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塞利格曼效应:真正的失败从认为自己不会成功开始
- 认识本能:心理学效应的实用解读
- 李亦梅
- 1769字
- 2024-06-11 16:08:28
所谓“塞利格曼效应”,指的是这样一种情况:人或动物在不断地受到挫折之后会丧失信心,并陷入一种孤独无助的状态之中,绝望地认为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
这一效应是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通过一组实验证实的,因此而得名。1967年,塞利格曼在研究动物时做了一组经典的实验。他把一条狗关进一只装有电击装置的大笼子里,然后锁住笼子的门,使狗无法轻易地从里面逃出来。只要蜂鸣器一响,他就启动电击装置,电击的强度刚好能够让狗感受到一种难以忍受的痛苦,却又不会让狗受伤。这条狗刚开始遭到电击时,还会狂奔、哀叫,拼命地挣扎,想要逃到笼子外面去,可是经过多次实验之后,它发现自己始终都无法逃脱,就放弃了努力。只要蜂鸣器一响,它就绝望地趴在地上不动弹。后来,塞利格曼把它放进了另一个笼子里。这个笼子中间有一块狗能够轻易跨越的隔板,隔板的一边安装有电击装置,另一边没有电击装置。当蜂鸣器再次响起时,这条狗原本可以跨到隔板的另一边,摆脱遭受电击的,可是它却既不狂奔也不哀叫,而是惊恐地卧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绝望地等待着痛苦的降临,而不去尝试有没有逃脱的可能。狗的这种绝望的心理状态,心理学上称之为“习得性无助”。
为了找到防止“习得性无助”心理产生的方法,塞利格曼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他重新设计了一个实验,让狗在接受“无法忍受和摆脱电击”之前先学会如何避免遭受电击之苦。他把没有经过电击的狗放进可以躲避电击的那个大笼子里,然后启动电击装置,发现这些狗全都轻易地了跳到隔板的另一边。等到这些狗学会如何逃脱电击之苦时,他再让它们参与第一个实验,发现这些狗就不太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心理。
由此可见,在经过不断努力却失败之后,个体确实会丧失自信,产生绝望之心,以至于个体以后的行为都会因此而受到消极的影响。这种情形不但出现在动物身上,也在人类身上有所体现。
1975年,塞利格曼再次做了一个实验,但是受试者换成了大学生,结果发现他们也产生了习得性无助心理。这些大学生被分成了三组,第一组必须一直听一种噪声,而且不可以让它停止;第二组大学生也听这种噪声,但是可以通过努力让噪声停止;第三组是对照组,不用听噪声,只用于与另外两个组作对比。在经过多次重复实验之后,受试者被要求参加了另外一种实验。实验装置是一个“手指穿梭箱”,当受试者把手指放在箱子的一侧时,会听到一种强烈的噪声;放在另一侧时,就听不到这种噪声。实验结果表明,第一组大学生在听到刺耳的噪声时,会听任噪声一直响下去,而不会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边去;第二组和第三组大学生在经过一番尝试之后,会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边去,使自己听不到噪声。这一结果说明了人和动物一样,也会受到塞利格曼效应的影响。
在现实社会里,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如果一个人总是在一项工作上失败,那么他就会像实验中的那条绝望的狗一样放弃努力,甚至会因此而怀疑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什么事都做不成”,简直无可救药。比如有些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如果他们在经过一番努力之后仍然不能提高学习成绩,那么他们往往会心灰意冷,甚至讨厌学习,并且认为自己智力低下,根本不可能有大成就。失败的次数越多,他们就越会感到绝望。再比如那些久病缠身的患者,他们因为无力战胜病魔,也容易产生无助感,而且相当依赖别人的意见和帮助。还有一些年轻人,一旦失恋就一蹶不振,认为一定是因为自己人不好……
其实,我们并非真的“不行”,而是受到了塞利格曼效应的影响,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之中。这种心理让人们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让人觉得自己根本控制不了整个局面。一旦产生这种感觉,人们的精神支柱就会倒塌,勇气、信心和斗志也会随之丧失,不愿意再继续尝试,宁可破罐子破摔。受到塞利格曼效应的影响而产生的绝望、抑郁和意志消沉等消极情绪,是许多心理和行为问题产生的根源。
要想抵制塞利格曼效应的消极影响,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一点:既然无助是习得的,那么积极的态度也可以通过有意识的学习和练习获得。在现实社会里,每个人都有遭受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只不过每个人所经过的挫折和失败的程度不同而已。虽然有许多事情我们无法避免,但是我们面对失败的态度却是可以掌控的。俗话说:“态度决定成败。”在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只要怀着积极的心态,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希望,提高自己的抗挫折能力,并注意改变策略,幸运之神就会眷顾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