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朱红与儿子和儿媳妇等人先行离开。
陈浩与妻子、儿子和儿媳分别以后,与李凤霞、毛翠萍、阿兰等人驾车离开桃花坳,不日来到长城脚下。仲夏时节,层峦耸翠,明长城犹如巨龙在“绿海”间蜿蜒。
沿着长城脚下的山谷小路一直向南行驶,便来到青山环抱的石峡村。抬头远望,山脊处可见长城逶迤;环视乡间,处处可见的长城元素图饰,展示着这个小山村与长城的特殊情缘。
石峡村位于青石峡谷之内,青色岩石主要是石灰岩。石灰岩在地壳中分布广泛,通常呈现出灰色或灰白色,是一种分布广泛的沉积岩,主要由碳酸钙组成,吸水率低,弯曲强度高,光泽度适中,密度约为2800kg/m³。
石灰岩在海底形成,属于沉积岩类,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及粘土、氧化硅、氧化镁等。随着岩石埋深条件的不同和其它杂质如铜、铁、锰、镍等金属氧化物的混入,形成多种色彩,包括青石板,其主要成分也是石灰石。
此外,青石还可以指青色花岗岩,但这种区分并不常见。在古代,青色的岩石通常都被统称为青石,这种说法一直沿用到现代建筑材料中。青石在古代作为建筑材料使用,因其无污染、无辐射的特性,在现代家庭装修中也被视为一种绿色产品。青石表面一般通过劈制而成,很少经过打磨,外观古朴自然,常用于室内装饰中的局部墙面装潢,因其返璞归真的装潢效果颇受欢迎。
城墙破破烂烂,遍地都是杂草和垃圾,有些段落如果不说,根本看不出是长城。
村支书石昌兴深情地对陈浩说:“这敌楼、垛口,都是我小时候玩的地方。‘长城情’与生俱来,但一度这里的情景曾令人痛心无比,不少城砖都被附近的村民拆走拿回家盖房子了。这是老祖宗留下的遗产,不能毁在咱们手里啊。
老书记凭着一股执拗劲开始保护长城,来回一趟三四十里,有时上午巡查完,下午不放心还要再走一趟。看到有人拆砖挪用、私刻乱画、露营野餐、乱扔垃圾,他都毫不迟疑上前制止。在村里他也没闲着,看到谁家院墙上有长城砖,就苦口婆心地劝说上交,实在不行就自己掏钱买水泥和人家换。
1984年‘爱我中华、修我长城’活动让不少村民受到触动。全国人民捐钱修长城,咱们要是还破坏家门口的长城,哪有颜面见人,越来越多的村民把家里的城砖交了回来,有空还和老书记一起到长城上巡视。《长城保护条例》正式施行,老书记的底气更足了,在他的号召下,石峡村长城特别保护小组成立,六百余人的村子,参与长城保护的近百人。十多年来,人员几经变化,对长城的守护依然初心不改。
随着年岁增大,本该颐养天年的老书记,还是惦记着长城保护。”
村主任刘红岩说:“我们村首批8名长城保护员一旦发现墙体有变化,他们立刻拍照上传,请后方的研究人员查看是否有安全隐患。如今的长城保护,不只依靠村民自觉,还有专业保护团队和先进技术设备为长城‘精准诊疗’。
现在我们村保护区域目前拥有无人机文物巡控平台和智慧景区管理平台,未来还将实现区域内流程协同、数据分析等技术升级。”
石峡村明代建村,曾为居庸北部战略要地。由于地处深山交通不便,村里发展困难重重。
现在的石峡村依旧贫穷,很多院墙都塌了,陈浩看中了这里的长城文化资源,想在村里搞餐饮民宿产业。破旧的院子一租就是20年,翻新改造、设计装修······
村民手里拿着租金自然高兴,但心里难免犯嘀咕:“花这么多钱租咱这‘破’房子,还往里搭钱,这个人到底图个啥?”
