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好跟孩子说话:陪孩子度过叛逆期
- 潘苑丽
- 3155字
- 2024-05-07 18:43:36
上篇
做智慧父母,探究孩子叛逆期的奥秘
第一章
从心理学入手,找到叛逆滋生的土壤
叛逆期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必经阶段
进入叛逆期的孩子,容易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遇到事情时容易暴躁,有的孩子甚至还会离家出走、自残。亲子之间难以进行顺畅的沟通,父母和孩子都会陷入痛苦和困惑中,甚至觉得疲惫不堪。其实,叛逆期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每个孩子都无法跳过。对于这一点,父母一定要正确面对。
一大早,周女士就在办公室里吐槽,说这个周末被儿子气得够呛。其实事情也不严重,就是孩子周末去上乐高课,下课时非要买一个玩具不可。
周女士苦口婆心跟儿子讲:“你这一模一样的玩具我都能找出来三四个,没必要买那么多。”
儿子说:“怎么没必要,你的那些盲盒娃娃为什么买这么多?”
周女士又好气又好笑:“那我每个月也就买一次,你也是一样,这个月的额度你已经用完了。”
一看买玩具不成功,小家伙气呼呼地跺着脚说:“用完了你就说用完了,说什么没必要。怎么就没必要?哼!”
周女士一看他没道理还发脾气,就说:“我还没说你呢,刚刚老师在上课,你在旁边晃来晃去,根本没听,还跟我要玩具呢。”
结果小家伙来了一句:“别说这个,这两件事有什么关系?你就说,为什么说我的玩具没必要买?”
周女士一口老血憋在胸口——这小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杠了?
看到一直都听话的孩子,突然喜欢跟自己对着干,变得异常叛逆,很多父母都大发感慨,甚至感觉有些力不从心。其实,处于“心理断乳期”的青少年,渴望被别人当作大人对待,这种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变得气馁,继而心生叛逆。
这时候的孩子,想方设法摆脱父母的监护,确立自我意识;渴望得到别人的承认、理解和尊敬,获得自我认同感。
但是,叛逆期的孩子阅历不多、体验不够,还无法赢得外界的一致欣赏,自然也就无法获得稳固的自我认同感。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他们就可能在内心的激烈冲突下做出一些相对不稳定甚至过激的事情;为了显示自己独特的个性,他们会言行古怪,甚至有些不通情理,让父母感到无招架之力。
其实,叛逆期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只要了解了这一时期孩子的特点,父母就会轻松很多。
一、2~4岁,小鸡蛋也想碰块大石头
2~4岁的孩子,经常会出现不听话的现象,忽视父母的说法,你说你的,他做他的;有时父母看到孩子不理自己,情急之下,会吼两嗓子;有的父母性子比较急,看到孩子不听自己的指挥和命令,甚至还会给孩子几巴掌,打得孩子哇哇大哭;有的父母让孩子做某件事,如果孩子拒绝或坚持自己的想法,气急败坏的父母甚至还可能批评或干脆暴打一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就像裹着坚硬外壳的“鸡蛋”,任凭父母如何用力,鸡蛋都不会破。
这种现象的出现,通常有这样几个原因:
原因1:孩子想要表达自我。
2~4岁的孩子,已经不再咿咿呀呀,不会让大人不知所云,他们大致能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时候,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思维,会用自己的话来对自己看到的事物进行描述,即使有时会夸张一些,也依然会坚持向父母表达内心的想法和要求。由于孩子掌握的词汇量少,难以将他们的所思所想都清晰地表达出来,而父母若缺乏耐心,不认真观察,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就会错误地理解孩子的本意,南辕北辙,继而引起孩子的不满。
而有些自我意识比较强的父母,更不会任由孩子“不听话”。如果孩子不听自己的劝说,他们就会非打即骂,逼孩子就范。可是这时候,已经具备一定表达能力的孩子,不再愿意受父母的“摆布”了。
原因2:父母忽视了孩子的游戏心理。
2~4岁的孩子有着典型的游戏心理,父母不让他们去做的事情,他们反而觉得好玩。比如,父母觉得墙上的电源插头很危险,为了让孩子免受触电的危险,都会教育孩子不要碰。可是,这时候的孩子却是父母越提醒,他越关注,要么用手抠,要么用小棍捅。
