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跨境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理论基础

1.生态位理论

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和作用。生态位又称生态龛,表示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生存所必需的生境最小阈值。

生态位包含区域范围和生物本身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作用。它于1924年由J.格林内尔(J. Grinell)首创,并强调其空间概念和区域上的意义。1927年查尔斯·埃尔顿(Charles Elton)将其内涵进一步发展,增加了该种生物在其群落中的机能作用和地位的内容,并主要强调该生物体对其他物种的营养关系。在自然环境里,每一个特定位置都有不同种类的生物,其活动及其与其他生物的关系取决于它的特殊结构、生理和行为,故具有自己的独特生态位。如每一种生物占有各自的空间,则在群落中具有各自的功能和营养位置,以及在温度、湿度、土壤等环境变化梯度中所居的地位。一个种的生态位,是按其食物和生境来确定的,如海星在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居于主要捕食者的龛位。按竞争排斥原理,任何两个种一般不能处于同一生态龛。在特定生态环境中赢得竞争的胜利者,是能够最有效地利用食物资源和生存空间的种,其种群以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而有较快的增长。有着相似食物或空间要求的数群近缘种,因处于不同生态位,彼此并不竞争。R. H.麦克阿瑟(R. H. MacArthur)的研究发现,北美洲东北部有五种鸣禽在针叶林里一起生活,都属于林莺属(Den-droica),均以昆虫为食,对营巢地点也有相似要求,但每一种鸣禽在取食和营巢行为上显示了复杂的差别并各自占据生态位,至少在食物丰富时防止了竞争。

惠特克(Whittaker)等人建议:在生态位多维体的每一点上,还可累加一个表示物种反应的数量,如种群密度、资源利用情况等。于是,可以想象在多维体空间内弥漫着一片云雾,其各点的浓淡表示累加的数量,这样就进一步描绘了多维体内各点的情况。此外,增加一个时间轴,还可以把瞬时生态位转变为连续生态位,使不同时间内采用相同资源的两物种,在同一多维空间中各自占据不同的多维体;如果进一步把竞争的其他物种都纳入多维空间坐标系统,所得结果便相当于哈钦森的实际生态位。

2.自组织理论

协同学强调自组织的概念。“自组织”是相对于“他组织”而言的。“他组织”是指组织指令和组织能力来自系统外部,而“自组织”是指系统在没有外部指令的条件下,其内部子系统之间能够按照某种规则自动形成一定的结构或功能,具有内在性和自生性的特点。

自组织理论认为,任何系统如果缺乏与外界环境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它就会处于孤立或封闭状态。

跨境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涉及不同业态的众多企业,企业的数量也在永远变动着。尽管生态系统外部环境对于跨境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密度有较大的影响,但跨境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正是这种自我调节的能力,才使跨境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密度保持一个健康和稳定的状态。这正是自组织的作用所在。

伊利亚·普利高津(Ikya Prigogine,1969)创立了在热力学第二定律基础之上的“耗散结构理论”,对自组织理论体系创建做出了突出贡献。除了提出耗散结构这一概念外,他还详细揭示了自组织现象形成的环境与产生的条件。运用这个理论可以使我们了解跨境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在什么条件下能够发生自组织的演化过程,并帮助我们创建自组织条件。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在系统原理平衡时,系统不断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这些物质和能量给系统带来负熵,结果使整个系统的有序性增加,在一定条件下就自发形成新的有序组织,也叫作耗散结构。一个系统能够自发组织起来形成耗散结构,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条件一:至少系统的一部分必须自身催化,即自参考。

条件二:系统中至少有两个部件是非线性的或有因果互助关系。

条件三:系统必须在能量与物质交换的影响下对环境开放。

条件四:系统必须远离平衡状态。

以上每个条件都是形成自组织的必要条件,它们在自组织的生成过程中都有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单独的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足以引发系统的自组织行为。对于跨境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来说,满足以上条件,同样可以在内部形成自组织。

