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通大桥通车以后,陈浩、李凤霞、齐芳等人离开苦水镇,这次他们没有驾驶“地球漫游者”越野房车,而是驾驶由MAZ543底盘重金打造的A型防弹房车,该车在搭载30吨的前提下还实现了极佳的越野能力。采用了8x8的4轴全驱底盘,令长13.36米的车转向却不会显得过于迟钝。
作为柴油机动力多轴越野车辆的集大成之作,改进过后543的底盘和悬挂系统,以达成涉水高度为一多米的伟大成就,极为强悍的钢制大梁和粗壮的悬挂组件,能让房车“不费吹之力”地爬上一座小山、踩下一块石头、碾压一辆暴民的渣渣小轿车。车身周围的四个千斤顶,毛式暴力的味道浓厚得无以复加。
相信在其13.36x2.95x4.19米傲人尺寸、空车27吨的数据形成的巨大压迫感下,相信已经没人敢在它面前“搞事”了。
这辆车虽然看上去十分像用作休息的房车,但它最大的作用却是办公,出行必然有多个保卫人员随行,务必保障主人的生命安全,由于这辆车的配置都设计得十分完美,防弹等完全是可以的,因此大可放心在此处理事务。
车身采用防弹板加钛合金龙骨,XPS保温层,在旅途中带来非常棒的保温感。左右两侧后视镜均配备电加热功能,确保雨雪天气下的行车安全。车侧还配备了遮阳棚、注水口、充电口等常规设施,以及铝合金工具箱和柴油灶的集成设计,为户外烹饪提供了极大便利。
该防弹房车没有走的Turbine的机械传动道路,而是将GTD-1250燃气轮机直接驱动一台大功率发电机,并将电能直接传送到8台轮毂电机里驱动车辆,理念明显借鉴了普通内燃机车的柴-电传动系统,同时与当代增程式电动车耗完电池后的能量流向有异曲同工之妙。
车速即可轻松达到100km/h以上,满足长途旅行的动力需求。同时,车辆还符合最新的国六排放标准,环保节能。
进入车内,内饰设计以橡木色和米白色为主色调,营造出温馨雅致的生活氛围。顶部明亮暖色调的照明进一步提升了车内的明亮度和透净感。车厢与驾驶室之间采用非贯通设计,有效隔绝发动机噪音和震动,为乘客提供平稳安静的车厢环境。
会客区采用对座式卡座设计,中间配备可折叠餐桌,满足八人同时用餐或娱乐的需求。座椅填充饱满,久坐不累。顶部设有吊柜和5P变频空调,提供充足的储物空间和理想的温控环境。大窗户设计保证了良好的通风和采光,让乘客在旅途中也能享受舒适的环境。
厨房区采用伸缩型布局,料理台配备电磁炉和洗菜池,满足基本的烹饪需求。台面下方设有储物格方便收纳厨房用具。厨房区还配备充电口,支持多种电器同时使用。此外,厨房区采用软质推拉帘与生活区进行分隔,既保证了区域的独立性,又便于与户外厨房互动使用。
床铺下方设有收纳空间,床铺上方还设计了大容量储物吊柜,方便存放被褥和衣物。卫生间采用隐藏式设计,内部配备一体化大理石洗手台、独立卫浴系统、储物柜、换气扇、马桶以及化妆镜等设施。空间布局合理,使用方便,为乘客提供舒适的淋浴洗漱环境。
在水电配置方面,房车配备了5000L清水箱、2000L灰水箱,满足长途旅行的用水需求。电路系统方面,搭载了并网双发的电路系统、双发电机、10000Ah锂电池和20kw太阳能电池板等,确保在户外连续多天的驻车场景下也能拥有充足的电力供应。
此外还配备了30kw充电逆变一体机、100kw燃油暖风热水系统等设备,造价约两千万元。房车在外观设计和内饰布局上都从以人为本角度去考虑,让房车在长途旅行中变得更加实用,解决了旅行生活中一些小问题带来的不便。
该车引以为傲的是有万升储备燃油箱,能够为车载全地形车与山地摩托车加油,可以确保在极地环境中让12人是生活5周以上。
驻村扶贫由毛翠萍等人去实施,陈浩对李凤霞说:“我们进疆,去雅克坎特。”
李凤霞说:“我想到内蒙古草原去,但是那里没有青山绿水;我还是去黄土高原吧。”
陈浩说:“行,我们去黄土高原最贫穷的地方。”
