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田雨的临产期到了,杜晓晴送嫂子去县人民医院待产,以前没有出村的大路,困牛村里的妇女都是在自家炕头上生孩子,仿佛是在过“鬼门关”。田雨能够去医院孩子,全村人都羡慕、也骄傲,更为这开天辟地在医院诞生的第一个婴儿祈福。

杜长柱请陈浩为儿子取名,陈浩想了想说:“村里有了出村的‘大道’,将来会有更多的孩子在医院安全降生,这个孩子是隧道通车后出生的第一个‘幸运’孩子,就叫‘杜有道’吧,不仅可以纪念村民们竭力修通隧道,也预示困牛村和这个孩子以后致富有道、报国有道。”

“好,就让他长大以后报效国家。”杜长柱高兴地说。

陈浩看着粉嘟嘟的婴孩说:“我与‘有道’这个孩子有缘,决定送他一个礼物,这个礼物不仅可以让他健康幸福地成长,还可以让他免费上大学。”

“陈总,是什么礼物?”安景斌问陈浩。

陈浩朗声说:“是‘爱心成长基金’,这个基金全程通过整合企业、机构、爱心人士等资源,从儿童的生活、学习、健康、安全等方面帮助儿童健康幸福成长,为孩子营造一个美好的成长环境。”

“谢谢!谢谢陈叔公!”杜长柱与田雨激动地说。

困牛村户户添丁进口,平整宽阔的道路环村铺就,青瓦白墙的小楼依山而建,古雅的游廊蜿蜒于水岸旁······看着眼前的景象,很难相信这里曾是一个深度贫困村。

村民史可行说道:“我们村比较偏,山多地又少,根本种不出什么作物。”

安景斌说:“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我们通过‘整合资源、导入资源’,推进村屯路网建设,提升村容风貌,以葫芦湖为契机,依托自然景观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

葫芦湖景区建成后,村民通过景区门票收益分红、开展旅游经营、在景区务工等,人均收入得到了大幅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二十多万元,乡村旅游促振兴的效益日益明显。看着来往游客愈来越多,在“家门口”吃“旅游饭”的困牛村民们欣喜不已。

泛舟于葫芦湖上,湖光潋滟,山色青葱。过去,村民的眼中的阻碍他们脱贫致富的一方石山枯水,如今成为各方游客争相打卡的‘诗和远方’。”

韦立新是村里率先经营民宿的人,他告诉游客:“随着‘葫芦湖’的名气越来越大,基础设施也越来越好,八方的游客渐渐多了起来,村民们的思想观念也就转变了。有的在家门口摆摊、有的改造房子做民宿、做餐馆,都有不错的收益。而困牛村的旅游业刚起步时,很多村民都不敢相信自己生活的地方能成为景点。”

史可行在葫芦湖景区开游船,他的妻子劳荣美也同在景区内工作,夫妻两人一年大概能获得四万多元的收入。从前在外做零工,家里老人小孩都没法照顾,现在在村里上班,工资很稳定,还能照顾家里,比以前好多了。

村民们贫苦记忆里的“猪笼洞”,如今成为了艰苦奋斗教学基地,很多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学生来到此接受艰苦奋斗教育。在体验攀爬“猪笼洞”后,他们难想象这里的村民们从前过着怎样艰难的生活,这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了脱贫攻坚工作在基层的成效,同时他们也真切看到了这里的人们生活在越变越好。

“猪笼洞”如今成为艰苦奋斗教育基地。下一步,困牛村将继续依托葫芦湖旅游资源,丰富乡村旅游业态,采取“党支部引导、驿站+农户”的模式,拓展旅游民宿、旅游超市、特色产品车间等经营项目,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创业就业。

安景斌说:“我们现在要做的是练好‘内功’,把产业基础给做好,随着经济稳定旅游回暖,我们村里的产业将得到更好的发展,村集体和村民的经济收入也会得到提升。”

看着困牛村内的古建筑、石桥和小河等景观,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智慧的村民形成财富的快速积累,一些有头脑的村民,依托独特的地理环境从事林下养殖、药材种植。随着手中财富的增长,家境殷实的村民开始不断改善居住环境,从而形成了青瓦白墙的小楼依山而建,古雅的游廊蜿蜒于水岸旁的景象。

困牛村里随便一栋石楼,随处的一座石桥,都可能建于明末清初,至今大多已有上百年甚至几百年历史。石楼多为两到三层,最初沿葫芦山塘而建,后来向高处延伸,建筑材料采用附近山上就地取材的青石和褐石,建筑模式多采用中式传统四合院布局。配上随处可见的石碾、石磨、古石桥,古老的街巷让人生出此心安处是吾乡,超然世外物我两忘的沉醉之感。

如果仔细观察,不难发现韦立新的家不亚于现在的连栋别墅。四栋相连自成一体,宛如一套豪华院墅。虽然难掩岁月沧桑的痕迹,但仍可以隐隐读懂它们当年的奢华和豪气。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种用附近山石建造的民居,其检验工艺非常考究。尤其是连区成片的石头古民居跃然眼前,不禁让人一次次赞叹其实用性和观赏性。

明清时期建成的石屋石楼,墙体厚重非常坚固耐用,门窗造型实用美观,加上硬山墙上方开有通风口,保证了木质梁架和室内空气保持在了相对干燥的环境。所以动辄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石头民居外观如初,内部完好,至今仍在使用。

这个隐于群山环绕之中、溪水潺潺之侧的古老村落。鳞次栉比的石楼是它的容颜,山清水秀是它的名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它的内涵。这里的夏日非常凉爽,空气特别清新,这样的村落会不会被“文明”污染?陈浩深深地担心。

