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在河北的战事虽然遭受了重大挫折,江南的战事却因为李靖卓越的军事才能,非常顺利。武德四年八月,随着战舰造成水兵练好,李靖请命出征,李渊顺势下诏开启了江南战事。
他以李孝恭为夔州总管,以李靖为江南道行军总管兼行军长史,三军调派指挥之任,全部委托给李靖。
随着南征主力大军在夔州江面集结完毕,李靖于是将东路军兵分三路:第一路以庐江王李瑗为荆州道行军元帅,率领水陆大军自荆州进逼江陵;第二路以黔州刺史田世康从辰州出发,取道武陵,进军江陵;第三路以萧铣降将黄州总管周法明为内应,在关键时刻反水,准备打萧铣一个措手不及。
三路大军协同作战,采取三面包围之势,会攻江陵城。李靖自己,则与李孝恭带领西路军主力,自夔州江面,率领两千多艘战舰,顺江东进。
白帝城下,唐朝的水军舰队在江面上一字排开,两千余艘战舰架起白色的风帆,绵延十余里,场面极为壮观。巴蜀一带的渔民,看到大军集结,战船已经扬帆,就知道马上要出兵了,于是络绎不绝自发地赶往白帝城下,带来了自家的渔货和腊肉、黄酒,为大军输送给养。
时值长江的汛期,江水暴涨数尺,白浪滔天。白帝城向东,又是千峰万仞的巍峨三峡,其间山高涧深,水流湍急如万马奔腾,多有暗礁浅滩布于江底。诸将以为,不如等汛期过去,水流平缓利于行船之后再做行军。
李靖则不以为然,他认为正是因为汛期,敌军也会认为唐朝大军不会选择在此时东进,所以根本不做防备,这正是攻击敌人的最佳时机。此所谓攻其不备!
而面对汛期之时波涛汹涌的长江水,李靖也是早有准备,他安排了许多世世代代在长江江面上打渔的老渔夫,以他们为向导,避开了沿途各段长江碛口的激流险滩,全速行船。
五日后,大军越过险峻的三峡水域,行至荆门一带江面。此时,唐军斥候来报,前方三十里,萧铣水军大将文士弘屯兵于水寨。
这时夜幕已经降临,李靖下令全军停靠岸边,彻夜熄灭火把,钳马衔枚,有敢大声喧哗者夷灭三族,并宣布于拂晓前的五更之时集体出动向敌军发起总攻。
第二天,五更时分,李靖命大军全速前进,拂晓时分,唐军的艨艟巨舰以排山倒海之势冲进了敌军的水军营寨。此时江心大雾弥漫、西风强劲,李靖又下令弓弩手在箭头上绑缚松油棉,火攻水寨。
一时间,鼓角声起,火势蔓延,火借风势,敌军水寨顿时化为一片火海。敌军士兵慌忙从被窝中爬起来,惊慌失措,到处乱窜。
文士弘不愧为水军大将,他临阵没有慌乱,眼见唐军势大,知道不能硬碰硬,于是带领一批蛙人,准备去凿沉唐军战舰。
李靖带领精锐唐军正在攻击敌军的水寨,亲将来报,说泊在江面的战舰已有数艘开始下沉。李靖大呼不妙,连忙组织起一批水性最好的队伍,跳入江心杀退了敌军的蛙人部队。
文士弘失了水寨,蛙人又被打退,眼见荆门水域的防线无法固守,只好带领残部退到了清江口。这里屯兵有数万余人,文士弘带领这里的水兵又火速前往援救荆门。
李孝恭欲带兵迎战,李靖却说,文士弘是萧铣的健将,士卒精锐,此时新败,急于复仇,锐气正盛,恐不可抵挡。
李孝恭不听劝阻,带兵迎敌,果然大败,文士弘纵兵抢掠,士兵手中抓满了战利品,人人负重,欢喜异常,不复战备。
李靖见敌军士兵忙于抢掠,军阵已乱,于是趁机发起攻击,大败敌军,俘获战船四百余艘,斩首和淹死的敌军士兵多达万余人。
李靖乘胜追击,到达百里洲,文士弘收拢残兵再战,李靖又大败其军,文士弘不得不带领数百亲卫狼狈地逃回江陵城。
此时的江陵城,已经为唐朝的东路军三部所困,虽然不断有援军前来,但战事已成胶着状态。李靖新破文士弘水军,敌人胆寒,遂亲点五千兵马,号称三千,全部白衣白袍,星夜兼程,与诸路兵马汇集在江陵城下。李孝恭带领大军后续跟进。
为何会穿白衣白袍?这里有一首诗句——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萧铣的祖上,梁武帝萧衍身边曾有一名儒将陈庆之,曾经以三千白袍军迎战北魏数十万军队,不但数战得胜,而且全师而退。自此之后,陈庆之的白袍军就为兵家推崇备至,奉为军神一般。
萧铣作为梁武帝萧衍的子孙,何以不知白袍军陈庆之的煌煌战绩,那是整个梁国都引以为傲的不灭传奇。
兵法有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李靖的这五千精骑,是向城内的萧铣宣示,大唐军队是不可战胜的!我大唐也有陈庆之一样军神一般的人物!
