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河绿波万重光,金桥横卧似彩虹,土墙黛瓦新颜焕,‘柿柿如意’挂朱红,白云红霞情人谷,铁翼翩翩桃花源……”一曲民谣风格的《杨坪谣》描绘出一幅世外桃源般的美景。
歌曲中的“桃花源”是位于固县白马镇西南的杨坪村,坐落在黄土塬海拔800米的高岭之中,因而得了“杨坪”的美称。
这方远离城市喧嚣的“净土”,五年前曾经“净是土”。
从昔日的“黄土村”转型成为“网红村”,得益于有着一群助村“爱心驿站”人,这群人中既有朝气蓬勃与敢拼敢闯的“九零后”,也有经验丰富与干劲十足的“七零后”。他们有理想、有能力和有干劲,以乡村振兴“指导员”的身份,成为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智囊团”、“助推器”。
一条清澈的小河绕村而过,几十座黄墙黛瓦的老宅错落有致,游客、村民熙攘其中,仿佛一幅古朴而鲜活的山水画。
杨坪村的美丽嬗变,只是固县大力推行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制度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爱心驿站引导社会各界能人向乡村振兴一线集结、聪明才智在乡村振兴一线涌动,实现了人才集聚与乡村振兴双向奔赴,不断描绘出日新月异的“乡村巨变”。
村歌中的“柿柿如意挂朱红”,杨启航告诉杨澜:“去年初冬时节,杨坪村‘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火红的柿子挂满枝头,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打卡’。”
据统计,旅游最高峰时该村单日车辆达8000辆次左右、游客3万人次以上,日均客流量超过往年中秋国庆等长假。
这个眼下热热闹闹的村子,却曾经随着大量村民外出务工经商,人走房空,一度只剩下寥寥无几常住村民。
随着固县文创工作的深入推进,白马镇杨坪村焕发了生机。前几年,杨坪村把闲置的老屋租给外来创客,这些外来“新村民”很快在村里建起了咖啡屋、茶馆、民宿等,丰富了当地的业态。
2012年,爱心驿站落地四坪村,致力于打造乡村振兴新型智库,助力探索乡村振兴的路径。
潘家恩带着驿站团队走访调研,发现村里的柿子以往基本用来做柿饼,但经济效益一般。经过和乡干部、新老村民商量,一份收储柿子的合同诞生了,98棵柿子树以“保底+分红”的方式流转到村集体,打造成乡村景观。
潘家恩说:“驿站投入一部分启动资金;村里负责养护好柿子树,保证挂果时节‘硕果累累’;一批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等年轻人承担运营的角色。”
在新老驿站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在杨坪有喜柿”项目启动,柿子成为吸引游客到村庄打卡的明星和文创产品。
如今的杨坪村游客纷沓而至,火的不只是柿子,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潘长老”打造的星空营地等也频频出圈。
除了星空营地,驿站还牵头成立了“柿柿如意”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后来组建了“乡土潮农”共创团队。下一步,杨澜打算联合村里年轻创业者,将现有的民宿、餐饮等资源进行整合,为提高村民经济收益出力。
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机制助力乡村振兴“加速跑”,曾经老宅坍塌、荒草丛生的“空心村”,变成了业态丰富、热闹非凡的“桃花源”。
杨坪村内常住人口也由原来的356户1667人,现在常住的有2000多人,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单位31家,年接待游客约75万人次,旅游创收150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53.16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2万元,形成“人来、村活、业兴、文盛”的发展新格局。
2015年10月,杨坪村率先启动文创发展计划,引进民间文创工作者林正碌,牵头发起人人都是艺术家油画公益教学,面向村民、游客免费提供油画培训,吸引全国各地艺术爱好者到龙潭村学习并定居。
村民陈小高“扛得起锄头,也拿得了画笔”,通过几年的油画公益教学,他不仅迷上了画画,而且从农民“转行”,开起了“画友之家”主题民宿。
最近几年,他的民宿年入住率达50%以上。今年情况更好,收入十几万元没问题。
