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新点子

周六,沈南约好友杨平吃饭。

杨平个不高,瘦弱,戴个黑框眼镜,在一家新媒体公司当编剧,负责给短视频写剧本。

收入高低全看视频爆不爆,视频爆了他也能领几个红包,每个月赚个六七千。视频没爆,就只能是拿个三千多的底薪。

因为杨平要加班,所以约在了晚上九点多。

这个时间还开着的饭店不多,所以选了烧烤店。

芝城的烧烤店蛮多,甚至川菜店、香锅店、拉面店都有烧烤卖。

两人挑了一家露天烧烤城,一般这种店关门最晚。

要了几样牛羊肉串慢慢烤,跟着点了几瓶啤酒,要了个凉菜拼盘,水煮毛豆,跟着边吃边聊起来。

“忙啥呢这两天?”杨平先问。

“找到工作了,在一家公司当销售。”先碰一杯,干了以后再说话。

“说说这工作吧,卖啥的?”

“卖的是民用人形机器人。”

“啊?这是干嘛用的,是不是跟那电影里一样,机器人老婆。”

“不是。我们公司开发的产品会跳舞,跳远行业第一,再就没别的了。”

“哦,不行趁早撤吧,这公司待不长久。”

“这你怎么看出来的?”

“听出来的,这业务,听着方向就不对。你要真是机器人老婆,我估计还可能有人买。跳舞?我去直播间里蹲着,能一直看到世界末日,分币不用花。”

“真让你说中了,最近有消息这公司是不行了。”

“这公司倒了,你打算干嘛去?”

“没想好。”

“不行你也拍拍视频试试,这行业没什么门槛,剧本什么我都熟练,运气好就能起来。不行的话,再换下一份工作。”

杨平接触短视频这行多,对流量认知有自己的一套。他真觉得,这行业大多数人做得都算不上好,跟这批人抢钱,需要的仅仅是运气。

至于头部主播,那涉及的方面就多了。不是他这么一个在小公司的人能理解的。

“到时候看吧,真没工作我也会试试。咱又不比别人差对不对,那么多人都红了,多我一个也不多。”

“哈哈哈,那就再加我一个。”

“加,到时候我们首富轮流坐,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这时候,肉串上来了,两个人已经就凉菜喝了半瓶啤酒。

肉烤的火候刚好,不软不硬不塞牙,咬一口,肉香味、孜然味、辣椒面的香辣味、盐的咸味同时在口腔中爆开,微热的肉汁随着咀嚼顺着喉咙,一路滑到胃里。

给人一种由内而外的满足感。

最好的调料是什么?

是饥饿。

杨平忙了一天就垫吧了一口,这会吃了点肉,才感觉人生的意义就在这一口吃的里。

简单朴实的活着就是意义。

吃顿好的感受快乐也是意义。

两人风卷残云把肉串吃个干净,又要了一盘鲅鱼水饺,分着吃了,肚子鼓鼓地结账走人。

在路上聊起家庭,杨平说媳妇刚怀上二胎,所以最近想多赚点钱。

沈南一边恭喜一边审视自己。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想法。有的人信奉独身主义,说跟女人谈情说爱是浪费生命。有的人搞丁克,结婚可以生孩子不行。有的人师承忍者神龟,宁愿养别人娃也要娶老婆。

沈南最初对孩子是不太放在心上的。

当时莫晓雨说不生,那就不生好了。

但年纪越大,他就越喜欢孩子。每次看到幼儿园的家长接孩子,他就会想要是早几年生了孩子,这会儿也该上幼儿园了吧。

但这种事,在跟莫晓雨的那段婚姻里是提都不能提的。

提了就是冒犯,就是反悔,就是对当初约定的背弃,就是渣男。

他嘴上不说,但渴望是一天多过一天的。

从前是没机会,今后有机会,他是一定要有个孩子的。

系统加身,亿万富翁提前预定,这以后的家业,要是没人继承,那不全浪费了吗?

咔嚓……

正想着,忽然听到一声玻璃碎裂声。

沈南抬头望去,就见对面街道上玻璃碎了,一个人影肩膀上扛着一个东西飞奔。

沈杨两人对视一眼,纷纷大感稀奇。

定眼一看,扛在肩膀上的似乎是个“人”?

“你看他扛着那个是不是个人?”

“像!”沈南点点头,“就是个人。不会是人贩子吧,快报警。”

两人一边报警,一边跟着,不敢离太近,怕有危险,也不敢离太远,怕一转弯人不见了。

就那么不远不近跟着,在电话里报位置。

几分钟后,就有辆警车开过来了。

之后就是办案……

在沈南指明方向后,他们很快抓到人了。

“说,被你带走的人呢?你把她藏哪了?”

“啊?什么人?我就偷个娃娃,不至于抓去枪毙吧?”

原来,他砸碎的是娃娃体验店的玻璃,偷走的也只是个娃娃。

跟着去警局配合做了笔录,沈南不禁觉得有些好笑。

还真有这么饥渴,连娃娃都偷的?

杨平扶了扶眼镜:“你看,你们公司要是做机器人老婆,说不定还真有销路。”

沈南点点头:“看出来了,情感需求才是第一生产力。”

到前边路口分开以后,沈南忽然想起赵宇轩问他的问题来。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乘风科技活下去?

甚至迅速起飞。

当时他没能想出来。

经过了今天这事以后,他是真觉得机器人伴侣有搞头。

前提要把成本降下来。降成本就要降机器人灵活性,砍骨架支撑重量,把一两百千克的改成一二十千克。

什么?动作不够灵活,要什么灵活,能在床上活动开就行。就算产品重症肌无力又有什么关系呢?

重要的是安全。真要是一两百千克压死人怎么办?

顺着这个思路去思考,他惊讶地发现,很多原本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比如形象呆板,既然娃娃能做出拟真程度高的产品,且它内部也是需要钢骨架支撑的,那不如用娃娃的材质加在机器人外形上。

这种技术就跟最初的u盘是读卡器加内存卡一样,只需要把两个东西弄一块,没有一丁点技术含量。

作为伴侣,他(她)甚至只需要一个器官具备活动性就够。不便清洗的问题,可以考虑可拆卸设计,先开发女性客户市场。

至于ai智能化不高的问题,只需要宣传时采用半人工智能。当它被启用伴侣功能时,它的语音模块激活,时不时从数据库蹦出一两句土味情话来。

语音一定要方言,越是带口音的方言越像人。

脑子里装个电话卡,有电就接通服务中心,充电就断开。找几个人负责接电话,扮演ai,特定时间来代替机器人跟人聊天。

这么一想,这产品不就能立刻上市吗?还研究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