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英宗圈禁的准确位置
我在前面讲述“英宗复辟线路图”,是为了确定英宗圈禁在南宫里的准确位置。说白了,这个位置的远近或许是决定复辟成功与否的一个因素。后世有说英宗住在重华宫,有说住在洪庆宫,但事实上,英宗时期的南宫城里并没有那么多宫院,重华、洪庆等应为后建。这里我采信万历太监刘若愚的记述:英宗在崇质殿(俗称黑瓦殿),后世也称南宫,故称此次夺权为“南宫复辟”。
朱棣建造北京城的同时,也建造了作为皇家附属苑囿的所谓西苑、东苑、北苑、南苑,用于游玩狩猎。离着皇宫最近的就是东、西二苑。西苑涵盖今天的北海到中南海一带,而东苑最初建造的宫院是为皇太孙朱瞻基居住读书之用,并辅以山水花园,这一宫院在紫禁城东南,亦称南宫。东苑可以算是北京宫城项目中较早完工的。明永乐十一年(1413),当时朝廷尚未迁都,北京皇宫尚在建设中,而东苑已经搞得有模有样了。那一年端午,朱棣带王孙群臣到东苑游乐,观击球及射柳表演。所谓射柳游戏,就是把鸽子藏在葫芦或盒子里,悬于柳枝上,如果击中盒开,鸽子腾空飞起,这便很有乐趣了。(见清·吴长元:《宸垣识略》)皇太孙朱瞻基击发连连命中,朱棣喜悦,便赐宴众臣,与之同乐,还要求臣子写诗应景。第二年王直回忆这次经历,写有《端午忆去年从幸东苑锡宴》:“千门晴日散祥烟,东苑宸游忆去年。玉辇乍移双阙外,彩球低度百花前。云开山色浮仙杖,风送莺声绕御筵。今日独醒还北望,何时重咏柏梁篇?”王直写这首诗的时候已回到南京,所以说北望京城。
后来朱瞻基做了皇帝,对他曾经居住过的东苑深有感情,也是精心维护。明宣德三年(1428),这位宣宗皇帝召大臣同游东苑,记录明朝翰林掌故的《翰林记》里有一段陪同大臣记录:
夹路皆嘉植,前至一殿,栋宇宏壮,金碧焜耀,其后瑶台玉砌,奇石森耸,环植花卉,香艳浓郁。引泉为方池,上玉龙高盈丈,喷激下注入于石渠……与殿后石龙吐水相应。池南又有台高数尺……殿陛前有二石,左如龙翔,右若凤舞,天然奇巧宛若生成……至一小殿,梁栋椽桷皆以山木为之而覆之以草,四面栏楯亦然,不加斫削。少西有路,迂回入荆扉,则有河石甃之。河南有小桥,覆以草亭,左右复有草亭,东西相望宛若台星。枕桥而渡,其下皆水,游鱼牣跃可观。中为小殿,有东西斋,有轩以为弹琴读书之所,悉以草覆之,四围编竹篱,篱下皆蔬茹匏瓜之类。(明·黄佐:《翰林记》卷六)
接下来,宣宗还命中官下网捕鱼,烹鱼煮酒,君臣尽醉而归。
这里所称“前至一殿,栋宇宏壮,金碧焜耀”,应该就是东苑的主殿,但主殿的名称没有记录。从这些描述可见,宣宗时期,这里大殿只有一座,其他为小殿辅以斋屋,而花木繁茂,池水游鱼,小桥亭轩,奇石森耸,是一座精美的有着南方格调的好园林。如果英宗居住八年的崇质殿也可以称之为大殿的话,是否就是这座主殿,值得进一步探讨。话说英宗被困期间所有大树被砍掉,这让英宗记仇。复位后,英宗对东苑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建,出现了重华宫等新增建筑。明朝后期,在皇史宬的西侧还出现了一个龙德殿,殿后有一石桥名为飞虹桥,桥用白石建造,刻有龙、鱼等,栩栩如生。据说此桥是郑和自西洋所得。桥南北各建牌楼,桥后垒石为山,山上建乾运殿,山后是引水环绕的环碧殿。苑中种植了大量来自各地的奇花异木,此时东苑辉煌达到鼎盛。
英宗重建东苑,其范围已经扩展到金水河向东而流的河渠,就是我们今天的菖蒲河。有一座西洋风格的飞虹桥(讹传飞龙桥),就是郑和下西洋搬来的外国桥,只是后来毁灭,不知什么样式。今天菖蒲河公园有仿古小景“凌虚飞虹”,就是取材于凌虚亭和飞虹桥。也就是说英宗重建后的东苑几乎囊括了今天东华门以东,南至金水河东段的南池子地区的全部范围。
英宗对东苑的情感源自他被囚禁于此的八年时光,他将其美化为韬光养晦、真龙潜水之地,有感念之情。
皇史宬,里面是杂乱民居
到了明嘉靖十五年(1536)七月,东苑又加建了一个占地846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的皇家档案库,存放皇家的圣训、实录与玉牒等文件资料,称“皇史宬”。这一命名由嘉靖皇帝钦定,并亲手书写殿额。他也很喜欢这个安置有档案库的鸟语花香、景致清幽的东苑。后来发生“壬寅宫变”,嘉靖帝差一点被宫女给掐死,就搬到西苑去住了。有一次抱怨说嫌住的地方小且乱不方便他修道炼丹作法等要事,想寻个更隐蔽的地方,严阁老严嵩也是岁数大了,马屁没拍好,建议皇帝去南宫修行。嘉靖皇帝肯定朝他翻了一百个白眼,心说,那地界儿圈过英宗八年,你这老家伙什么意思?说话这么不着调!这或许也算是严嵩失宠的一个小因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