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熙带着林凤霞从水路到高丽人辖区,当初元丽联军登岛时不仅携带马匹和军粮,还携带了锄锹一类的农具,做好了长期居留生活和屯田的准备。
高丽部族比较富庶,辖区人口多达十万众,有水寨、粱寨和兵寨多个寨子。城内房舍鳞次栉比,城里最大的石堡住着藩王朴正泰。见到藩王以后,徐光熙与他达成共建高丽城的协议,于是朴正泰调拨一万人供徐光熙驱使,在高丽宫任命徐光熙为督造官。
高丽城建在望日山南麓山窝,占地面积360公顷,中轴线由南往北依次建筑是校兵场、藩王宫和后花园。
校兵场是高丽城四门街道的交汇点,面积十二公顷;藩王宫按九宫八卦方位建造,设计占地面积高达二十多公顷;后花园楼台亭阁是应有尽有,占地面积四公顷。
内外城上万人分工协作,垒土筑台、挖护城河、伐木采石是紧张而有序,为运输建材的道路四通八达,一个高丽城的建造,直接带动了整个高丽人的区域经济。东海岸丽水码头的建成,让高丽人的城池建设步伐加快。
徐光熙坐镇指挥建设,他对高丽统领们说:“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问题,否则会引起整体瘫痪。”
供料统领崔承宗说:“我的三千人保证工料源源不断供应。”
修路筑桥统领金凯说:“我必定带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不让工料运不进来。”
建造统领郑通说:“我率领五千工匠以督造官‘马首是瞻’,风雨无阻安全建造。”
徐光熙说:“好,只有握紧拳头才能‘无往不利’,大功告成之日我为诸君请功。”
“谢谢督造大人!”三日鞠躬施礼说。
徐光熙看着他们说:“付出以后应该得到回报。”
东海岸的公路建设日渐完善,海陆运输的物资源源不断送到高丽城工地,统筹建设的高丽城迎来前所未有的辉煌。
徐光熙命人张贴告示收购顽石,不管什么样的顽石按斤论价,勤快点一个人可以挣得三五斤米,一个家庭可以挣到十斤米。一时之间地里的顽石被“哄抢”,庄稼地里的顽石“不见踪影”。
虽然朴正泰看不懂徐光熙收购顽石的用意,但是他坚决相信自己的督造官。
徐光熙也不对朴正泰多做解释,直到顽石变成混凝土用石子和城墙的填料,朴正泰才“恍然大悟”。
高丽宫拔地而起,朴正泰非常感谢,他让执事官给徐光熙送来金银和酒肉,徐光熙把金银分给众人,酒肉与工人们同食。
郑通问徐光熙:“大人,您为什么如此豪情?”
徐光熙说:“高丽城是大家共同建造的,没有大家的无私付出,我就是有‘通天彻地’的本领也不能建造起宫殿和城池来,那么的功劳是无人能比的,金银与酒肉是大家的,我沾你们的光。”
郑通恭敬地说:“大人,没有您‘高屋建瓴’的前瞻性和运筹帷幄的指导,就不会有这座坚固的城池。”
徐光熙笑着说:“我可不敢贪天之功!”