2016年5月,林正蒽提出以文创改变村貌的方案。驿站采纳这一方案并成立了传统村落文创产业项目指挥部,聘请林正蒽为“传统村落文创产业总策划”,在杨坪村开始试点。
成为首批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后,林正蒽干劲更足,他带领团队着力用艺术唤醒乡土、用创意激活乡村,让古老的传统乡村焕发新活力。林正蒽团队将全新设计理念融入天岩坪村、东沟村、西坪村等两百多栋老屋的修缮,相继建成乡村美术馆、个性化书店、公益教学中心等文化场所多个,举办文创集市、原创音乐节、手作啤酒节等各类文化活动多场,推动乡村文化供给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
曾师从林正蒽学习油画和文化创意的“九零后”大学生陈忠业,在杨坪经营着一家名为“回村人”的文创基地。
陈忠业说:“以前,村里人对我回村创业,认为是在外面‘混不下去了’。被聘为县第二批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后,组织上的认可让我干事创业更有信心、更有担当。”
从最初只做文创设计,到结合本村特色产业黄酒,推出黄酒奶茶、黄酒苏打等文创饮品,再到开展漆扇非遗体验,陈忠业把“回村人”打造成为“文创社区”。同时,他还带动村民创业增收,引导老村民融入文创发展。
如今,作为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的陈忠业已被乡民邻里夸赞为“有头脑有出息”。陈忠业告诉杨澜他愿意向更多的返乡青年分享经验,以“人才驿站”形式帮助他们搭建创业“试错”的平台。
吃上“旅游饭”增收路更宽,随着甘坪夜市、坪塬文创热度的持续飙升,坪塬文旅“热”了起来、人气“旺”了起来、消费“火”了起来。今年暑期,坪塬接待游客3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两亿元。
游客的到来不仅为坪塬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还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和创业平台。
杨坪的唐登财高兴地说:“今年夏天来旅游的人很多,我一天至少能卖50根烤玉米,加上卖烤红薯、板栗和土蜂蜜的收入,日均能赚500元左右。中秋节马上到了,又能迎来很多游客。”
全域旅游的蓬勃发展,让唐登财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唐登财告诉杨澜,几年前,一场意外导致他左手残疾,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只能靠四处打零工来维持生计。后来,他看着杨坪的游客越来越多,便在家门口卖起了土特产。这几年,他不仅在家门口赚到了钱,还因为销售的土特产品质好,成为杨坪的“网红大爷”,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杨坪依托乡村特色资源,大力发展乡宿、乡游、乡食、乡购、乡娱等新业态,促进“农业+旅游”产业联动发展,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吃上了“旅游饭”。不少村民种植时令蔬菜和水果,并开办农家乐和民宿,让游客体验采摘乐趣,感受田园风光。
杨澜说:“坪塬立足优良的‘自然生态’,全力发展集文旅观光、休闲娱乐、乡间民宿、特色美食等于一体的全域旅游经济,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避暑消夏。为了保持旅游热度,驿站在坪塬设立特色美食区、建坪塬图书馆等游客可参与、可体验的场所,并常态化开展街头快闪、文艺表演等活动,让游客愿意来、留得住。
我们将继续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战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更多特色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安全的旅游环境,带动更多当地群众吃上‘旅游饭’,走上致富路。”
9月10日,白马镇万亩茶海景观入选省农业农村厅评选的特色魅力田园。这是陕省开展的第一届评选活动,全省仅有20个田园景观入选。
固县坚持系统规划、示范引领、全域推进、突出特色,着力彰显秦巴山水灵动之美,打造具有县域特色的“山地版”和美乡村。作为省和美乡村示范镇的白马镇沿袭这一思路,统筹谋划、连片推动,在人居环境、产业发展、文化涵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具有山地特色的和美乡村初见雏形。