陈浩用实际行动为村民解惑,租下的各院落,被改造为“春居”、“幽夏”、“醉秋”、“冬隐”等不同主题的民宿,创立“星光长城”民宿品牌。李凤霞还把自家秘酱制手艺带到石峡村,融入村里数百年传统的“石烹宴”,打造特色美食品牌。依托独特的长城资源,“星光长城”名头逐渐打响。
身处风铃叮咚作响的山间古居,四目所及处处见长城,透过屋顶玻璃就能仰望星空······
陈浩说:“作为‘长城儿女’,既要保护好珍贵的长城资源,也要带领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
农闲时节,一些村民到“星光长城”打零工增加收入。越来越多游客慕名而来,乡亲们也开始尝试将自家院落改造成民宿。随着美丽乡村工程的持续深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现在的妇女主任韩媛媛有点忙,她一边要在“星光长城”做村史文化讲解员,一边还要经营着自家民宿,还顺带销售山茶等土特产。
韩媛媛说:“现在每逢节假日顾客盈门,一年能增收约5万元,日子越过越红火!如今,石峡村拥有21家民宿,未来,石峡村所在长城片区将成为集休闲农业、科普研学、乡野休闲、民宿度假、文化休闲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形成产业链完善、主体功能齐全、协同联动发展的文旅格局。
村史馆约四百平方米的空间里,两百多余件展品讲述着这座昔日长城关堡的历史渊源、农耕文化和饮食特色,让来到这里的人们以全新的视角认识长城。
石夯、门枕、城门匾额,练兵场、烧窑厂、古井等散落在村里的遗迹,依稀勾勒出数百年前的关隘样貌。随着长城文化研究逐步深入,更多尘封的历史记忆被唤醒。
去年在村北关,参与长城营造社活动的同学们搭建起一座古代城门的框架。这座抽象的城门与一旁的堡墙遗迹连接起来,再与山脊上的长城相对照,方圆五里内的长城防御体系便一目了然。
长城涵盖了军事防御、农业屯垦、商业贸易、文化礼俗、聚落建筑等多个系统。在长城脚下的古堡村落开展活动,可以让更多人了解长城内在的遗产价值,没想到咱这土里土气的老习俗,还这么有文化。”
从八九岁开始爬长城,对山上的野果、野菜如数家珍的石昌兴说:“我从小吃的‘火勺’、桲椤叶腌酸菜,也是几百年前长城工匠和将士们吃的食物。”
刘红岩说:“长城的伟大体现在‘砖石’之间,我们生长在长城脚下,感到非常骄傲。长城保护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新时代更需要青少年传承好长城文化、当好接班人。我们的长城极具代表性,春夏秋冬、四季皆景。坚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挖长城文化资源,擦亮这个‘金名片’。”
陈浩在石峡村过了一段时间,与李凤霞继续向大山里前进,在行进了两日之后,来到一个在一片郁郁葱葱的笼罩之下壮丽秀美的张家坳村。
这里虽然距离长城脚下的石峡村不到百公里,可是与石峡村有“天壤之别”,因为地势险峻,地理位置偏远且贫瘠,村民们的生活条件极为艰苦,甚至因为挑水担粮而摔死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个仅有181户645人的村子,其中有38个单身汉,年龄在26到60岁之间。
坐落在大山深处的张家坳村,光棍抱团大抵逃不脱一个“穷”字,而牛儿山村偏远贫瘠到村民们想喝口水都得费一两个时辰去上山去挑水,因挑水担粮而摔死者不只一两人,甚至有村民在赶猪去镇上卖时,连猪儿都半途跌落悬崖摔死。
阿兰问陈浩:“他们为何不走出大山,去到外面的世界为更好的生活和幸福婚姻打拼呢?”