城池建造完成,徐光熙为高丽宫护卫集体换装,因为他们使用的兵器大都是“粗制乱造”的旧式铸造件,不能与现代钢材“同日而语”。
建造城池与换装让高丽城“国库”空虚,于是徐光熙借款给高丽宫周转,让他们可以“揭开锅”。为此,朴正泰“割”出一块地送给徐光熙,这块地对朴正泰来说“不痛不痒”,可是对于徐光熙来说是“无价之宝”。
这块千顷的土地不仅淡水丰富,而且植被茂密,中国山谷长满奇花异草,是建设养殖场的好地方。
方圆十平方千米的地方被徐光熙圈进起来,万米钢质“美格网”围栏开始建设。在现代机器的助力下,美格网安装神速,在国内的优质牛羊和跑山猪运来前围场建设完毕。
围场外围300米之内禁止外人进入,这是朴正泰划出隔离带,算是围场的特别区域。
跨海而来的牲畜在围场内安家,光硕壮的波尔山羊就有万只,黄牛和混血马上千,跑山猪和跑山鸡无数,芦花鸡与九斤黄鸡漫山遍野。
经过朴正泰的特许,高丽城新新货栈肉食批发部得以建设。该货栈占地面积十公顷,前店后厂,每天供应肉蛋近万斤。
徐光熙以货栈为据点,大兴土木,先后建设了农贸市场、百货市场和制造厂。
百货市场百货市场是一个繁忙而又热闹的地方,每天吸引着大量的人流。走进百货市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琳琅满目的商品,各种货架上堆满了五颜六色的衣服、漂亮的鞋子、各种各样的玩具、精致的装饰品等,让人眼花缭乱。商场内的灯光璀璨,每个角落都透露着现代都市的繁华气息,霓虹灯闪烁不停,渲染出一片繁华的景象。
百货市场不仅提供广泛的商品选择,从生活必需品到奢侈品,从日常用品到特殊商品,一应俱全。此外,百货商场还提供品包装、售后服务等优质的服务,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商场里还有一种特殊的氛围,那就是人们的热情与活力。顾客络绎不绝地进出,不同的人们带着不同的目的来到这里,有的人在购物,有的人在寻找礼物,有的人在找到心仪的商品后兴奋地笑着。
除了购物,百货市场还提供了许多其他的服务。商场里有餐厅、咖啡厅、书店等,人们可以在这里休息、聚餐、阅读,享受一段悠闲的时光。商场里还有儿童游乐区,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尽情玩耍,释放他们的活力与好奇心。
总的来说,百货市场不仅仅是一个购物的场所,更是一个社交的场合,人们可以在这里遇见朋友,交流心得,分享购物的快乐。
此外,百货商场需要提供更多元化、个性化的商品和服务,打造独特的购物场景和文化体验,以吸引消费。
林凤霞任货栈总经理,挑选了几十名高丽人做服务员,他们的薪水是等同300斤米的标准,而且每个人还有一辆自行车。
崔金姬是女子组领班,她的工资是360斤米;郑泰浩是男子组的领班兼保卫员,工资是400斤米;经理韩申颖工资是750斤米。
百货市场可以使用五龙钱和丽钱,这两种铸币均为一千铜钱兑换一个银币,十个银币兑换一个金币,一般不使用碎银。
“减衣节”商场人满为患,晚上营业至戌时(晚上九点),亥时关门后韩申颖结账,面对大堆的钱币林凤霞“喜忧参半”。如果她一个人清点这些钱,那么子时前是不能够睡觉的。
韩申颖说:“林总,我帮你,两个人不出差错。”
“好啊,但是就要占用你宝贵的休息时间了,抱歉得很。”林凤霞理了理秀发说。
“不客气,林总!”韩申颖说。
两个人半个时辰清点完钱币,共有37个金币、210个银币、七万两千个铜钱,光铜钱就有四五百斤重,二女整整装了两斗铜钱,真的是可以用“日进斗金”来形容了。
金币重量9克至36克不等,银币重量在27克左右。不同重量的钱币在制作工艺、成本以及市场需求方面存在差异,这些规格适合不同预算和需求。林凤霞只把金银币收起带走,剩下的铜钱交到钱柜上,由专人负责看管。
徐光熙的造币厂造的龙元银币直径在39~39.4毫米之间,高丽宫铸造的丽花银元直径为在40~41毫米,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更好地识别和区分不同类型的银币。