李凤霞知道陈浩的心思,宽慰陈浩说:“这个‘世外桃源’我们没有破坏它,只是为它与外界做了一个通道,如果他们守不住初心,被文明中并生的细菌污染,那是他们被历史淘汰,不是你我的错。”

陈浩说:“我之所以用‘预铸房’作为民房,就是为村民们留住那山那水那乡愁。整合村中古民居资源,利用周围群山环绕、绿水潺潺的环境,开发民宿和旅游。但愿当我再来这里,还能看到一个充满诗意的村落,看到乡村振兴中正在崛起的村庄。”

“我们驿站什么时候撤?”李凤霞问陈浩。

陈浩说:“等村里来了老师以后就撤。”

“我们什么时候离开?”李凤霞又问陈浩。

陈浩说:“现在就走,不带走村里的一草一木。”

“走,我们去梁燕妮家。”李凤霞说。

“好,现在就走。”陈浩说。

陈浩安排好一切,在梁燕妮的指引下,奔波了三四天才到大山深处的梁家寨。梁燕妮家所住的地方在半山腰上,周围稀稀拉拉住着几十户人家。村里交通闭塞,人们说的大多都是土话。

梁燕妮的父母知道女儿回来,早早就准备了饭菜。

陈浩一进门就看见一个穿着旧军装的独臂人,梁燕妮对陈浩说:“陈总,这是我爸爸。”

“你好!”陈浩伸出左手说。

“你们好!”独臂人梁思成握住陈浩的手说。

“李总,请坐!”梁燕妮的母亲朱秀娥微笑着说。

“谢谢!”李凤霞说。

坐下的李凤霞四下打量了一下梁燕妮的家,确实一贫如洗。几件破旧的家具,桌子上精心准备的饭菜都看得出来没多少油荤。

饭桌上,梁思成说:“陈总,粗茶淡饭不成敬意。”

陈浩说:“梁书记,凉水烧开了就事情,不必客套,谈谈村里的情况吧。”

梁思成说:“我们梁家寨296户1036人家,祖上大部分都是以前逃避战乱而搬到山上的,一直过着避世的生活,现在国家已经帮山上的人在山下建了房子,但一些人不适应而搬回这里,最大的不适应就是文化程度低,无法赚钱,只能回到山上种田、养羊养鸡,过着自给自足但贫穷的日子。”

“村里有多少耕地面积?”陈浩问梁思成。

梁思成说:“虽然村面积有9600亩,但是能够种植庄稼的不足千亩,而且是靠天吃饭。”

“村集体有什么收入?”陈浩再问梁思成。

梁思成说:“只有一个石塘,每年的‘微薄’收入还不够救济村里的困难户的,现在连漏雨的村委办公室都没有钱修。”

陈浩递给梁思成烟,并帮助他点上火问:“山道大部分都是接近70度的坡,村民们运送粮食和化肥怎么办?”

梁思成吐出一口烟雾说:“只能通过扶梯从山谷里背着进出,村民们苦啊!”

陈浩说:“虽然梁燕妮给我介绍过山里的情况,但是没有想到条件会如此艰苦。”

“我听说贵集团有扶贫项目,能不能帮帮我们?”梁思成面带难色地问陈浩。

陈浩说:“我这次来就是‘驻村扶贫’的,您有什么想法不妨说来听听,咱们好共同制定一个适应村里的发展方案,少走冤枉路。”

梁思成顿时来了精神,他说:“一是修路,路通民心通;二是建设水坝,旱涝保丰收。”

“水从哪里来?”陈浩问梁思成。

梁思成说:“大家都对涓涓的山溪习以为常,但是它的来历却少有人知晓。

落到山上的雨滴一部分顺着山势一路奔涌而去,成了地表径流水;而另一部分则渗透土壤以及沙层再成了地下水。不仅是山上有地下水,很多地方都有地下水。只不过,山上的地下水由于没有受到人为的污染,所以更干净。

进入地下的小雨滴,有的会向更深处渗透,也有的渗不动了,因为下面有不透水的岩层,于是就积存下来,越来越多。可以想象一下:有的时候,大山就像一个岩石做的大水瓶。如果这个大水瓶的某个地方破了个洞,水就会流出来,形成我们常见的山泉。

由于大山里的岩石大水瓶可能很大,所以山泉的流水会一直持续流淌很久很久。当然,也有的水瓶太小,流一段时间,如果没有补给,就断流了。”

“那在什么地方建坝合适?”陈浩又问梁思成。

梁思成说:“西南泉虽然流量不大,但是终年泉水不断,我测算过,年出水量30万立方米,加上地表水南沟流经的水超过两百万立方米,如果能够存住这些水,那么饮用和生产用水就无忧了。”

“路该怎么修?”陈浩再问梁思成。

梁思成说:“可以利用沟南的小桃花山修建跨沟天桥,这样车辆就能够上山了。”

“您是工程兵,这个工程交给你会怎么做?”陈浩又递了一支烟给梁思成问。

梁思成接过烟说:“您等一下,我把设计的效果图拿来一看,您就会一目了然。”

“好,我看看您的大作。”陈浩说。

梁思成拿来效果图,山梁上峰峦叠翠,梯田里禾绿谷沉,跨越山谷的天桥直通梁家寨,桃花山上的公园里繁花似锦,山下的公路两侧绿树成荫。

陈浩阅览后很是震惊,也很佩服梁思成,于是说:“梁书记,我祝你实现这个梦想。”

“谢谢!”梁思成激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