陈浩说:“答案很简单却异常沉重,这些条光棍的背后,几乎都有着一段震撼人心的‘孝’史。”
张家坳村位于牛山镇最西端,距离镇上约三十里,称镇里是工作人员勘测、核实后反馈来的最新信息,因前一场突如其来的雨而且,只有越野车可以前往。从牛山镇出发,通往张家庄村的三十里的山路“藏”在崇山峻岭之中,一边是峭壁,另一边是深渊,路面崎岖不平。
房车行约两个小时,山口一道山梁横亘于山路之间,山梁的坡度很大,镇长王雅琴不知道房车能不能上去。
王雅琴问阿兰:“阿兰小姐,咱们的车能不能开过山口山梁?”
阿兰看了看路说:“能够爬上去。”
张家坳村就在山凹中的北面阳坡上,从高处向下俯瞰,已依稀可见冒着炊烟的老石屋。下山之路更不好走,阿兰驾驶着房车,如蜗牛般沿着蜿蜒的泥路缓缓下滑,等终于抵达牛儿山村村部,已是半个多小时以后。
得到消息的村支书张万春与村主任彭玉雷引着十多位村民在寒风中等待,一团篝火,在简陋的村部前坪烧得很旺。山里人的热情,随篝火一道扑面而来。
王雅琴对陈浩说:“陈总,张家坳大部分户姓张,只有彭、云2姓少数户,这个村子数百年传下一个不成文的‘同姓不婚、姑表不嫁、姨表不娶’规矩,一家有难百家帮,是个民风淳朴的村子。”
陈浩说:“这么好的村子,这么淳朴的乡民,我如果不能帮助他们摘掉‘穷帽子’,那我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无颜面对鲜红的党旗。”
王雅琴又对陈浩说:“中间是村支书张万春,左边的是村主任彭玉雷,右边女的是‘人美歌甜’妇女委员云香蓉。”
李凤霞看着云香蓉说:“好个秀美的媳妇。”
王雅琴对李凤霞说:“李总,云香蓉在我们县里是‘大名鼎鼎’,被誉为‘云顶灵燕’。”
张万青握住陈浩的手说:“欢迎您!”
彭玉雷对王雅琴等人说:“你们到办公室喝口水。”
王雅琴问彭玉雷:“姐夫,我姐都准备好了吗?”
彭玉雷说:“准备好了。”
众人进入办公室,办公室的炭火正旺,松香清新、淡雅而宜人的香气,就像是大自然的诗篇,富有韵律和节奏,让人沉醉其中,久久不能自拔。松香味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平静与安详,仿佛在感受大自然的呼吸,使人能够沉醉于这种神奇的香气之中。它既能带来一种宁静、安详的氛围,也能让人们感受到雪松的挺拔与高贵。
云香蓉先拿来香帕与众人净手,然后又端上香飘飘的红茶,还有红枣与花生。红茶并不是天然生长的,而是在本地绿茶的基础上制做成的。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发酵作用使茶叶中的成分产生化学反应,以水冲泡,不仅香气迎人,还呈现出特有的深红茶色,因此被人称为“红茶”。
王雅茜请众人“坐席”,彭玉雷说:“我至今‘记忆犹新’去王山头相亲,虽说两个村相邻,但全程的山路,都得靠一双脚来丈量。为能在白天见到王雅茜,鸡叫第一遍母亲就起床张罗早饭,我在寅时举着手电筒出发,翻山越岭,终于在下午天黑前到达王山头。
相亲过程却没有持续多久,王雅茜的唯一的一个条件就是要把弟弟妹妹送出大山,我让王维军去部队服役当兵,培养王雅琴成为我们镇少有的大学生,但这里太穷太偏了,遗憾的是王雅茜从没有走出过大山。”
王雅琴说:“我的父母亲早逝,在生存环境极恶劣的‘穷山沟’里,就连喝的水都要从山上挑,若没有劳力照拂,生存是异常艰难。明明坐在家中便可听见泉水潺潺,可要把水挑到家里,还得费上一两个时辰。村里人因挑水担粮摔死的,不是一两个。而至今,在村里也还没有医疗室。