铜钱轻的可达6克,重的可达20克以上,铜钱的重量不仅影响了其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发展水平。
一般来说,一枚“初出银炉”的银锭,必须要由公估局派人进行查验,公估局一般由当地商会或钱庄委派专人组成,查验之后再标注银锭的重量和成色,只有有了这些“身份证明”,银锭才能上市流通。但问题在于,公估局只会鉴定一两以上的银两,一两以下的碎银并不会被纳入鉴定范围。另外交易时谁也不会细看,最多用秤衡量,这就给了奸商机会。用低成色银两冒充高成色,拿私铸银两代替官制银两等,都是常用的手段,无论商人还是百姓,都深受其苦。
更不必说银两还分虚实。银锭和碎银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银两都算作实银;此外还有一种虚银两,如九八规银。这是为了弥补实银供应不足的问题,在高丽人出现的一种在实银的重量上加以升水(如果远期汇率比即期汇率贵则为升水,便宜的话则为贴水),再打九八折得到的通用标准银。后来很多地方都仿造这种模式,搞出自己的标准银。
比如关有官银,有行化银,有民例银……这些虚银标准五花八门。它们的共同点就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纯粹只是一种计账单位,专门用于各地调剂金融和进行汇划调拨。
还有,复杂的换算也足以劝退一大批普通商人,因为普通商人光是分清换算单位就足够费劲了。如果有人要跨区去交易一批商品,他就要带着一堆宝银,历经重重艰险到达目的地之后,并没那么容易交易。首先要分清两地标准银换算的差别;然后再兑换成当地的银两,大额交易用银锭,小额交易用碎银;最后刨去交易成本,将货物运回。能完成这套流程的不一定是杰出的商人,但他算术一定很好。
这只是理想情况,现实情况往往要比想象中的更为复杂。在整个交易过程中,商人可能遭遇兑换标准不同、银两成色不足、两地银两互不通用的问题,甚至当地官员的个人品行与职业操守也要考虑在内。这一切都构成了巨大的交易成本,无形中给实施商业活动增添了难以逾越的障碍。所以说商人绝对是个高危职业,他们一方面必须有无比高超的耐心与心理素质,另一方面还要有极佳的运气,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幸运地在时代浪潮中脱颖而出。
相对而言,五龙银行的龙圆优势就太多了。龙圆都是机器批量生产出来的,又具有形制统一、价值稳定、便于核算等优点,在交易时不必逐一过秤称重及确定成色,大大简化了交易手续,节约了交易时间以及成本,因此它受到市场欢迎也就不足为奇了。由于银圆的规范性,检验起来也方便很多。旧高丽城银店收银之后,会用笔在上面注明符号、写字画押,相当于防伪标签的作用,叫作软戳。
不过这个办法并不保险,颜料稍加清洗就失去了效用,起不到防伪的作用。所以银店更喜欢用硬戳的办法,就是直接用钢印把记号打在银圆上,这样一看便知真伪。但这也有缺点,那就是如果转手太多,戳记太密,银圆可能就跟废银没什么两样了。
但总的来说,龙圆相较高丽的银两还是有着巨大优势,比如最早打入高丽市场的龙圆,有很多是在造币厂铸造的。正面是龙头,背面为天平图案;另一种是铸有双龙的银圆。高丽人把前者称为“龙头”,后者称作“双龙”,两者则统称为“龙圆”。
它们的共同特征就是雕刻精美,颇受高丽人欢迎。在他们看来,相较于外表坑坑洼洼、杂质又多的银两,这种银圆不仅好用,还能当作工艺品收藏,就像如今各国发行的纪念币一样,具有保值的作用。
虽然银圆同样是由白银铸造的,但是龙兴公司龙圆和高丽花圆两种货币的成色、重量都不同,而且种类繁多,互不通用。龙行的银圆具有成色好、规格统一、质量上乘等优点,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民众争相使用,甚至出现龙圆不敷用度的情况,其价值远超过本身币值,高丽的货币主权受到了致命的威胁。这种局面也潜藏着危机。因为在市场太受欢迎,需求量远远高于供给量,以至于不敷用度,其价值远超过本身币值,有些商人会借此换取高丽的纹银以获利,有识之士已经预感到这种现象将会导致极大危害。