入秋后,杨启富的菜园依然生机勃勃,白菜油绿,辣椒正红,丝瓜藤爬满竹篱笆。
杨启富说:“村上环境都建设得这么好,我们也要把家园建好。”
杨坪村启动宜居示范农房改造,一组的杨启富首先响应,投资了9.7万元,铺装了地板砖、粉刷了墙面、翻新了楼板,拆除了以前的旱厕,新建了洗澡间和分别装有坐便器、蹲便器的卫生间。
驻村帮扶工作队员龚亮对杨澜说:“你再看他的‘启富’菜园,铺了石板路,装上竹围栏,打理得跟小花园一样。”
在杨坪村举办的新民风表彰大会上,杨启富家被评选为“最美庭院”。他在城里也有一套住房,原本是计划进城养老的。
“房子改好了,路修好了,村里环境跟公园一样,我决定在村里养老,不去城里住了。”杨启富对龚亮说。
杨启航介绍,该村通过“政府补一点、群众出一点、帮扶单位补一点”的办法,统筹推进宜居示范农房改造,每改造一户补助1.5万元,其余部分群众自筹,包联该村的紫阳县政府办将拿出部分资金补助经济条件不太宽裕的家庭。
坪塬社区坚持规划先行,整体推进,将8个村整体纳入人居环境示范带,常态化开展“扫干净、摆整齐、清污淤、改旱厕、除杂草”专项行动,积极参与实施“两拆、三清、四改、五化”工程。去年以来全社区累计实施宜居示范农房改造提升480户、改厕320户,清理乱搭乱建45处,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改善。
9月13日,在杨坪村看到,黄豆果荚饱满,叶子正由绿转黄,即将迎来丰收。
杨启航对杨澜说:“黄豆是和水果玉米套种的,一共1086亩。这片土地由杨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经营,冬季将全部种上油菜。我们坚持高标准规划,让农业成为一道景观,实现一年两收,提高了土地效益,今年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综合收入有望突破100万元。连片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带,通过创意创新为传统农业耕作赋能。”
9月17日,在“锦荷雅居”农家乐,几名游客倚着栏杆欣赏百亩荷塘景色。看到杨坪村里环境越来越美、游客越来越多,女青年杨德菊萌生了新的创业想法,去年上半年,她在改革村四组租下这座占地千余平方的院子,开办了这家以“荷”为名的农家乐。这里环境好,菜品有特色,开业以来生意一直不错。
乔家大院农家乐掩映在一片竹林里,山水田园与人文之美相得益彰。
农家乐负责人常洪萍对杨澜说:“我的农家乐已经5年了,生意一直不错,最高一天接待过800多人就餐。我们坚持不断更新菜品,不断升级改造就餐环境,有的客人吃完饭到百亩荷塘、千亩茶海逛逛,就想住下来,农家乐又改造了12间住房。
近年来,紧扣农文旅融合,培优扶强乔家大院、龙泉山庄等多家农家乐,发展种养、美食、休闲体验、家庭民宿等业态的庭院经济120家,将传统美食打造为彰显紫阳味道的美食品牌。”
“百善孝为先,万事义为重。孝义值千金,孝义如黄金。”在孝义文化墙上这两句话最为醒目。杨坪村利用公路沿线的空地、挡坎,建成“孝”义文化长廊,以此凝聚乡愁,感召乡情,重塑新时代文明乡风。
常红萍说:“我们的村支书杨启航就是践行孝义文化的典范。”
村连续五年举办集体升学礼,其中三年都是杨启航自掏腰包给大学新生发奖学金、买纪念品;村上有380亩的土地流出治理任务,杨启航个人垫子20多万元。他把杨坪村当做自己的家一样用心,他的主张群众都积极响应,村两委也形成了‘说了算、定了干’的工作氛围。”
在杨坪村的孝义善举榜上,还有一个个扶贫济困、见义勇为、自强自立的孝义典型。村支部书记杨启航说:“我们要不断发掘孝义故事,通过文化墙、群众会等形式弘扬新风正气。
凡是在黄金村实施的项目,我们镇党委政府都非常放心。孝义善举凝正气。风气正了,才能激发和美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凝聚广泛合力。”
党员成为乡村振兴带头人,几位村民正在大棚里采摘水果西红柿。水果西红柿的产量很高,他们卖得也很快,当天采摘的,就能在富硒农产品交易中心销售完。
白马镇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书记“头雁效应”,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行动优势。杨坪村党支部与14个村党支部开展联建,将镇14个村的30多种农产品都将入驻富硒农产品交易中心,由杨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代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