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劝导

很快贾琮就将大阵现在的情况和朱敷锦说了一下,待贾琮说完,朱敷锦小心的问道:“师傅,您占了那么大一片地方,不知道有没有收附属势力的打算?我朱家虽然实力不强,但是家族子弟还是挺多的。”

贾琮摇头说道:“为师暂时没有收附属势力的打算,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提升修为,就如你到现在也只是练气后期的修为,以你现在的资质来说,有点慢了。”

贾琮现在可没有大力拓展势力的打算,他的修为虽然远超同阶,但终究只是处于调和龙虎阶段。而且这个阶段是一个水磨的阶段,需要的时间不会太少,没办法,这个阶段真的急不来,就贾琮都有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毕竟所谓得调和龙虎,就是调和阴阳,这个阶段的修行,就是要让阴属性的归于纯阴,阳属性的归为纯阳,然后阴阳合和化为金丹。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比如这个阶段通常还有一个说法,叫做捉坎填离。

所谓坎,在八卦中属阴,为水,对应五脏中的肾,所谓离,在八卦中属阳,为火,对应五脏中的心。然而通过八卦你就能发现,坎卦上下为阴爻,中间是一阳爻,这叫外阴内实阳,也就是说,阴象的坎中藏有真阳。

而离卦上下为阳爻,中间一阴爻,这叫外阳内实阴,也就是说,属阳的离卦中藏有真阴。而所谓捉坎填离,就是要抽出坎中真阳,填补离内之真阴。

最终到达坎水化纯阴,离火化纯阳,接着阴阳和合,就可以结丹了,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水磨的功夫,特别是贾琮这个各方面都非常强大的修士,需要的时间就更多了。

是以贾琮暂时根本没有收附属势力的打算,现在这个阶段,只需要将弟子培养好,不然等贾琮飞升之后,说不得就被人喧宾夺主了。对于贾琮的想法,朱敷锦是不理解的,不过贾琮说了她也只能听着,是以也就不再提了。

而贾琮见此,接着问道:“你们最近可有回家看过?自从你去招收弟子,至今已有三年时间了吧?”

朱敷锦说道:“是有三年时间了,这三年来我们都在一心修炼,并不曾离开。也就是我,每天需要到店里帮忙,会离开这里,其他人这三年来,都没离开过。”

贾琮点点头还算满意,毕竟想要修行有成,那是必须有大毅力的,如果不能耐得住寂寞,那是肯定不可能有出息的。

不过现在贾赦过来求情了,倒是可以放他们短暂的回去一下,是以贾琮说道:“现在距离过年也不远了,我有意放你们回家团圆一次,等你们回来,我就打算带你们去大荒了,那时可就不能经常回来了。”

朱敷锦听后一喜赶忙问道:“真的吗?太好了,绣儿都不知道问过我多少次了。”

说完朱敷锦才发现自己说漏了嘴,只得尴尬的嘻嘻一笑,贾琮笑道:“她这样倒也正常,毕竟年龄小,估计弟子中有这样想法的人不会少,毕竟离家挺久了。”

接着贾琮又询问了一下一众弟子的情况,就将将放他们回去和归来的时间,和朱敷锦说了一下,然后就让朱敷锦去通知元春过来了。时间不久,元春就跑了过来,见到贾琮之后,自然是惊讶异常,毕竟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贾琮仿佛过了几年一般,现在已经是成年人的样子了。

贾琮自然又是一番解释,接着贾琮就问起元春她们的修行情况来,之所以问元春,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朱敷锦虽然是大弟子,但终究是贾琮在外面收下的弟子,如迎春、黛玉、璟玉、史湘云她们,终究是和元春这个有血缘关系的大姐姐更加亲近。

也就是后来招收的那些官宦子弟,不那么特殊,属于对所有人都差不多的情况。是以贾琮想要了解迎春她们的情况,问元春算是能最快知道答案的,是以询问完朱敷锦,贾琮就将元春叫来了。

