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齐国要称上国

这还要从【六国伐秦】说起。

自秦国被六国攻伐,秦人死伤无数,国土沦陷,大把灵类资源被抢走,就连凡间牛羊牲畜都被抢掠一空,稍有姿色的成年女子皆被奸淫掳掠,被六国‘教司访’绑走俘虏,充当军妓,秦人从天堂坠入地狱,家破国亡,千万百姓流离失所,陷入水深火热当中。

秦人多慷慨之士,精忠报国,恨透了六国,将个人生死抛开,化身‘秦士刺客’报复六国。

‘秦人靖剑’潜入齐地,接连刺杀齐国政要朝臣、皇亲国戚。

‘秦人屠夫洪天刀’潜入楚地,趁着楚国太子‘楚衡’巡视全国期间,发动袭杀……

‘秦人明月心’潜入魏地,混入魏国国教天魔宗,以美人计勾引天魔宗少主‘魏一亥’,成功摘下‘魏一亥’人头……

赵国、燕国、韩国三国也都相继出现秦国刺客。

各国的王公贵族,宗门政要,不断传出被秦国刺客刺杀的消息。

当然,那些秦人刺客无论刺杀成功与否,能够活着离开的没有几个……

每每听到秦国刺客的消息,楚白便会浑身一个激灵,生怕走在大街上,一不小心碰到秦国刺客,遭遇无妄之灾。

但是随着不断传出秦国刺客消息分析,他渐渐发现秦国刺客只刺杀‘各国政要、王公贵族、宗门核心’

对于普通士兵、宗门弟子压根是没兴趣耗费精力刺杀。

这也让楚白稍稍放心了不少,他一不是王公贵族,二不是政要官员,三不是宗门核心,就连靠天宗认识他的都没几个,一介籍籍无名的苟道者罢了,他这样的小人物,100%没资格被列为秦国刺客的刺杀目标。

随着高原秦国的崩溃,陆地六国少了一个座上观的潜藏对手,却也让六国之间的局势变得极其微妙了起来。

秦国宰相‘冉鬓’投向齐国。

齐元公是一个爱惜人才的君主,那冉鬓在秦国当宰相期间,政绩名声都是一流,如今秦国崩溃,这等杰出人才主动投向齐国,他自然是礼贤下士,赏赐官爵,拜冉鬓为‘上大夫谋士’仅次于相级。

冉鬓深知齐国霸主野心,投其所好,献出计策‘齐国人杰地灵,天然地理、灵物雄厚,当乃关中第一大国,军政宗三界人才如云,远胜于其余诸国,齐元公执掌一国军政宗,文武兼备,英杰无双,亲贤纳士,可谓是千古第一明君’

齐元公听了冉鬓的赞美之词,那是高兴至极。

齐国宰相张信却是看后来者的冉鬓不顺眼,联合文武百官处处排挤冉鬓,讥讽道:“你一个亡国之相,丧家之犬,如若不是我家大王礼贤下士收留于你,这会你还不知道在哪鬼混。”

冉鬓讨好张信,“相国说的极是啊,我冉鬓贱命一条,得遇齐元公赏识,方才不至于流落山野,此等恩情,我冉鬓必当投桃报李,往后余生,誓死效忠齐元公,愿为齐国霸业鞠躬尽瘁、刀山火海……”

齐元公大笑道:“那你说说看,我齐国霸业该当如何行之?”

冉鬓挑唆建议道:“依臣下看,以齐国的国力,要称霸上国并不难,倒不如举办一场上国议会,要求五国尊称齐国上国,朝贡,如若他们同意,那自然好说,如若不同意,那就拉一打一,譬如楚国与之齐国世代交好,大可与楚国签订战时盟约,逐步蚕食赵、魏、燕、韩四国。”

齐国虽早有称霸之心,但从冉鬓这个前秦宰相嘴里说出来这套上国方案,宰相张信等人却很是不爽,当即反对道:“大王,切莫听信此逆贼之言啊,我齐国若在此时称上国,要求五国朝贡,将同时得罪五国,即便世代交好的楚国都只怕离我齐国而去,到那时我齐国恐将沦为众矢之的啊!”

齐元公狂妄自大,却是不以为然,道:“灭秦,我齐国傲视群雄,各国派遣的军、宗加起来都不如我齐国一国,依我看,不必再等了,就按照冉鬓提议,试一试各国态度底线,如若他们同意奉我齐国为上国,那自然是好说,如若不同意,那我齐国也没什么损失,回头便与楚国秘密加强合作……”

张信文武百官,极力反对,道:“大王,不可啊,即便我齐国要称霸,但也绝不能同时得罪五国啊,那冉鬓此举等于是将我齐国往火坑里推啊,他一个前秦宰相,投奔我齐国,献此毒计,是何居心啊?”

齐元公脸色一沉,“你等无需多言,这又不是打仗,即便此计不成,那五国还能打过来不成?这不过是一次政治试探罢了,且为了善后,本王决定暗地里与兄弟盟国楚公先一步通信,此番六国上国议会,楚国只需要明面假意配合,即便我齐国真成了上国,断不会收取楚国朝贡……”

冉鬓借机溜须拍马,“齐元公雄才伟略,帝王权术,盖世英明啊!”

张信文武百官眼神都想杀了冉鬓,极力反对道;“大国外交,岂可暗通款曲?此等行为岂不是让楚国看不起我齐国?即便是兄弟盟国,但若政务处理不当,保不齐也有离心离德的一天啊。”

齐元公灭了秦国,正是自得意满的高光时刻,听不得刺耳忠言,命令太史官道:“孤意已决,你等不必再言,太史官即刻拟上国议会榜文,马上通告五国,我齐国要在国都临淄举办上国会议,赦令五国君主来拜!”

六国之首齐国,在冉鬓的怂恿唆使、齐元公的自大骄狂之下,开启了第二步称霸计划。

‘六国议会’

楚国接到‘齐元公’暗通款曲,‘假意尊齐国为上国、意在收服赵、魏、燕、韩四国’

得知这一上国阴谋,即便楚国向来与齐国走的近,却也不禁生了间隙……楚王没有回应齐元公,甚至于没有亲往上国议会,只派出楚国太子‘楚衡’出面应付上国议会。

燕国、韩国两个小国畏惧于齐国雄威,不敢忤逆,两国的国君,亲自前往齐国都城临淄。

赵国、魏国对于齐国的这一上国议会,极力抗拒,只是派出一位王子、宰相。

对于赵、魏两国的轻视态度,齐国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