之前,萧铣因为军人擅政,对自己手下的大将多有猜忌,于是罢兵归农,只留下数千人担任江陵城的护卫。等到他听说唐朝大军沿江而下,眼见统兵数万的水军大将文士弘大败,逃回了江陵城,心知天堑一般长江防线已经土崩瓦解,心中惊恐不已。于是赶忙派发诏书往各地征兵,让他们集合军队前来救援江陵城。
不过,为时已晚,唐朝东路军截获诏书,封锁消息和驿卒报信的通道,萧铣即便号称拥兵四十万,此时不通消息也是无可奈何。很快,李靖的先锋部队和李孝恭带领的唐朝大军相继来到江陵城下,将江陵城围困的铁桶一般。
由于李靖进兵神速,从荆门激战到如今,只用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江陵城被围,消息无法传递出去。萧铣眼见城池将为唐军攻破,于是整日待在佛寺里吃斋颂经,祈求佛祖保佑他度过此次劫难。
李靖却一反常态,将俘获的敌军战船,连同敌军将士的尸身,抛入江心,任由其顺江漂流而下。沿江诸镇眼看流血漂橹,又因为江陵方向没有一兵一卒能够突出重围请求援兵并与沿江诸阵互通消息,大家都以为江陵已经陷落,再派援军已经没有意义,于是不再派出援军。
当夜,李靖的三千白袍军举着火把,向城内喊话:“举城投降,保全性命;继续顽抗,杀无赦!”在内交外困的情境下,中书侍郎岑文本劝说萧铣投降唐军,以免去全城百姓的生灵涂炭。
第二天,萧铣率领群臣出降,李孝恭代表唐军接纳了萧铣的归降,之后将他放入囚车,派人送往长安。李渊下令将萧铣处斩,其余僚佐,考校才能,重新任命为大唐的官员。
李渊着即任命李孝恭为荆州大总管,主持战后的行政事宜。李靖则因战功被李渊封为上柱国,永康县公,检校荆州刺史。
萧铣在岭南的部属,此时才派援军沿江北上至巴陵附近,听说萧铣已经被拘押前往长安,于是打道回府。萧铣的黄门侍郎刘洎遂以岭南六州之地归降唐朝。
李渊看到岭南还有千里之地尚未有归属,于是任命李靖为岭南安抚大使,前往巡略。李靖于武德四年十一月,翻越大庾岭,来到南越故地,遍撒檄文。
经过前后近八个月的巡略,南越故地的酋豪和牧伯杨世略、宁长真、冯盎等人,接到李靖的传檄之后,宣布效忠大唐。李靖以南越故地划分为若干州县,由李渊从长安派来州县的长官前来治理当地百姓。
岭南的大族,以冯盎最有实力,统辖的地域也最为广大。冯盎的先祖是北朝十六国时期的北燕君主冯弘,后来北燕为北魏所灭,后世子孙不能忍受家国灭亡之痛,又不甘为北魏臣属,遂度海向南归顺东晋,自此在越地扎根。
冯家在冯盎的爷爷冯宝之时,与岭南越族大姓冼家的女儿冼夫人联姻,因为两家都是世代望族,加上冼夫人于隋朝有大功,被尊称岭南“圣母”,又被隋朝加封为“谯国夫人”,冯家遂成为当地的世族首领。
冯盎本人也是一位杰出的酋长,他对隋朝也立有大功,当他得知大唐已经平定了中原,于是选择归降唐朝。李渊以冯盎为高州总管,敕封耿国公。
不久之后,林邑的首领也派遣使者前往长安入贡方物,表示愿意效忠大唐。至此,五岭之南的越地,全部纳入大唐的管辖。
大唐对岭南的巡略,没有浪费一兵一卒。李靖出色地完成了岭南安抚使的使命,李渊下诏让他前往荆州与李孝恭汇合,还有新的使命在等待着他。
从白帝城发兵,一直到岭南的归附,李靖用兵神速攻其不备,几乎犹如神兵下凡一般彻底平定了南国。不似河北山东一带的反复无常,荆楚和岭南一带自此再也没有反叛过大唐,彻底的纳入了大唐的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