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4—6世纪拜占庭文学
第一节 概况
一、政治历史背景
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东部变成拜占庭帝国,其历史进程包含三个方面:封建经济关系发展,政治专制集权加强,以及基督教影响增长。这些现象在君士坦丁大帝时期(306—337年)已有苗头。但在4—6世纪,这些发展又未能定型。封建经济关系的核心——土地问题——如何解决,尚不明朗。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1,全归皇帝独占,还是大贵族地主“利建侯”2,实行私有,也不明朗。专制集权已从昔日罗马帝国的“养子继承制”,改为“亲子继承制”的“家天下”。但是,罗马时期军事巨头夺权的习惯并未根除,反而有增强之势。更滑稽的是,拜占庭帝国以基督教为国教,基督教只允许一夫一妻制,皇帝皇后造人功能有误,就后继无人。所以,拜占庭的皇帝一旦无后,就真的是大事了,政权非易手不可。因此,这专制集权也不稳定。基督教呢,虽然一天天成为国教,但一两千年的异教传统,根深叶茂,岂是说倒就倒的?何况基督教初创之时,连耶稣基督也不过山野村夫而已,文化修养不够雅驯,如今成了国教,也得文质彬彬才好。那就不能不继承异教文化遗产,于是,便有个过渡时期。而且,既然成了国教,名利双收,大家都想分一杯羹,便不免起内讧,争夺正统地位,所以,基督教自身也不稳定。这一切,像托尔斯泰说的,“一切都刚刚翻了个身,一切又都还没稳定下来”(《安娜·卡列尼娜》),连疆土都没稳定下来,5—6世纪后,被波斯人、阿拉伯人抢去不少。过渡时期,万象更新,但又模糊不定,就是拜占庭帝国第一段历史时期的特点,也是这时期拜占庭文学的根本特点。
君士坦丁大帝在位时,主要做了两件大事:罗马帝国新都建成,基督教合法化。
罗马城在3世纪已失去往日的辉煌,被北方蛮族打开了大门,经济中心地位也削弱了。皇帝行宫随时搬迁,几乎居无定所。君士坦丁大帝为新首都选定了最合适的地址——欧亚商路和帝国东西两半之间的希腊古镇“拜占庭”。新都落成于324年,定都则在330年5月11日。异教祭师和基督教教父都出席了庆典。当天刻在大理石廊柱上的诏书,把新都称为“新罗马”。不久,新都换了个名字,即奠基者的名字“君士坦丁堡”(Κωνσταντίνουπόλις),沿用至拜占庭帝国灭亡。新都的壮丽辉煌,在当时欧洲和中西亚地区,堪称首屈一指。
君士坦丁王朝最后一个皇帝是欧瓦莱斯(Οὐάλης,328—378年),他把行宫建在米兰,帝国东西两半从此明显隔开了,两种相互独立的文化也开始形成。欧瓦莱斯死后,瑟奥多修斯一世建立了新王朝。他临死时(395年)把帝国分为两半,留给两个儿子。阿卡狄奥斯(Ἀρκάδιος,377—408年)得了东半部,奥诺利奥斯(Ονώριος,393—423年)得了西半部。东半部即相当于拜占庭国家,其规模和疆域至此便明确下来:它拥有巴尔干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亚美尼亚、齐壬奈卡、埃及以及黑海的殖民地。这片广袤的领土上住着希腊人、马其顿人、弗拉基人、哥特人、科普特人、叙利亚人、亚美尼亚人、斯拉夫人等。社会阶层也五光十色,不亚于种族的繁多。大地主是罗马奴隶主贵族后裔,与宫廷显贵、帝国官吏、宗教高官一起构成上层。中下层则有一般教士、商人、不同种族的城市居民结成的选民团(curia)、农民、房东等。尽管封建关系有所进步,但某些经济领域依然使用奴隶劳动。军队成分复杂,代表着不同社会集团的利益。其中的雇佣兵更是三教九流都有,不止一次引起国家大变动。
瑟奥多修斯王朝(379—450年)传了三代,后继无人,便结束了。接着是莱翁王朝(457—518年),也因后继无人,三世而斩。6世纪便是尤斯廷诺斯(Ἰουστίνος)王朝(518—578年)。4—6世纪的拜占庭文学就在这样的朝代更迭中产生和发展。
基督教在1世纪产生于巴勒斯坦,有两百多年处于非法状态,受尽种种迫害。但每受一次迫害,信徒四散逃亡,逃到哪里,就把基督教种子撒到哪里。到4世纪初,基督徒俨然成为社会第一大群体。它的救赎理论,以及蔑视财产和社会地位的区别、安抚穷苦人的伦理观,给了下层百姓以希望。而它的基本教义“一神论”又恰恰适合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天上只有一个神,地上当然只能有一个皇帝!皇帝想不承认这种教义也不行,除非他不想当皇帝了!这就历史地导致罗马帝王承认基督教合法。君士坦丁大帝的一些前辈早就明白,宗教纠纷只会削弱濒于灭亡的国家,所以,他们颁布敕令,禁止迫害基督徒,允许自由建筑基督教堂。313年,君士坦丁大帝及其盟友李锡尼共同颁布《米兰敕令》,规定基督教与多神教一律平等。为此,第一位基督教史家尤瑟比奥斯曾庄严而得意地写道:他们“承认神是他们一切赐福的源泉”,“同心同德颁布了利于基督徒的最完善的法律”。3君士坦丁大帝本人虽然仍长期保持异教徒身份,终生顶戴着异教“大祭司”称号,但又千方百计促使基督教成为国教。321年,他发起当着主教们的面释放奴隶的仪式;323年,他禁止强迫基督徒参加多神教祭祀活动;325年,他在尼西亚(Νικαίας)召集帝国宗教普世大会,制定权威性影响至今的《尼西亚信经》,授予普世大会确认和组建教堂的最高法定权,等于实际确立了基督教的国教地位。临终时,他由曾被定为异端的基督教阿雷奥斯派主持,皈依了基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