姐姐与姐夫相亲一个月以后,姐姐就带着哥哥与我嫁到张家坳,当打工浪潮传入这个闭塞的小山村后,走出去,成了绝大多数年轻人改变自身命运的唯一机会。失去了,几乎就意味着一辈子待在这个穷山沟,姐夫让哥哥去当兵,他与姐姐如牛一样供我读书,这是我们唯一能够走出大山的机会。
最后,哥哥在县里成了家,我毕业后回到镇里做了秘书。我们兄妹俩是幸运的,姐姐便没有离开过张家坳。唯一的一次县城之行足以让她炫耀一辈子,因为村里的同龄人几乎没有离开村里。
两年前,我姐夫被村民推举为村主任,为让村干部们开阔眼界,他让BJ的战友组织了一次长城之旅。那次同去的还有村民们选出的‘十大孝子’。
我姐夫的战友送了一台二手背投彩电,山里信号极差,运气好时可以收到三四个台,放在村委办公室公共观看,村民们看一回《明星同乐会》可以乐呵好几天。”
张万青说:“我有过一段长达5年的恋情,可就在准备谈婚论嫁之际,因父亲突然中风偏瘫,只得告别女友回到山里。等女友按照留下的地址找过来时,居然在大山中迷了路。在侍奉病重父亲与挽留爱情之间,并无过多犹豫地选择了前者。她只在我这待了三天,三天后我送走了她,而她一路再也没有回过头。
二弟和三弟长大后,我亲手把他们送出了大山,家里有我,他们就放手在外面闯。不过,父亲最终死于荒野,让我至今都无法原谅自己。我父亲曾是这一片有名的猎人,哪怕中风后,依然恋恋不舍大山。等恢复到可以蹒跚行走后,他每天都会拄着拐杖,去到山里转悠。
因忙于生计,我不得不有放任父亲离开自己视线的时候。十年前的一个清冷冬日,我伺候父亲吃完中饭后,目送他如往常一般拄着拐杖出门。到了傍晚,父亲却没有如往常一般在家等待他。屋前屋后找了一圈,依然不见父亲人影,村民们闻讯赶来,打着火把上山帮忙寻找。
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在狗的狂叫声中,在一条被杂草覆盖的干涸山沟里,发现了仰面躺着身体已经僵硬的父亲。由于母亲早逝,为忏悔自己照料不周的过失,我决定为父亲守孝三年。在孝满已了无牵挂的我又迎来了走出大山的机会,可村里无人做村支书,我是党员,只能服务乡亲们。
今年已经是我任村支书的第七年,希望父亲的在天之灵得到告慰。男人讨不到老婆很正常,而讨到老婆却最终没能守住的情况,更不稀奇。”
云香蓉说:“张明军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短到与妻子真正在一起的时间只有3个月。他在涿县打工时,跟后来成为他妻子的李燕相识的,待李燕怀孕后,两人领取了结婚证。但生下孩子后,李燕只在村里待了百日就走了。
两年后,突然出现的李燕以‘性格不合’为由,向县人民法院起诉离婚,什么‘性格不合’呀,还不是因为家里太穷,无法承受生活压力,而张明军接受了这个事实。不过,张明军不愿意把责任全推给妻子李燕,那时候,他父亲刚瘫痪在床,孩子和老人都需要照顾。她一个女人家,确实压力太大,追求更好的生活也是可以理解的。
李燕走后,瘫痪的父亲,幼小的儿子,所有的担子都重重地压在了张明军肩上。为维持生计他在家养鸡喂猪,可由于交通不便,卖出去成了一个大难题。有年临近春节时,张明军赶着一头百多公斤重的猪去镇上卖。由于山路陡峭,猪在张明军的吆喝声中一阵慌乱,跌落悬崖当场摔死。眼看买年货的希望成了泡影,张明军欲哭无泪。而这,只是一家人艰难生活中的一个极小的缩影。
经济最拮据的时候,张明军都是靠着卖血给父亲买药的。牺牲自己来孝敬父母,在张明军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而现在,他面临着更揪心的困扰,那就是已经五岁的儿子张顺如何上学的问题。