龙行铸造的银币多少都有“兑水”,市场上银两一般以合库平银七钱二分为足银货币,而龙圆成色只有九成,甚至不足九成,拿到高丽来使用照样畅通无阻。而且由于其制作精美,使用方便,市价还会高于七钱二分。这样一来,老百姓不知不觉中就被龙圆掏空了口袋,无形中造成高丽经济利益的巨大损耗。
就这样,龙行利用这个漏洞以银圆在高丽收购白银,拿到龙行造币厂再铸成银币,然后流入高丽。试想,用一枚重七钱二分、成色不足九成的龙圆和重一两、成色为九成多的纹银进行交换,显然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偏偏当时的民众还乐此不疲,积极拿自己手上的银两兑换银圆,足可见传统的银两多不受欢迎。
高丽没有什么管理市场的政府机构,龙行如此循环套利,反复赚取差价,攫取了高丽大量的经济利益。仅银圆一项,高丽就有五千万两白银的利益外流。
龙圆就是利用这种不平等的贸易方式赚取了大量白银,而高丽方面却对此茫然无知,甚至还在推波助澜。以龙圆购买高丽产品,这被视为高丽货物的出口,并非龙圆银币的进口,所以海关只收出口税,而不收银圆的进口税。这实际上是为龙圆的进入大开国门。但人们并未意识到龙圆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过度的倾销会对高丽货币市场造成相当大的破坏。
看到银圆有这样大的利润空间,龙兴公司在五龙岛建立了自己的铸币厂铸造银圆,声称“有着标准的成色和重量,将成为事实上完美和可靠的货币,很快被市场接受,并将取代花圆和制钱”。
于是,高丽铸造了自己的银圆,因币面上印有丽花图案,所以被称为“丽花圆”。刚开始,这种银圆竞争仅限流行于高丽,很难抢到市场份额。但龙行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那就是距离近、投放快。随着龙丽贸易关系的日益密切,龙兴公司要求高丽人都要自觉地使用龙圆,用量越多越好。
银圆在高丽市场的自由流通,对于高丽货币主权安全无疑是致命的威胁。所以如何打好这场特殊的经济战,成为了摆在高丽统治者面前的棘手问题。自此之后,高丽开始走上自铸银圆的道路。
高丽人铸造的制钱与银两已难以满足日常使用,更无法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他们不得不选择一种更加方便规整的新币种,来解决交易需求,于是,龙圆便顺势登上了历史舞台。特别是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大批龙圆涌入五龙岛,并迅速成为通商口岸及周边各地的通用货币。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五龙岛传统的制钱与银两太过落后,缺乏统一标准、各地互不通用等。
为了促进多边贸易,朴正泰对徐光熙说:“阁下,你们的造币厂是精工细作,以后丽花圆由龙行铸造。”
徐光熙点头说:“龙行以后是高丽宫的正库,我的龙行贷给你们四万万龙圆,高丽宫可以不受资金短缺之苦。”
“谢谢阁下!”朴正泰高兴地说。
“我们是战略合作伙伴,不用客气!”徐光熙说。
“现在臣民们‘骏马得骑,宝车得坐’了,我要感谢阁下为我们铺路修桥,您的“汗马功劳”我等不敢忘。”朴正泰说。
“如果没有大王的鼎力支持,那么我的‘晨光’神泥厂不可能日产百万斤神泥,大王您是‘功不可没’。”徐光熙说。
“神泥就像一首沉静的诗,用朴实的语言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像一片大海,沉默却拥有无尽的深度和广度;像一位高傲的骑士,无畏风雨雪霜,坚韧不拔;粘性与耐久性的完美结合。”朴正泰说。
“神泥就像一本日记,记录着城市的历史变迁它的强度高,它质量可靠,是建筑工程中的理想材料;像一位雕塑家,用坚硬的质地雕刻出各种形态。神泥,让建筑更牢固,让生活更安心。”徐光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