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风流人物

当然,这份后悔落在纸面上,显得有些官方。

毕竟这一本书的内容开篇都说了,就是写给后人看的。

正经人谁写日记啊。

虽然这本书只是掺了点日记,类似自传,内容大致阐述了明世祖皇帝波澜壮阔,又充满了不甘不平的的一生。

朱康燮在这个世界醒来之后,心里就憋着不少大目标。

横推世界,天下大同,成为大明皇帝之类的......

明世祖也有。

怀揣着这些伟大的理想,他睁开眼睛发现自己成为了一个襁褓中的婴儿,而且得知距离自己和自己一家的死期还有三个月之后,当时都没有哭出声。

为了求活,只能强迫自己练习用稚嫩的喉舌发音说话。

同时还得担心自己会不会和历史上一样出生后两个月就夭折了,根本等不到三个月后清军杀来。

好在隆武帝拿他没啥办法。

四十四岁才得来这么一个独苗儿子,还是陪着自己患难与共的发妻所出,就算被襁褓中口吐人言的儿子吓的快疯了,也只能好生供着。

悄悄做过几场法事后实在没效果,隆武帝也只能尝试倾听并接受自己这儿子的言语。

如此,才让俨然有天倾地覆之象的南明挺住了。

明世祖朱琳源此时很是自满与骄傲。

婴儿单通明末南明,地狱难度不过如此。

收徒。

不过婴儿还是太脆弱了,所以他最初还是在摇篮里指指点点,给自己父亲做军师。

直到清国生变,福临正式掌权。

朱琳源本以为是自己的到来产生的蝴蝶效应让清国内部产生了变化,直到更多的异变突生,超出了他的预期,也让他意识到了北边皇位上坐着的人不可能是记忆中那个顺治皇帝。

所以,年仅三岁半的朱琳源不得不在宫人的搀扶下,迈步踏入了朝堂。

南明群臣只当这次也和之前一样,是皇帝要让小太子来露个脸,随后听到小太子说话字正腔圆字句通顺有理活像个小大人时也不惊讶,只夸几句太子真乃神童。

可随着小太子越说越多,言语间多有涉及大明军政大事,见解独到,而且与隆武帝所主张的政令相合。

而隆武帝只坐在龙椅上干看着,见群臣用惊愕的眼神在太子与自己身上游离,只能苦笑;“吾儿天降神圣,朕依仗之。”

说是生而知之的绝世神童,群臣们眉头皱一皱也就信了。

天降神圣?

是不是有点夸张......

一场,两场,三场朝会过后,群臣们服了。

如果没有北边的福临,那么接下来的大明帝国将在天生神圣的明世祖领导下缔造此前历朝历代难以企及,说不定后世都只能仰望的空前绝后的伟大基业。

可惜,接下来是长达近两百年的争斗与内耗。

南明失了先机,失土千里,长江以南都没能完全守住,在陆地上根本无法与清国对抗。

清国本就没什么厉害的水师,近海尚且还能仗着船多人多逞凶,所以能收复台湾,到了远海,则根本不是郑芝龙的十八芝以及大明皇家海军的对手。

被赶下海的大明世祖朱琳源一心想着收复故土,除了控制马六甲与征服印度是有明确目的之外,其他的都是与清国作对时顺手而为。

成功入主中原的大清圣祖爱新觉罗·福临要彻底覆灭南明,要对外殖民要控制海疆要缔造一个不一样的大清朝。

清国要打中南半岛,大明出兵截胡。

清国要大力发展海军打破封锁,大明努力策反了本来并不想造反的吴三桂,趁机从海陆两线摧毁了清国海军。

清国也想要印度,大明占据海利先行一步。

清国要打小日本,这次大明没抢过,清国大军自朝鲜半岛直接杀过去,德川幕府给大明的求援信送到大明新京时,江户都被攻占了。

有了日本做跳板,清国又先大明一步,在大明消化东南亚殖民地之时,向美洲派遣了殖民船。

明世祖对此耿耿于怀,这才有了之后大明给日本复国的事儿。

也因此,在明世祖与清圣祖在谁也拿不下谁的情况下,两人似乎就在为这些丰功伟绩而较劲。

你控制中南半岛,我拿下小日本。

你殖民美洲,我有明属印度。

你打下秋海棠叶,我是日不落帝国。

你纵横印度洋与太平洋,我就发动西征把奥斯曼吓一大跳。

都以为未来有朝一日肯定能拿下对方,直到生命走向末路时,大明世祖皇帝朱琳源再回首,发现自己不过留下了一个烂摊子。

曾经那些理想,全都只做成个半吊子,该改变的依旧没改。

想用余生残年尽可能做点什么,但庞大的帝国需要处理的政务已经不足以让一位老皇帝能腾出精力顾及其他。

身前也没有能真正理解并赞同他理念的继承人。

而他也不敢轻信后人的智慧,至少在之后的一百年不信。

书本不算厚实,不过一个小时朱康燮就将这本书的内容细细看过,最终合上书页。

明世祖的悔意没有丝毫作假,不过他悔恨的不是与清国的争斗,而是没在有生之年将其斗死。

把书放回那黑盒子当中,朱康燮瘫坐在地,既是被身上重型防弹衣压的,也是因为心中的空虚与迷茫。

“唉!”虽然早已知晓答案,但当谜题毫无保留的解开之后,他一时间竟是不知如何反应,只能长叹一声。

“大爷?”门外福朋之听得叹息,出声询问。

“无事。”

朱康燮撑着腿站起来,将那黑盒子合上:“去取一把锁来,能锁上这盒子的。”

书看完了,他觉得自己有很多关于这书的事要思考,但一时间找不到苗头。

但除了这书,他还有一件事要好好想想。

建武帝为什么要送来这本书。

而且明世祖为了未竟的事业,从生到死都没松懈一丝一毫。

为了确保自己死后的大明依旧能有北伐成功灭亡清朝的机会,他留下的肯定不止这一本,除了这‘日记自传’外一定有其他的内容,至少朱康燮记忆中原本的历史轨迹是一定有的,这些从他手中现有的这一部分就能看出来。

“给了又不给全,见又见不到,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