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红酒的女人,一般都与红酒一样品味、丝滑、时尚、美丽且高贵。把红酒比作女人,并非是没有道理的。新鲜出炉的酒,就好比年轻漂亮的姑娘,她的笑容,充满朝气,充满灵性,品一口,是清醇香甜,柔弱丝滑。
经过放置的陈酒,像中年女性成熟的背影,风韵十足,温文尔雅,却又扑朔迷离,渐行渐远;细细品味,只觉醇厚幽香,简直妙不可言。
那经过历史悠久的陈年佳酿,就像老年女性深邃的眼眸,尘封着多年的故事与沧桑,包含着一生的红尘与情缘,浓郁的醇香一开即散,无法阻挡。当女人遇上红酒,有一种情怀你永远不懂,那必定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愉悦与情感。
春雨、红酒、奉献、拼搏,正所谓“美酒饮教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不正是如此吗?
灯影中的雨丝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春天的细雨,下得温柔,下得缥缈,下出了无边的孤独中,一个安静的角落。雨暗淡了灯光,模糊了万物,增添了寂寥。雨诉诸视觉,更诉诸听觉,尤其是夜雨,尤其是依栏听雨。
写春雨之温柔静谧,首推杜甫的《春夜喜雨》为最妙。“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妙在这样的“好雨”,知时节而善利万物,故令人喜。雨的颜色,有时是看见的,有时是听见的。
雨的缓急疏密,人的喜怒哀乐,二者相遇时,雨便呈现出不同的色彩。白雨,灰色的雨,蓝色的雨,黑色的雨,或许还有彩虹色的雨······
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在春天植物萌发生长的时候。随着春风在夜里落下,无声滋润万物。天亮时看那润湿的花丛,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
雨本无好坏,有时候,它是最好的东西。因为这一场雨,下在万物萌发生长的春天,能够帮助辛勤劳作的农民在下一个收获的季节,有一个大丰收。然后他们可以过着平凡而富足的生活,在闲下来的时候,喝一杯小酒,和朋友聊一聊家长里短的小事,发现原来日子可以如此简单。没有争名逐利,没有勾心斗角,有的只是,春雨落下的时候,发自内心的喜悦与珍惜。
春风和雨,好像是分不开的东西。春风,因为雨而有了落下的温柔,雨,因为春风而有了远行的勇气。当雨乘着春风缓缓落下的时候,世间万物都有了不一样的光彩。成长本来是一件关于内心的事情,可是世间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雨,或许雨确实能够落进生活里,然后落进心里,落进生命无边无际的海洋里。
在下雨的时候,有的人会感到内心平静,因为不论生活起起落落,雨一直一滴一滴,连续不断地下,即使微不足道,但是如此坚定。于是,整个世界有了花的美丽,有了风的温柔。好像内心有了寄托,即使难过,不平,至少可以在下雨的日子里,体会走过漫长生命的美好。体会每一只鸟在大海上飞翔的力量。
下雨的时候,有的人会感到内心悲伤,因为下雨的日子,往往天气阴暗,没有阳光,每一滴雨都是冰冷的。于是,好像生命中所有的悲伤,走过了千山万水的漫长,人山人海的喧嚣,成为了留在心里的珍贵的宝藏。如果不是有情,就不会悲伤,如果不是情深,就不会将悲伤留在心里。
是雨的悲伤,让阳光过于刺眼的光芒变得平淡,然后,阳光才能照进普通人的生命。
是雨的悲伤,让柳絮多彩多姿的摇曳变得深刻,然后,人才能在这个繁华的世界里,发现属于自己的真正值得珍惜的东西。
天刚亮时看着那雨水润湿的花丛,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无数次的繁花盛开。
可是在这个普通的雨后清晨,谢丽丽看见学生们的眼睛,明亮的像遥远的火,映着这满城红艳的娇美,红得像血,在人的身体里流淌。她想,这场雨,让孩子们看到了大海淹没的世界,看到了繁花盛开的内心,看到了灯火闪烁的寂寞,所以在谢丽丽心里有一个承诺,她要在这场春雨里,找到世界的歌,找到生命的梦。很多故事里,人山人海,而她一直在孩子们心里。
植树节,谢丽丽与任娟带领学生们植树,看着新柏油路两侧的树苗,孩子们的如花笑靥,谢丽丽找到自己爱,她爱孩子们,孩子们也爱她。
教学楼竣工,谢丽丽与任娟两位老师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这个村办小学一共有124名学生,其中九成是留守儿童。在目前乡村振兴战略实践的过程中,乡村中的人财物不断地被城市吸走,乡村应该如何发展就是一个非常现实的相互矛盾的问题。
留在乡村中小学的学生都是家庭经济能力比较差的,经济能力比较强的都去了教育资源更优质的县城。这就造成乡村中小学的教育的竞争力非常差,差的生源,老师能力再强也是枉然。想法设法解决留守儿童的监管问题,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加强学校领导班子的工作能力,提高凝聚力等问题值得研讨。