齐芳答道:“是,陈总。”
李凤霞说:“在黄土高原的山沟沟里,与自然搏斗仍然是人们沿袭至今的最基本‘生存法则’。没有人会认为这是一片适宜居住的土地,有走不尽的蜿蜒沟壑,有走不尽的荒凉大山,有走不尽的尘土滚滚的公路,汇集成就了大西北的主色调。虽窑洞院子冬暖夏凉,像天然空调。但由于地势较高,且长期干旱缺水,靠天吃饭,村民在自己家院子多掏几口水窖。那里山大沟深无法用耕种机,还是最古老耕种方式。”
黄河边的洞沟村,是整个黄河流域“几”字型脉络最末拐角上的一个点。虽然有着十几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可耕地却占不到全部面积的9%,而这其中,平地面积仅占全部耕地的20%。居住条件显然是让位于生存的,鲜有平地的山区,村附近的大面积平地都成了种植果园。巴掌大小的村由几条小沟冲刷而成,简单的土道,四周绵延的黄土坡上,顶端种地,下面建窑洞住人。
东沟村两百多户人家沿着一条早已干涸的水沟居住,所谓水沟是挖在两座黄土丘陵之间的十几米宽度的谷底。公路就沿着已经存在的水沟建成,村民把窑洞打在紧挨公路的两边山壁上。祖祖辈辈在黄土地上生息的当地人并不熟知黄土可能带来的危险。
25年前5月初,49岁从未出过远门石国森他第一次去邻近的乡宁县打工,乡宁的煤矿开采早,在当地已经小有规模,务工机会肯定比本县多。史国森家的六孔土窑十年前建成。村民建窑,按照一户最多三孔的指标,各家选好位置后,由生产大队来划分。史家老人已经去世,留下三孔窑,加上史国森自家的三孔,一共8口人守着10亩地过日子。收成好的时候,一年下来有个1000来块的收入,黄土地贫瘠,小麦只能种一季。但是17岁的女儿石晓翠在临汾幼师读书,钱总是不够用。
大儿子、二儿子家几口人也都在打工谋生路,史国森弟弟石国林一家两天前出门打工时,也看了看窑洞,没有任何不一样。
今年开春后雨水一直少,往年应该长到两尺高的小麦如今只有一尺的样子,5月19日夜里下起小雨,小雨也是福分。等有人开始感觉到异样时,灾难已经近在咫尺。山里人夜间没什么娱乐,早早家家户户都已熄灯睡觉了。
4岁的史晓天突然哭醒了,推醒妈妈沈彦梅嚷着要撒尿。27岁沈燕梅刚一拉电灯,看见炕上有脱落的白灰皮,抬头往上望,窑顶一道裂缝,还不停地有白灰皮往下掉。沈燕梅的第一反应是,自家的窑洞要塌了!根本没有想到会是整座山的塌方,慌乱中的沈燕梅连衣服都来不及穿,跑出去伸手不见五指。她叫醒院子里5户22口人,大家拼命往对面山坡有灯光的地方跑。
史晓天家所住的土窑在半山坡,离门口的大路不远。一堆人刚跑过公路,听到身后一声巨响,像一阵飓风吹过,又像“猛虎下山”了,地面都有震动。跑在最后面的十多岁石晓妹回头一看,身后黄土像瀑布一样从高处泻下来,土窑外面的砖块砸下来,大片大片的土块往下压。一瞬间,整座山都倾下来,黄土已经埋到了石晓妹的屁股后。受了惊吓的她几天后回忆起这个情景,仍旧害怕。
事后邻居们一直议论着,这段经历在口口相传中渐渐神奇起来,有人说这家人平时特别善良,连蚂蚁都不踩死,所以福大命大;也有人说是孩子的名字取得好,“史晓天”,能知晓天上即将发生的事情。
数万余方土顷刻塌陷,堆出了另一座高80米、长度250米的土丘,大路被封死。对面山坡上的人家同时受到强烈冲击。36岁的刘占川一家住在向阳的土坡上,由于修公路时抬高了路面,他家8多年前建的5孔土窑比公路还低一米。被塌山的巨响震醒后,34岁的穆兰英从炕上惊坐起,她叫醒身边的刘占川找手电,六站穿找到手电借着亮光一看,一丈高的窑洞几乎被黄土封住,只剩下天窗的一个出口。倾泻而至的黄土冲开了门窗,在屋子里堆成了一个斜坡。
隔壁的弟弟刘长川第一反应也以为是自家的窑塌了,在黄土高原上生活的人有个经验,塌窑洞不塌后面,越往窑洞深处跑越安全。他拉着怀孕的老婆和5岁的女儿跑到10米深的窑洞后部,突然意识到,万一窑洞被封,可能很快把里边的氧气耗完,又赶快往门外跑。
