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510年左右,波兰最北部天主教教区的16位教士中,有一位名叫尼古拉·哥白尼的教士,对太阳系的雏形进行了描绘。

等等!你可能会感到惊讶,太阳不是自古以来就高悬于行星的中心吗?

但其他人并不这么认为。那时,无论是农夫、学院教授、教堂神父还是学童,均深信地球牢牢地固定在宇宙之中心。日月星辰,皆围绕着地球转动,只不过太阳运行相对缓慢,且在更遥远的星海中沿一定的轨迹移动,从而造成夏季太阳在天空中位置较高,冬季则位置较低的现象。

即便1543年哥白尼的划时代著作《天球运行论》(又译为《天体运行论》)终于出版,也鲜有读者将这种新奇的宇宙观视为对宇宙真实物理特性的描述。相反,他们倾向于将其视为一本介绍如何计算行星位置的辅助手册。

纵使时光流转,星辰变迁,唯有寥寥几位天文学家真正认识到日心宇宙观的重要性。可以说,古老的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仍坚如磐石,屹立不倒。按照亚氏理论,土作为最重的元素,自然而然地沉降于宇宙之中心,而火则升腾而上,浮于土元素之上。然而,对那些思考哥白尼体系含义的人而言,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理论显得摇摇欲坠。1621年,英国诗人约翰·邓恩在一首诗中表达了这种困惑:

新哲学置一切于怀疑之中,

火元素已被扑灭;

太阳迷途,地球迷失,

谁能引领,解谜之阻滞。

在《天球运行论》出版近一个半世纪后,哥白尼的见解才被大多数学识渊博者接纳。而作为牛津通识读本,本书无意深入探讨太阳中心说如何主导潮流,即不是哥白尼革命的完整铺陈。毕竟,要完整叙述这一故事,需要至少两倍的篇幅述说开普勒、伽利略和牛顿的杰出贡献。然而,此时此刻,我将讲述的是那位忙碌的教士(非神父)尼古拉·哥白尼的故事,讲述这位才华出众的数学家和有远见的宇宙学家对现代世界的变革做出卓越贡献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