根据自组织理论,当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外部因素对系统的影响非常小。如果外部影响非常小,不足以冲击系统的平衡状态,系统平衡状态就会暂时偏离,但这种偏离很快又会衰减直至消失并回到平衡状态。当外界对系统的冲击足够大时,这种冲击就会影响内部组成元素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使系统处于不稳定甚至远离平衡状态。外部影响,也就是他组织发挥的作用。

3.生态系统构架理论

生态系统的概念虽然有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加以定义,但普遍被认同为一个松耦合的域群集,并且包含物种集居的环境,物种会主动顺应自身利益进而与环境融合。生态系统有两个构成要素,即复杂的物种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不仅如此,生态系统还为社会系统提供所需的服务,如可移动的物质、能量与适合人类所需的社会系统信息。生态系统特征鲜明,从诸多对生态系统概念的界定角度出发,我们发现其有五个特征表现。

1)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上的一个主要结构与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按照生态学研究的层次由低至高依次为物种、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见图2-1)。

图2-1 生态系统构造示意图

2)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3)能量流通、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

4)生态系统中营养级的数目受限于生产者所固定的最大能值与这些能量在流动过程中的巨大损失。

5)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经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育过程。

4.协同理论

Synergetics源于希腊文,其含义为协同作用的科学。H. I.安索夫(H. I. Ansoff)于1965年提出协同概念,旨在强调一种让公司整体效益大于各独立部分综合的效益。赫尔曼·哈肯(Hermann Haken)在1971年发表了《协同学:一门协作的科学》一文,引入协同及协同学概念;于1976年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协同理论,并创立了协同学,认为整个环境的各系统之间或各部分之间相互协作,使得整个系统形成微个体所不存在的新质的结构和特征。哈肯的研究表明,一切开放系统,不管是宇宙系统、宏观系统还是微观系统,无论是自然系统还是社会系统,都能在一定条件下呈现出非平衡的有序结构,可能应用到协同学理论。

协同学的目的是建立一种用统一的观点去处理复杂系统的概念与方法。哈肯概括出的协同学研究的是一个由大量子系统以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复合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子系统间通过非线性作用产生协同现象和相干效应,使系统形成有一定功能的空间、时间或时空的自组织结构。

系统是由诸多子系统构成的复杂集合,如哈肯所论述的,所有的系统都可以分为子系统,观察到的系统行为并非子系统行为的简单叠加,由于所有子系统相互作用对总系统的贡献,总系统的行为好像是有调节地、有目的地自组织起来的。一个系统结构的稳定性取决于系统的有序度,而系统的有序度又取决于各要素间的协同性。协同强调环境中各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又相互合作的关系。郭治安(1988)提出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合作产生宏观的有序结构,这是“协同”的第一层含义;序参量之间的协同合作决定着系统的有序结构,这是“协同”的第二层含义。

协同思想是构成系统的要素或子系统之间的协调与同步思想。蒂姆·欣德尔(Tim Hindle,2004)概括了坎贝尔等人关于企业协同的实现方式,指出企业可以通过共享技能、共享有形资源、协调战略、垂直整合、与供应商谈判和联合力量等方式实现协同。芮明杰等(2005)对协同的内涵进行了界定,认为是同一企业内部多个不同的业务单元或不同企业之间通过共享有形或无形的独特资源来创造更大价值的一种行为、方式和能力。邱国栋等(2007)从价值生成的角度对协同效应进行了研究,提出“协同效应=共用效果+互补效果+同步效果”这一基本的理论分析框架。

协同强调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个体或不同资源进行协调,并将这些个体或资源视为一个整体环境系统。协同的概念较为广泛,不但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协同,还包括不同子系统、资源、设备、应用情景、人与机器、科技与传统之间等全方位的协同。通过协同,可以将人、物、机器、信息、资金等各种资源进行关联,使之能够为实现共同目标而进行协作,通过对有限资源最大范围的开发与利用,实现整体系统的利益最大化,消除或尽可能降低协作过程中的各种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