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土木堡的两兄弟

“第二十七名,唐玄宗李隆基,评分86,25分,其中后世影响70分,治国理政93分,军事成就90分,人才挖掘90分,对外交流95分。”

这个分数一出,李世民就像是大考拿到考卷的家长一样,皱起了眉头:“无忌,他这个后世影响是怎么回事?如果没有这个后世影响,这个李隆基怎么也不应该排到这个位置上来的对不对?”

“啊,对对对。”长孙无忌在旁边汗流浃背了,这种问题,他回答也不是,只能勉强附和了李世民几句。

对此,李世民也不以为意,伴君如伴虎嘛,当年他陪他老爹的时候也是一样的。

“毕竟他其他四样的分数都高的很啊,足足90多分,就是这个后世影响没搞好,肯定是有什么事情耽误了他。”李世民的说辞也跟那种没考好的家长是一样一样的。

说起来,李世民看李隆基还是很有些欣赏的,这怎么说也是自己唐代的皇帝,而且他的血脉算下来,估计还是自己的曾孙之类的。

然后,主要的事迹也徐徐播出,李隆基生平高光是跟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了当时的韦后集团,接了禅位之后立刻赐死太平公主,扫清隐患巩固了政权。

在位前期,励精图治,重用了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他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封粟末靺鞨的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看到这里,李世民刚刚松缓下来的眉头也逐渐皱起来了,他不是个蠢人,越是前期表现的高光处处的皇帝,得到那么低的后世评价分数,那就说明他后面干的事情天怒人怨。

八成是把整个江山都给祸害的不成样子,可是问题就在于,李世民怎么也想不出,前面那么贤明的一个皇帝,能败落成什么样子:“他还能把朕的江山都给送了出去不成?”

长孙无忌下意识的将后面给念了出来:“玄宗后期,怠慢朝政,耽于享乐,抢夺儿媳立为杨贵妃,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人,失去了对安禄山等塞外民族将领的控制,导致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

自此,唐朝由盛转衰,并且各地藩镇割据更加严重,从此汉民族在唐朝再也没能控制塞外民族地区,也给后世的汉民族与塞外民族的融合带来了深且久远的隔阂和障碍。”

好家伙,原来根子在这里,直接败坏朝纲,李世民铁青着一张脸:“罔顾人伦,丢了塞外,难怪他的分数这么低,可恨他还能上得此榜,朕真想抽死他爹!“

长孙无忌适时的闭嘴,他既然不是李隆基的爹,自然是不怕被抽的,但是这种事情上面多插嘴,才是活该被抽的。

幸好,下一条直接跳到了一个李世民不认识的朝代。

“第二十六名,明代宗,朱祁钰。”

“主要事迹: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被蒙古瓦剌部骑兵俘获,事出突然,朱祁钰临危受命监国并登基。即位后,任用贤能、励精图治,积极致力于稳定时局,首先通过京城保卫战使明王朝转危为安,继而发展经济,赈济灾民、安抚流民,安定社会。

他是一位承前启后,有功于国计民生的贤明之君。夺门之变后,朱祁镇复辟,被软禁,后离奇去世。”

大明。

紫禁城。

明宣宗朱瞻基面色复杂的看着天幕上快速掠过的一行行文字,然后他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眼前知书达理,唇红齿白的乖儿子朱祁镇。“能被少数民族俘虏,又能兄弟阋墙,朕真是有个好儿子。”

朱祁镇面色苍白的跪在地上,他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为自己辩解:“仙人所言,非为本朝啊,我,儿臣并非那等顽劣之君。”

“你顽劣不顽劣,你母妃不清楚,朕还不清楚吗?从今天起,你在宫中苦读,没朕的圣旨,不准出来。”朱瞻基看着自己最喜欢的儿子,一时之间只觉得心寒到了极致。

只是这样子一来,他反倒是想起了那个不被自己看中的次子:“祁钰是,贤妃的儿子吧。朕倒是多有冷落了,来人啊,朕要去贤妃的宫中看看。”

皇后孙氏得到了消息,自己的儿子朱祁镇受到冷落,而皇上还亲自去了贤妃的殿中,跟贤妃共用晚膳,一时间打翻了醋坛子。

然而第二天的圣旨下来,却是剥夺了朱祁镇的皇太子之位,继而改封朱祁钰为太子。

让皇后气苦的是,为了保证朱祁钰的地位,朱瞻基甚至直接将内阁文臣三杨都指派给了他辅佐,而后,朱瞻基甚至没有来安抚皇后,而是直接去觐见母亲张太后,问她是否要再来一次京城保护战。

最后,让张太后都松口答应了此事,终于使得朱祁钰的太子之位稳定了下来。

谁能够否定一个还活着的,大权在握的皇帝,全力为自己的新太子运转权力,而朱祁镇,一朝从云端跌落到了地里,痛苦不堪的同时,却不会想起,那些同样将因为他痛苦的百姓和兵士,或许能够逃脱一劫,家人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