村里的孩子上学都得到镇上寄宿,这样一来,太小的孩子便离不开家长陪读。这就对张明军造成了难题:必须在照顾儿子与照顾老父之间做出选择。
爷爷张贤周知道,孙子是家里唯一的希望,为让儿子能够安心照顾好孙子,他甚至想到了用自杀的方式来让儿子解脱。有一天,他挪到沟边自己栽了下去。幸好他及时发现,才没酿成悲剧。”
王雪琴说:“张仕科本不该被算作38条光棍中的一员,因为他今年只有26岁,且长相帅气。可他却被牛儿山村民视为了铁定的‘光棍接班人’,而且本人还基本表示接受。
这缘于张仕科异常贫困的家庭,八十多岁的奶奶行动不便;父母痴呆,连做饭之类的简单家务都干不了。一家人连三餐都难以保证,娶妻生子在张仕科自己看来,无异于一个奢望。
张仕科也有过外出打工挣钱的经历,在五年前,因当时家里唯一能干体力活的爷爷重病,他被召了回来。爷爷不久后去世,家里的担子全压在张仕科和弟弟张仕举身上。担心这个风雨飘摇的家把兄弟俩都拖死,张仕科安排弟弟出去打工。让张仕科失望的是,弟弟走出大山后就几乎很少回来了,可他并不埋怨,只要弟弟过得好就可以了。
最令张仕科愧疚的是,无论他如何努力甚至拼命,居然给不了父母和奶奶一日三餐的温饱。张仕科一家只有两亩不到的薄田,产出的粮食根本不够吃。为尽量让三位老人吃饱饭,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居然隔三差五地去山上找野果子吃,真的是没有办法。”
张万青说:“考虑到他家的特殊情况,张仕科成了全村目前唯一被破例允许‘打猎’的人,随身的两只猎狗由全村人共同喂养。靠下套,运气好时抓只把野味去镇上换点油盐,给奶奶买点肉。但现在的野味越来越少,张仕科经常失望而归。
因拿不出钱,张仕科也是村里唯一没有加入农村低保的人。但奶奶和父母入低保的钱,他每年想方设法也要凑齐。眼见寒冬已经到了,年关也即将来临,可自己连为奶奶和父母各买双御寒的鞋都办不到,让张仕科心焦如焚。”
李凤霞问王雪琴:“这么多人,真是因为‘孝’而走不出去还是甘于贫穷不愿走出去?”
王雪琴激动的抓住68岁的云功亮满是老茧的手,在李凤霞眼前摇晃:“好吃懒做,会有这样一双手吗?他们勤劳,也有智慧。如果不是因为孝,只为了自己是绝不用留在这里受穷的。代代相承的孝道,让这些男子留了下来,在恶劣的生存环境里竭尽所能地为年迈的父母挡风遮雨。也因为孝心,让很多孝子牺牲了个人的婚姻幸福。尽管他们自己无怨无悔,可却不免担心:当父母百年后,他们孤寂的身心谁来慰藉?
好在,国家政策始终在关注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我们县虽是国家级贫困县,但有限的资源已向张家坳村这样极度贫穷的村子倾斜。如今村里有三分之一的家庭被纳入当地低保,有三分之一的房子被纳入危房改造范围,大病救助的范围也在加大。当然,要帮助更多家庭摆脱贫困,还有待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共同助力。
虽然张家坳是全县最穷的村之一,但是旅游资源和养殖都有优势,导致村民生存艰难的关键在于路不通。等路修好了,村民的收入将随之提高,娶媳妇也就应该没这么难了。”
陈浩对王雪琴说:“虽然县里的‘通达通畅工程’业已启动,但是张家坳人们等不起,近日我就要为村民们修桥铺路。”
王雪琴说:“好,一切手续我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