原因3:孩子的思维都是单向的。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思维都是单向的,不会转弯,想什么就是什么,无论父母如何劝阻,他们都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行事。面对孩子的这种不可逆转的想法,为了摆脱眼前的困境,有些父母只能冷处理或装看不到,或采用拖延的方法。比如,孩子走到楼下,发现把玩具落在家里了,你说“我们已经到楼下了,下次再拿吧”,孩子却偏让你上楼去拿,怎么办?再如,几个孩子一起玩,你家孩子护着自己的玩具,不让其他孩子玩,一旦他人动了,他就要争抢,场面无法控制。
自我表达,游戏心理,单向思维,就是这一时期的孩子的典型特征,而这些特征都是引发孩子叛逆的原因。因此,父母要冷静对待,不要跟孩子急,也不要太焦虑。
二、7~9岁:亲子之间矛盾不断
矛和盾是一组进攻和防御工具,如果父母是“矛”,孩子就是“盾”。孩子长到7~8岁时,父母就会为了改正孩子的坏毛病而想尽办法。
比如,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父母会想办法解决问题,先是说教,然后是批评,实在不行,就动用武力,强迫孩子去改变。
再如,有些孩子做事总是拖拉或磨蹭,不管父母如何催促,他依旧我行我素。
其次,有些孩子耐性较差,不管做什么,都坚持不了几分钟,不管父母如何鼓励,都会半途而废。
…………
当父母的“矛”遇到孩子叛逆时,可能也奈何不了孩子心理防御的“盾”。那么,究竟什么是孩子心理防御之“盾”?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思想会逐步走向独立,特别是7~9岁的孩子,已经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行为的独立便会逐渐表现出来。比如,放学路上和同学玩儿;周末,会急不可待地去楼下找小伙伴玩儿……
看到孩子只知道玩而不喜欢学习,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气在肺腑,便会阻止孩子,或者把孩子关在家里写作业,不允许随便出去,或者不允许看电视,或者不允许玩电脑……这样,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没自由。孩子被父母严格督促,只能不情愿地待在家里,学习也流于形式,边写作业边玩儿,有时错误百出,字迹潦草。
三、12~16岁:孩子进入“第三反抗期”
12~16岁时,孩子正在经历青春期,更让父母感到头痛且无奈。在亲子的拉锯战中,孩子们迎来了自己的“第三反抗期”。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通常都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独立思考能力增强。青春期的孩子,已经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事物的能力,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也已经初步形成,眼中的世界和父母的有着很大的区别。他们不喜欢父母的干涉,如果父母总是这样做,就会引发很多矛盾和冲突。
2.总是跟父母唱反调。这时候的孩子喜欢跟父母唱反调,你说东,他说西,父母感到异常恼火。即使父母劝孩子不要这样做,孩子也会不听,依旧我行我素。
3.彰显个性,喜欢追赶潮流。青春期的孩子,通常都喜欢追赶潮流,让父母难以接受。比如,孩子们喜欢玩手机和电脑,喜欢玩游戏,喜欢聊天,但父母却担心孩子沉迷于网络,耽误学习,结果越制止,越制止不住;越管,矛盾越突出。为了躲避父母的管束,孩子们还学会了反侦查,发明了“火星文”,父母更是无能为力。
4.孩子有了自己的小秘密。很多父母不知道孩子心里在想什么,因为大多数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产生了问题,甚至是障碍,孩子有什么话也不跟你说,这是很令人着急的事儿,于是很多父母便想方设法地窥探孩子的隐私。
5.不想让父母插手自己喜欢的事。这个阶段的孩子一般都喜欢玩网络游戏,或热衷于网络小说,为了不让孩子沉迷其中,父母不是指责,就是干脆断网,这样做只能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父母不了解孩子的个性化喜好,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绩,看到孩子不喜欢学习或成绩差,就不高兴,结果父母越反对,孩子越去做。
6.养成不良的坏习惯。孩子学习兴趣不浓、成绩不理想,父母讲了很多道理,但毫无用处,孩子只知道玩儿,一点忧患意识都没有。结果,孩子不仅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反而变得越来越懒散。
我要对你说
“孩子突然像变了个人一样,真难管”,是很多父母对孩子叛逆期的共识。其实,这一切都是孩子叛逆期到来的表现,有人也将其称为“狂躁期”“困难期”等。随着升学、人际关系等压力的增大,叛逆期孩子的心理会发生巨大变化,不进行适当引导,孩子很容易在认知、理解等方面产生障碍;如果再受到外界非正常因素的影响,更会激发他们潜意识的反抗,形成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