
学员们更是各显神通,唱歌的,讲笑话的,说逸闻趣事的。
来自XJ的艾克拜尔更是即兴跳了一支舞蹈,惹了众人连连叫好。
直到深夜,篝火慢慢烧尽,大家才说说笑笑着一起走回招待所。
此后几天,从海滨的老虎石公园到碣石园。
从西边的联峰山到东边的鸽子窝。
从西边的陆庄到东边的刘庄。
北戴河至山海关一线很多风景名胜都留下了学员们的足迹。
每天白天游玩,晚上张旭就在灯光下写《燕京无战事》。
每天都要写到深夜。
一星期的时间很快过去,这次采风让很多学员圆了去海边的梦想。
王卫国、陈思旭这些内陆城市来的学员,以前根本没见过海,这次北戴河采风,也算变相的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增加了他们的写作素材。
回到燕京过后,培训班继续上课。
或许经过北戴河一星期的洗礼,再也没有学员缺课。
张旭一回来,石川大悟就把角川书店的邀请函送了过来。
剩下的一些必要个人材料就要张旭自己准备了。
拿着邀请函,张旭先去找徐一平翻译了一套中文版。
然后他直接去找到徐钢。
“所长,我的书在日笨出版,角川书店邀请我去日笨参加销售活动。”
张旭坦然的把出国的目的告诉了徐钢。
“哦,你写了什么书,居然在日笨出版了。”
徐钢听了大感惊讶,国内作家能在外国出版作品,在他的印象中除了矛盾、老舍、钱钟书等几位大家,别的作家很少有作品在国外出版。
毕竟文学的属性十分强,在信息交流十分滞后的年代,文学上的交流也非常缓慢。
国外读者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了解并不多。
他作为作协的领导,对这种情况十分了解。
能在国外出版的基本就是古典文学、现代文学以及当代文学的一部分。
而且数量极少。
现在张旭跑来说,他的作品在日笨出版了,怎么可能不惊讶。
“第一本是《解密》,第二本是《嫌疑人X的献身。》”
张旭有问必答,很诚实的把两本书的书名都告诉徐钢。
这个时候办护照是要看政审结果的,如果在询问出国目的过程中,有任何隐瞒或不实。
根本出去不。
张旭以后还要去日笨捞钱,自然不会自断前程。
“还是两本?”
徐钢更加惊讶了,追问道:“快给我讲讲,到底是怎么回事。”
于是,张旭从北大陪住开始,把原野熊二,到后面翻译小说,以及石川大悟,统统说了一遍。
等他说完,徐钢觉得自己嗡嗡作响。
张旭说的事情简直匪夷所思,一个华国作家的作品,居然在日笨销售了几十万册。
“那你的稿费是怎么结算的?”
徐钢好奇的问道。
“按照印数的一定比例,收取稿酬。”
“比例是多少?”
张旭看了看徐钢,满脸纠结,这个比例他真不想告诉徐钢。
倒没别的原因,只是怕打击到徐钢。
“不说了吧。”
“说说吗,日笨的稿费是什么标准,我很好奇啊。”
“好吧,日笨的稿费是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