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文明进程(自由观念卷)
- 侯建新主编
- 1998字
- 2024-06-04 11:34:26
前言
现代西方的自由观念源自古代希腊罗马和中世纪欧洲,在后来经历了内容丰富的发展,直到今天,仍然在发展变化。许多西方人认为,自由是西方社会从古至今最核心、最根本的价值观。虽然这一看法不一定正确,但是,说自由观念在西方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却是符合事实的。
在古代希腊,城邦公民视自由为生命。自由的内涵是个人在城邦里的自由,是城邦在外部世界面前的自由。个人自由,意味着有公民身份,可以参与城邦治理,不做其他公民的奴隶。城邦自由,意味着城邦独立自主,不向其他国家纳贡称臣,更不做其他国家的奴隶。公民个人自由与城邦自由密切相关,公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因此与捍卫个人与城邦的自由密切相关。正因为如此,伯里克利在雅典阵亡将士葬礼上才说:“要自由,才能有幸福。要勇敢,才能有自由。”这里的勇敢,就是为城邦奋斗的勇敢,爱国主义的勇敢。在自由的环境里,希腊出现了足以彪炳千秋的思想创造、艺术创造的繁荣。当然,自由是狭隘的,只有总人口中的少数才有自由,妇女、奴隶、外邦人没有。并且,自由是建立在对奴隶的压迫、剥削,以及对城邦外部的掠夺基础之上的。
罗马共和国的自由和希腊城邦的自由一样,是公民的自由、共和国的自由,有与希腊自由相同的积极面和消极面。值得指出的是,元首制、帝国体制结束了共和国政治层面的传统自由,但是,在经济生活层面,法律仍然在很大程度上维护着罗马人的自由。罗马法对个人财产、经济自由的保护,不但对后来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而且,其世界性影响直到今天还没有消失,虽然这种自由也是有严重历史局限的。
中世纪欧洲的自由观念既来源于古代希腊罗马,又来源于日耳曼。基督教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思想也是其来源之一(许多教会人士主张、推动农奴解放,其理论依据就在此)。封臣相对于封君的自由,贵族相对于国王的自由,自治共同体相对于外部世界的自由,农民、市民相对于领主的自由,构成了自由的丰富内涵。这一阶段,还诞生了对后世影响重大的、被称为西方自由基石的《大宪章》,以及作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自由的制度保障的代议制之源头的等级会议。中世纪欧洲的自由也有着显著的阶级压迫、等级不平等的烙印。领主有压迫、剥削农奴的自由,教会有垄断思想、榨取信众钱财的自由,一群人有以消灭“异端”“异教徒”“巫师”的名义迫害、折磨、欺凌、征服、屠杀另一群人的自由。在很多地方、很多时候,自由与无序混合,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大行其道,许多骑士以拦路抢劫为生。
近代以来,整个西方世界自由观念的发展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关于政治自由、经济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等方面的论著汗牛充栋。资本主义制度在这些观念的轨道上运行数百年。西方资本主义在短短的时间内创造了远远超过此前整个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总和的财富;西方学术、科学、艺术等的空前繁荣,无不与自由观念有关。另外,资本主义自由最核心的部分是资本的自由。原始积累让无数欧洲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浪人和作坊、工厂工人;亚非拉广大地区人民遭遇西方殖民者疯狂的掠夺;早期工人在地狱一样的工厂、矿山里挣扎;贫富差距长期存在;资本对政治持久操弄,这一切,表现出西方自由观念的另一种色彩。还有,我们也看到自由在一些时候、一些地方成为了毫无自律的放纵,甚至表现出反智主义特征,这是自由走向了反面。
自由观念不是西方独有的,世界各国都有。不同的国情,决定了不同的自由观念内涵和自由的社会实践。所以,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自由观念是形形色色的,西方的自由观念绝不能遮掩或者代替其他地方的自由观念。本书只探讨中世纪以来西方的自由观念,目的在于深化、系统化对西方政治思想的认识。
研究西方自由观念的国外著述数量颇丰,仅仅从本书后面的参考文献就可见一斑。但是,这些著述的观点、立场都是外国人的。虽然国内出版了不少西方政治思想史著作、大量关于西方自由观念的论文,但是,至今没有一本与本书内容、体例、结构类似的西方自由观念研究专著。本书尝试把自由的观念同社会实践,包括自由观念的实践结合起来,把思想史同经济、政治历史结合起来,在社会历史实践的舞台上展示自由观念的演进。
就自由的内容而言,本书用一定篇幅介绍了西方人从哲学、伦理学角度对自由观念的阐释,而主要篇幅都用在对政治自由观念和经济自由观念及其实践的介绍,因为本书作者认为,政治自由、经济自由是其他方面自由的基础与前提。本书还着意介绍了关于自由的局限性的观念,以及反对自由的观念,以求对西方自由观念有较全面的了解。就对西方自由观念的评价而言,本书既充分肯定其历史进步作用,尤其是在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历史性社会经济变革中的进步作用,又明确指出了其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这一切,都可以算作本书的一些有微薄价值的地方。
本书的文献资料主要是英文和中译的西方学者的专著和论文,同时参考利用了国内学者的相关著述。
本书第一编由赵文洪写作,第二、第三编由赵秀荣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