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大世界

这明显是要动摇明军军心。

本来,大明并不太慌。

北伐之初整个大明帝国都在为前线筹备物资,英国还短暂的放开了通往印度的航线,让大明在短时间内从印度往东方输送了不少财富。

其中就包括大量的粮食,有很大一部分只在京师打个转儿就送往了福州。

而明军此次在吕宋,文莱,中南半岛征募并派往福州的汉军有近五万人,各地仆从军十七万人左右。

人虽然多,但好歹占住了福州城,按理说城里的粮草加上送过去的粮草加上各路军队自己带的粮草,在福州撑个一年半载不是问题。

但明军没想到的是,一部分仆从军没有带粮草。

这些仆从军在出征时算的仔细,只带了一路上能撑到在福州落地的粮草。

少带点粮草,就能多往船上塞点人。

人塞的越多,等到了清国就能抢更多的财货回来。

没错。

这些仆从军是奔着打顺风仗抢劫去的。

带什么粮草,等到了清国直接去抢不就完了?

早听说大明帝国是被大清帝国从那华夏大地上赶出来的。

要知道华夏可富了!清国可有钱了!各种传说或各种书籍里都说了,清国人身上穿的都是丝绸!用来吃饭的碗都是陶瓷,筷子都是或金子银子做的!人嘴上都镶着金牙!

大明帝国对仆从军的战斗力还是知道的,不然也不会每一场战斗都以汉军为主力核心。

但这次召集的数十万仆从军可是让前线的明军吃尽了苦头。

特别是中南半岛与东南亚的土人,一个个不但带的粮草少,战斗力与士气低下,军纪差,还不断伸手向明军要这要那。

要钱要粮要女人,让他们去前线挖堑壕组建防线,还要军备,有的连军装都没有配齐。

这让前线的明军无时无刻不在担心他们叛逃倒戈投向清国之余,还得忍着厌烦尽量说点好话稳住他们。

而诸多仆从军里素质最好的,除了秦藩麾下的交趾兵外,竟是来自和国的人,不说有多强,但至少有个合格的仆从军的样儿。

“这叫什么事儿啊。”

朱康燮在报纸上看到攥稿人夸和国人‘颇类华夏’,一时间有些没眼看。

一想到日本人登上了华夏国土,虽然是以这种方式,心里还是有些别扭。

这个坎儿实在不好迈过去。

一转眼看到福朋之在边上伺候着,心里更不是滋味。

“老福。”

“大爷?奴婢在呢。”

“以后有机会咱们去你老家看看,怎么样?”。

老福闻言一愣,但不等他回话,朱康燮却是摆摆手笑道:“算了算了,随口说说,还不知什么时候有空呢。”

福州的明军正在向后方要粮草,同时也在寻找出击的机会,毕竟华夏南方本就是富庶之地,若是能从福州打出去就不存在缺粮的问题了。

而眼下朱康燮最需关注的,反倒是马六甲的情况。

大明对北有英国与清国勾结,西有英国联合其他西方海上清国的舰队虎视眈眈做出的应对方法是,让皇家海军兵分两路,同时征召境内大型武装商船,给它们装上更多的大炮后送往前线。

西方联合舰队在马六甲徘徊半月,与大明皇家海军摩擦多次后终于开始正式交火。

而朱康燮来到这个时候后看到的第一张报纸上,皇家海军大将高烨嚣张的表示皇家海军将再次无敌于海上并不是乱说的。

海峡之中,大明海军以十三艘大型,十七艘中型,三十艘小型战列舰与西方联合起来的一百余艘战舰交火,最终以沉没七艘,战损十八搜的代价击沉敌舰十五,击伤二十余艘,取得了大胜!

这是锦衣卫快船送来的第一手消息,报纸上都还没有刊登。

如今在工部传的沸沸扬扬。

都在讨论如果这一场大胜重新迫使英国放开了对印度洋的封锁,那么京师城南的工业区的方方面面或许要做一些调整,毕竟印度的商道如果开了,大明关内都得抖三抖。

但让朱康燮没想到的,这场海战胜利带来的第一个和他有关的好消息,却是一封信。

来自西门子的回信。

冯图对心理学是真爱,不然也不会以寒门之身考上举人后不当官不从商却来搞这个。

鲁王爷渐渐用不到他,正合他的意思,仗着鲁王爷的势把心理学研究室在文莱大学和京师大学各开一个,如今拿着信件找上门来时,俨然变了模样。

不再是之前那副民国文人的样子,有了钱有了身份,一下子讲究起来了。

“信件乃是一印度商人送来的,如今还未拆开,请王爷查看。”

“先生如今束发戴冠的样子,瞧着竟有些不习惯。”朱康燮嘴上调侃冯图一句,随后把信件接了过来。

信件专门用油纸封过,上面还明晃晃写着发信人与收信人的名字和身份。

接触过跨大洲的信件往来,朱康燮对此也有些了解。

跨大洲信件往来,乃是这个世界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激烈碰撞之中的产物。

不同于他记忆中的西方文明几乎单方面对东方文明的探索,两极碰撞之下,大海上船来船往,文明互相进行了频繁的交流。

如今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对世界另一极的世界有充分的了解。

似朱康燮收发的跨洲信件的传递方式也很简单,一般人没能力也没必要发跨洲信件,发这个都是非富即贵或某个某个势力代表。

在信件上写好自己的身份地位,交由即将进行跨洲航行的船携带,船主作为信使,就可以与世界两极的两位贵人扯上些关系。

当然,这其中也有保险公司牵头担保,承担风险。

接过老福递来的拆信刀拆开信件,来自西门子的回信展开来。

第一眼阅读起来有些困难,上面的汉字有不少涂改且语法蹩脚,写的也不算好看。

西方世界的豪门贵子研习汉学能为自己的履历增光添彩,西门子或许聪慧过人,但汉字汉学对于一个小公国的落魄学子来说并不是什么有用的课程。

但这封信还是表达了作者的意思。

西门子对这份邀请感到迷茫与受宠若惊,他并不认为自己在三年的牢狱生活之后,能迈出跨越数万里的那一步。

但他并没有在信中婉拒这份邀请,因为正处于人生最低谷的他不想放过任何机会。

只是这一切都要等到他出狱之后再说。

“泰来先生,大明与西方世界有过跨越万里赎人的例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