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代理部长
- 都重生了谁不是个文豪啊
- 问云何处
- 2107字
- 2024-06-17 20:19:50
杜维亮当然不会知道毕意南此时的心理活动,他还在郁闷之前没机会多给徐力阳几拳。
毕意南也懒得劝,他很了解杜维亮,根本就不是一个冲动和崇尚暴力的人。
实在是徐力阳刚才话说的太过分,杜维亮为了帮自己出头,才会动手。
只不过,这么一来,压力就来到毕意南身上了。
下午的复试一定要通过才行,只有先打入广播台内部,才能找时机把杜维亮也拉进来。
至于李维会不会故意为难自己,毕意南并不担心。
虽然前世的时候和他没太多交集,但是印象最深的一次交谈却是发生在杜维亮的婚礼上,作为新郎最亲近的伙伴坐在了同一桌。
自己好朋友的好朋友,别的不敢保证,人品总还是可以信任一下的。
……
当天下午,毕意南的面试顺序是最后一个。
他一进门就先看见了何雅娟和徐力阳,他俩没在讲台上,而是坐在教室第一排,应该是负责记录的工作。
徐力阳的脸还肿着,看样子杜维亮的那一拳打得还真不轻。
不出意料,讲台上的两位面试官之一正是李维本人。
可另一位是……金玲师姐?
怎么会是她?
毕意南还在满心疑惑,李维已经先介绍道:“这位是咱们广播台之前的编辑部部长,毕业后在一家著名的杂志工作,复试的提问和评判就由她负责。”
说到这里,李维停顿了一下,抬手向毕意南示意,“你先做个简短的自我介绍,然后就开始吧。”
“不必了。”
毕意南刚准备开口,就被金玲直接打断。
“诶?”
在场的人不由得都愣了一下。
徐力阳马上开始自我感觉良好地想入非非:“金师姐这是听说了上午的事,要帮我出气?哈哈,毕意南你小子活该,谁让金师姐和我一样都是新闻学院的呢。”
李维也很快想到了这一层。
但是他完全不懂怎么做杂志,未来台刊的各项工作都需要金玲帮助,所以早就说好了台刊部的人员构成全都由她做主。
“是觉得合适的人选数量已经足够了吗?那就不耽误这位同学时间了。”
李维不想食言,但也不能放任他们给毕意南难堪,所以打算找个借口遮掩一下,让毕意南直接离开。
金玲连忙否认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您记不记得我说过,有一个台刊部一定要吸纳的人才?就是他,毕意南。”金玲笑着说道。
这个大转折,除了毕意南谁都没想到。
“这么巧?那可太好了。”
李维是乐于看到这个结果的。
上午的冲突早晚会传开的,徐力阳那些歧视新成立的那些学院的言论或多或少被曲解成广播台的立场,而如果来自文学院的毕意南顺利加入台刊部的话,则会把不良影响大大降低。
就这样,金玲和李维两句对话之后,初试没参加、复试没说话的毕意南就拿到了进入广播台台刊部的名额。
徐力阳的脸瞬间胀成了猪肝色,站起身来阻止道:“金师姐,你说毕意南是个人才我完全相信,但是他不服从管理,我担心会破坏广播台的团结。”
毕意南上午的时候都没想过退让,何况现在有个明显站在自己这边的金玲在场,当即反唇相讥:
“徐副部长,你不是说广播台有你没我,有我没你吗?怎么,打算不认账了吗?”
“你……”徐力阳被反问的不知如何应对,僵在了当场。
金玲早就听李维说过,打算让徐力阳暂时领衔台刊部的工作,她本来没什么意见。
但现在明显可以看出毕意南和他有矛盾,有些话就不得不说了。
“李书记,我想让毕意南做台刊部的代理部长,直接和我配合,您觉得可以吗?”
金玲可没忘了,主编张昭平给她的任务之一就是拉近和毕意南的关系,眼前这个机会当然要好好把握。
“我当然没意见了。”
李维也有些疑惑金玲和毕意南之间的关系,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金玲现在的做法明显是要更加深入地参与到台刊后续的工作里去,那自己就会轻松很多。
“怎么样?你愿意多承担一些责任吗?”金玲转而向毕意南问道。
直接成为代理部长,这是毕意南也完全没想到的。
要知道,广院的广播台从设备、技术到节目制作,可都是省级专业电台的标准,每个部门的负责人都需要有独当一面的能力。
台刊部虽然刚刚成立,但是由一个大一新生来领导,也绝对是开创历史先河了。
不过,这个部长对毕意南的吸引力其实并不算大,对他来说,大学里的社团干部实在有点小儿科。
他想加入台刊部的目的是了解杂志的编辑和出版流程,而不是来过官瘾的。
但是刚才徐力阳的那句“不服从管理”让毕意南意识到,这个职位本来是给他的,那可就要当仁不让了。
“那就多谢李书记和金师姐的栽培了,我一定不辜负你们的信任。”毕意南干净利落地答应下来。
他虽然目不斜视,但却心知肚明,徐力阳正在旁边无能狂怒地瞪着自己,索性直接转身走了过去。
徐力阳早已在心里把毕意南和杜维亮当作了一言不合就会动手的小流氓,看见他突然走近,连忙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
没想到毕意南并没理他,而是对他身边的何雅娟微笑说道:“我初来乍到,什么都不懂,以后还请何师姐多多关照啊。”
何雅娟和徐力阳虽然在广播台编辑部共事了一年多,但只是单纯的搭档,谈不上有交情,对毕意南的示好自然不会拒绝,也笑着回应道:
“毕师弟客气了,台刊部的担子可是很重的,以后有需要帮忙的地方,随时和我说。”
“那就提前谢谢师姐了。”
毕意南是丝毫不介意对漂亮师姐嘴甜一点的。
由于广院的新生入学军训不在校内进行,时间又比较长,所以社团的招新也比其他大学要晚一段时间,一般都在十月底甚至十一月初。
现在这时候,绝大多数大一学生连团委和学生会的大门朝哪边开都还不知道呢,毕意南却在几句简单的对话之后,已经是校广播台台刊部代理部长了。
人生的际遇有时候就是如此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