刘占川十几岁的大儿子刘东升急着跑出去,用拳头打碎天窗玻璃,脚刚一沾地,被地上冒着火花的电线电个正着,但是一家子人也不觉得疼痛,先后从天窗里爬了出去,在虚土里踩一脚陷一脚往县城的方向跑去。
而在县煤炭运销公司上班的史智明一小时后闻讯赶来时,家的方位已经变成一座大土山,全是黄土,根本分不清东南西北,他一家人埋在了黄土正下方。史智明一家在水洞沟村可算是经济条件最好的,母亲窦金莲十几年前就做起了苹果生意,大儿子当老板跑运输,两个媳妇都在镇医院上班,是有工作的人。在吉县,家庭经济的好坏程度直接反映在住所上。史智明一家在山脚靠近公路仅一米的地方,新建了石窑。石窑比土窑结实,离公路近,也方便。
等待着救援队挖掘消息时,史智明坚信自家的石头窑没有坍塌,很可能只是被黄土掩埋了。他努力回忆着窑里每一个适宜存活的细节,嫂子和媳妇都是医院的人,懂得基本的自救方法。他家的窑每两间连成一个套间,有几十平方米,空气够用两三天,每个大缸储存着四大桶水,饼、面、馍应该够吃。随着救援工作到了第五天,史智明终于救出家人。
在人们的记忆里,这样大规模的塌方事件还是头一次。前两年槐子沟有一座土窑塌了,可是发现及时的一家人事先转移出来了。从国土资源部和省地质环境监测中心赶来的专家分析说,这是一起典型的黄土高坡自然崩塌严重的地质灾害。一起偶然的地质灾害,从科学上来说有难以避免之意,对还要继续生活下去的老百姓来说,这或许是个让人容易接受的消息。没有更富裕的经济让他们搬迁到更好的地方去。
恶劣的自然条件严重威胁和制约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发展,黄塬县城不通铁路,没有水路,距离所隶属的市百公里的砂石公路,汽车要绕着数道山梁走上半天。稍微下点小雨,山里就起雾,最浓处能见度不足两丈。
经过长途跋涉,陈浩等人来到吕梁山脉的南端的东沟村,在“地窝子”办公室见到村支书石晓天与村主任刘东升。
地窝子这种从新石器时代流传下来的居室,往往建在黄土层较厚的山坡或沟岸上,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洞沟村继承了这种古老的居住方式,在黄土坡上先挖出一定深度的地穴,然后在地穴四周边缘上用土坯垒起矮墙,使之高出地面,再以桁条,木椽搭顶,复以柴草,在柴草上糊以泥巴,防止漏水。这种居室建筑极其廉价,是远古人类居住方式的最佳选择。
我国北方地区群众习称其为“地窝子”、“地窨子”。它产生于生产力极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伴随着人类存在了数千年,囿于地理因素的影响,东沟村不敢再住窑洞,只能在平地建造地窝子居住,这里的老百姓“靠天吃饭”是无奈的事实。
虽然东沟村有着黄河文明,但属于黄土高原的干旱地区,是国家级贫困县的穷村。这里很多人几乎没有肉吃,有时候连肚子都填不饱,他们最大愿望就是能走出去打工,而老人继续留下来过着贫困生活。
石晓天家六七口人只有半桶油,沈燕梅与儿媳妇杨莲花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招待陈浩等人,这些东西几乎是他们家一个季度的“细粮”。
石晓天与刘东升陪着陈浩喝酒,李凤霞会意地离开回到车上,不一会与齐芳二人拎着两桶“鲁花”花生油,方便面与火腿肠等东西来到石晓天家的“地窝子”,沈燕梅与杨莲花面对这些东西不知所措。
李凤霞说:“我们不能白吃你们的,这些东西就顶我们的伙食费。”
沈燕梅说:“恰儿(客人),这使不得。”
“要不明儿个我们就没法来了。”李凤霞说。
“那先寄存在这里。”沈燕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