农村学校师资相对于城里比较差,教研和科研跟不上,硬件设施也和城里没法比,从而导致农村学校教学成绩和升学率一年不如一年,这样就导致了恶性循环,学生人数越来越少。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惯性,乡村的中小学也许真的要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它也许会以另一种形式回归。
近几年,当地在探索乡村教育改革,希望以生活美育课程为驱动。老师们相信,相比刷题孩子们的生命状态更重要,他们也希望被村庄滋养的孩子能反哺村庄。
村小是中心小学下属的小学,它又包括两种,即“完全小学”和“不完全小学”。所谓“完全小学”就是指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皆齐全的学校;顾名思义,“不完全小学”就是年级并不完整的小学,又被称为“村学”,这类学校可能只有两三个年级或三四个年级。
当“不完全小学”的孩子孩子们到了自己学校“断层”的年级时,他们需要转到“完全小学”或是进入中心小学来继续就读,之后才有可能升到当地的初中。有的村子条件好一点,可以让学生顺利地一直将六年级全部上完,而更多的学校属于“不完全小学”。
有一些规模更小的学校,地理位置非常的偏僻,它们甚至不是在村子里而是在山里,这些学校可能只有十来个孩子,甚至都不到十个孩子。他们可能分属不同的年级,但都在同一个课堂上学习。比较小的教学点一般只有一位老师,无论是教语文、数学或是其他科目,都只有靠这一位老师,像这种的教学单位则被称为“教学点”,可见“教学点”就更“不完全”了。在记者走访的学校,有的教学点只有一块黑板,剩下的就只是课桌椅,甚至有些连课桌椅都不健全。
发展乡村教育,小规模学校怎么“办”?
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我国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一些深层次问题还亟待破解。
老教师郭明义说:“受城镇化等因素影响,一些地方农村学校生源大幅减少、城镇学校随迁子女不断增加,面临‘乡村空、城镇挤’的突出矛盾。”
任娟问郭明义:“如何立足城乡、区域差异实际,建立更加科学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实现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郭明义说:“必须科学布局乡村学校,以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为抓手,重视教师结构性失衡问题,提升信息化赋能乡村教育水平,强化‘在地化’制度支持体系,利用现有资源发展好乡村教育。
乡村地区学校学生减少一定程度上属正常现象,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这一背景下,乡村教育面临‘空心化’是正常的,城镇化进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空校’的速度,要关注学生城镇化速度是否与人口城镇化速度相匹配。需要警惕学校服务片区里还有一定数量的常住学龄儿童,却未设置学校,或学校已经没有学生了。
学生减少,乡村教育体量变小,反而有利于教育变革。现在很多乡村学校已经呈现出小校、小班的样态特征,这有利于乡村教育的精耕细作、因材施教,提升乡村教育教学质量。可以借用职业教育领域中吸引力的概念来思考乡村空校现象。学校缺少吸引力,学生身在校内心在校外,旷课、迟到、早退,教师不得不将大量精力用于劝返,对教育重视的家长想方设法让孩子离开乡村学校。”
“为什么部分乡村学校缺乏吸引力?”任娟又问郭明义。
郭明义说:“从微观看,课程设置不规范、教学方式保守、课外活动开展少、寄宿后勤服务方式粗放等都可能导致乡村学校不具吸引力。八成以上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分布在中西部,近70%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区。”
“这些小规模学校还有保留的必要吗?”任娟再问郭明义。
郭明义说:“乡村小规模学校作为教育系统的神经末梢,是经济、社会、文化资源均处于劣势的学生受教育权利的最后保障,保留并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关乎社会公平正义。
国务院多次发布相关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保留并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完善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机制和管理办法;再次强调保留并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可从几个方面综合判断:看地区的人口可持续性趋势,几年内是否有生源;是否与该地产业布局相适应;乡村学校本身的历史渊源和教学质量;学校对地区文化的传承价值等等。
目前,已有多省市出台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办学规范,明确了乡村小规模学校在校园校舍、教学装备、师资队伍、安全设施等方面的设立标准。
