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自序 水中望月:我们如何看待过去的人和事

对于人类而言,世上最公平的一件事,就是我们所有人拥有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从古至今,莫不如是。因为时间的有限,人不会永存于世,前人如飞鸿在雪泥上留痕,而后人则对着模糊的痕迹揣摩、描摹、记录,让故事流传下去,这记录下来的一切,名为“历史”。

说到“历史”,我们往往相信经由史官专业的记述、史籍彼此的佐证、学者深入的考证,史学文献能在较大程度上反映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真实面貌。我当然尊重史学家们在还原过往人事时所秉持的专业态度、所付出的切实努力,但私心里,却依然对“真实”一词心存疑虑。

譬如月亮,在观览它的人类看来,它圆而又缺、缺而复圆;它有时朗照夜空,有时为阴云所掩;它莹润光洁,是夜空中最引人瞩目的存在,看起来比其他星辰大得多。而据天文探测可知,它的形态从未改变,它围绕地球的运动一直遵循着天文规律,它的表面并不平滑,体积也远较人类肉眼可见的绝大多数星星为小。但是,后一种科学的“真实”,并不会消灭前一种感知的“真实”,当我们用“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描绘与远方之人遥共良辰的心情时,并不会在意明月是否出自海上;当我们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来劝慰自己人生总有起落时,不会深究月亮其实从未缺过。当然,“月亮”在此只是一个譬喻,借此,我想说的是,当我们想要还原一个事物的“真相”时,我们极有可能得到互相抵牾,但又都具备合理性的数种“真相”,这和我们一般抱有的“真相只有一个”的认知大相径庭。

缘何如此?还是“时间”在作祟。当真实存在过的人事湮没于时间的荒野中时,既然本体都已灰飞烟灭,我们自然就只能在其所折射的光芒、回荡的声响、留存的痕迹中遐想其原貌了。但是,这种遐想不仅有可能与原貌相去甚远,而且还面临着永难被证明或证伪的困境。在整个追寻的过程中,我们自认为抱持着客观公允的态度,觉得自己是历史的旁观者,实际上,却常常把故事、古人作为我们心灵投射的对象,忘记自己的旁观者身份,“游目”之时,难免“骋怀”。

王羲之说,“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杜甫说,“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苏轼说,“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他们对时间发出的这些感叹,已经揭示出历史的某种真相:当人以有限之身立足于无限的时间中时,如入烟云,所见如何,受限于“能见度”;如观明月,所知如何,取决于自身立足何处;如见飞鸿,所感如何,来源于在雪泥上见到的依稀爪痕。所以,对历史彼端的当事人而言,是“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恍兮惚兮,难留难驻;而对历史此端的追思者而言,是“蕉中覆处应无鹿,汉上从来不见花”,是耶非耶,如梦如烟。

如此说来,对于古人,难道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再去触摸他们的温度,倾听他们的声音,走近他们的心灵了吗?对于历史,难道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再去重现了吗?当然并非如此。历史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爱德华·卡尔语),我们选择去和谁对话,如何对话,在对话中说出了什么、听见了什么,都是在重现历史。这些碎片叠加起来,也就重构出属于我们的历史。我们勾画出的古人面容的每一个版本,未必和他本人处处贴合,但或许都有他身上的某种气息、某个特征。有趣的是,还原的结果虽然“似是而非”,我们却总相信自己的画笔灵巧传神。或许,当我们在历史这座迷宫中探寻时,就是像这样时而充满困惑,时而信心百倍;时而深陷迷雾,时而灵光一闪。

本书写到了项羽、曹丕、诸葛亮、陶渊明、玄奘、杨玉环、赵佶、李清照、蒲松龄等九位历史人物。他们有的让我感叹,有的让我激赏,有的让我景仰,有的甚至影响过我的人生选择。当然,我并不一定赞同他们所有的想法,欣赏他们所有的言行,但是当我成为一个试图讲述他们人生故事的人时,还是抱有一种虔诚和真挚,希望能不负古人、不负自己、不负观者。

本书所写的人物均有很高的历史知名度,其故事也曾一再被书写,但我依然相信,我如今重写他们的故事,并非多余。还是以“月”为譬,笼统来说,所有人的“望月”都是同一种活动;但是仔细想来,月亮的每一次被看见、被描绘,都是新的、有意味的。说到“望月”这件事,我也想到了自己写的一首《生查子》:“万古月长明,百岁如朝露。浮云有限身,沧海暂时住。玉宇自澄清,尘际多风雨。天地本无情,世上痴儿女。”词作于某年的中秋之夜。当时我一边散步一边仰望明月,联想到古人常以中秋见月为幸、以中秋不见月为憾。转念忽然想到,月亮何曾有圆缺、有阴晴,它亘古不变、周行不止,反是人间多有风雨阴云、人类多有喜怒哀乐。所以,我们便把人世的悲欢离合,寄托在月亮的阴晴圆缺上,久而久之,倒真以为变化的是月亮,而非我们的心。

我一直相信,生活在千百年前的古人,和我们有过相似的坚强和脆弱、热切和寂寞、不得不尔和无可奈何。这种相信,也是驱使我走近他们、描摹他们的动力。无疑,我在讲述他们的故事的时候,也在讲述我自己的故事;我在感知他们的心跳的时候,也在感知我自己的心跳。在历史的烟尘之下,那冰冷的曾滚烫过,那凝固的曾流动过,那消逝的曾鲜活过。遗踪何在?真貌如何?我相信,答案在我们每个人心中。

彭洁明

2023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