围绕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问题,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赵丹曾在西部多个省份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她发现,调研中的乡村小规模学校面临着生源危机与学校萎缩并存,教育资源配置水平低,课程设置与乡村社会脱离等问题。乡村小规模学校反映经费短缺的教师比例显著高于大规模学校,硬件有了,软件跟不上的情况也存在。例如西部大山里的一个教学点,配置了电脑,但老师不太会用,每个学期上机课只有2到3次。
一方面,要控制学校减少的速度,加强学校规模、学校布局和建设标准的研究,指导地方政府科学撤并;另一方面,要提高乡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要求保留并办好必要的乡村校点,满足乡村儿童就近入学。
除办好必要的小规模学校外,实现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关键。在盘活好现有教师资源的同时,因地制宜优化地方公费师范生项目,通过定向培养,形成青年教师补充力量的长效机制。要加强政策统筹,建立政策之间的通融协调机制,提升专项计划的政策红利。进一步加大投入,发挥乡村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后发优势’;关注硬件标准,更关注使用标准,提升教师数字化素养。
乡土是乡村教育的底色,底色是不应该丢的。如何与乡村社会更好地融合,获得在地化支持是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另一关键。将在地化纳入乡村学校发展评估维度;具体教学上,延展教育空间,让学生走进社区,走向田间地头;同时,开发融入乡土元素并且适合目标学生特征的乡土课程。”
谢丽丽问郭明义:“为什么现在的农村村小学逐渐减少甚至垮台了?”
郭明义说:“小学数量之所以下降如此之快,主要原因是城镇化地快速推进,农村地区生源不断减少,撤点并校的做法比较普遍。
还有一个现象就是人口减少势必会导致未来的农村小学发展状况进一步受到挤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儿童上学面临着困难。当越来越多的人涌进城市,除了给就业、经济发展、教育带来了挑战之外,那些留守农村的儿童,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现实挑战和上学困境。
由于城镇化地快速推进,不少农村小孩进城读书,这间接导致了农村地区小学的生源减少,一些地区不得已实行了小学和教学点的撤并,这导致学校和教学点的数量也快速下降。
幼儿园的关停潮,以及农村地区孩子的上学难,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一个教育体系上的分化,随着幼儿园的生源减少,这又势必会在未来三到五年开始冲击小学的生源,这对乡村小学来说,未来的生存状况越发堪忧。
由于农村的生源减少,学校不得不撤点并校,但与此同时,撤点并校也带来了不少的挑战,尤其是加剧了农村孩子读书难的现状。撤点并校增加了通勤距离,阻碍了学生人力资本的积累,也显著影响了其成年后的收入水平,这种影响对欠发达乡镇和低收入家庭的个体尤为显著。
农村地区读书的孩子成年后的收入水平,和城市地区读书的孩子成年后的收入水平相差巨大。过去我们通常会认为,农村地区的孩子和城市里的孩子,之所以会在成年后面临巨大的收入差距,主要原因是因为农村和城市之间的教学质量严重失衡,城市里的孩子能够得到更高的教学质量,见识更广阔的天地,因此成年后的收入也更高。
但现实情况告诉我们,决定两者成年后收入差距的,除了教学质量的高低之外,还存在着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通勤距离、生活质量、家庭压力等等,这些因素也会长期让农村地区的孩子面临自卑与性格缺陷等等。这大概率也会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主要社会结构,那就是分化。
落差感本质上源于分化,而分化的问题又和收入结构的分配密切相关,这或许也是未来我们所面临的最大危机。由于农村生源的减少,撤点并校就成为了几乎是唯一的选择。很多人认为这样可以采取更符合当今教育体系的小班制,但小班制的代价是更高的成本,考虑到许多乡村地区学校都更多依赖于补贴,因此小班制的实行,必然会面临成本的制约,教师工资的收入影响等等。
因而,对更多农村地区的孩子来说,剩下的选择其实并不多,要么是跟随父母到城市里上学,要么就是用更长的通勤时间,
但考虑到一些孩子的父母并无法前往城市务工,因此这部分少数群体剩下的选择可能就只有用更长的通勤时间去解决上学问题。
最终,这种差异性又将会体现到成年后的工作收入上,再次造成收入上的分化差异,有时候我们很难决定或是猜测,到底是前者决定了后者,还是后者决定了前者。但可以肯定的是,一个人的收入高低,必然会取决于受教育程度的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