果然接下来元春将迎春她们的情况都说了一下,由于有贾琮提供的资源,她们的修行倒是顺利的不得了,毕竟她们的资质都很好。

当然了,修行最快的还是黛玉和璟玉,没办法,谁让他们是灵体呢,在功法适合的情况下,又有充足的资源,不过短短三年多的时间,她们就已经到了练气中期,将元春都甩在了后面。

特别是璟玉,他不仅修炼了玄功初解这门锻体功法,还学了土属性的黄帝长生经,但就是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也依然全部到了练气中期。要知道他们可都是没有怎么服用丹药的,毕竟贾琮想要让他们走的更远,如果没有必要,贾琮都是一律不准他们服用丹药的,或者说很少让他们服用丹药。

了解了修行情况,贾琮接着问道:“最近这一段时间,你们有没有回府里看看?现在府里是个什么状况,给我说说。”

元春闻言就给贾琮介绍起府里的情况来,首先是园子,是的就是园子,已经修好了。这个园子,依然是占了两府的地方一同修的,名字也没改,还是叫做大观园,不过大观楼倒是没有再修了,是的,现在这个园子没有接待皇家的大观楼了。

毕竟现在这个园子,只是为了自用,没有接待皇家的意思,也就不用按照皇家的要求,修建园子了。不过由于现在的贾家,不是原本那个贾家了,又有比较专业的建筑队伍,所以这个大观园,绝对比原本的大观园,要好的多。

当然了,对于这些贾琮倒是不感兴趣,毕竟他是不可能住进大观园的,就是元春她们,基本上也不会住进去了。接着就是贾家下一代的事情,由于贾珠没有死,所以贾家二房这些年,倒是真的添丁进口了,仅仅嫡出,就有了四个孩子,庶出的也有三个。

与之相比,贾琏就要差一些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王熙凤看的有点太紧了。不过由于有贾琮提供的丹药以及防护的法器,王熙凤这几年倒是又生了两个,也就是说,现在的贾琏也有三个孩子了,至于庶出的一个都没有。

对此贾琮倒是挺满意的,毕竟贾琏虽然第一胎生的是女儿,但后两胎生的都是儿子,这样一来,贾家也算是后继有人了。等贾琮回去,和这两个孩子定下契约,保证他们不长歪,贾家也就算是后继有人了,不说多,百年之内贾家应该是不会衰败的。

至于官职,倒是没有太大的变化,比如贾赦,依然是军机大臣,他现在又是辅国公,基本上没有可能再上战场了。贾琏已经说过,现在已经是从二品的都指挥使,短时间内应该是不会再升官了,毕竟再升,那就是京营节度使这一级别了。

当然了,熬一熬资历,他也有可能进入军机处,但那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实现的,他毕竟才二十多岁。接着就是贾政,依然没有什么变化,他对现在的国子祭酒非常满意,皇帝也没有给他要职的意思。

倒是林如海,依然是高歌猛进,前几年还是少詹事,现在已经是詹事府詹事了,正三品。接着就是贾珠,由于拜在了林如海门下,林如海对他倒是颇有照顾,虽然因为他的名次不高,起步比较低,但有林如海在,提携他的人倒是不少。

这不,仅仅六年多的时间,他现在也已经到了从五品,成了吏部员外郎。是不是感觉这个官职很熟悉,是的,就是和原著中的贾政同一级别。没办法,他的浩然正气加成太大了,在别人还在寻找关系的时候,他就因为浩然正气的原因,进入到了皇帝眼中。

再加上皇家想要结好贾家,自然是要给予优待了,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贾珠用了六年多的时间,就整整升了三级,很快了。最后就是贾母,虽然没了元春她们在身边陪她,但她并不寂寞,原因很简单,贾家现在发达了,前来贾家巴结的人何其之多。

所以基本上十天里,最少也有五六天,贾母需要招待客人,这样的情况下,她哪里还有心思管元春她们?或者说,除了元春有可能让她唠叨一会之外,她哪里还会记得其他人?

毕竟迎春、探春、惜春,在原著中,也就是陪贾宝玉玩的角色,贾母哪里真的在意过?大概听元春说了一下,贾琮对贾府的情况也就大致了解了,于是就将过年时回府的事情说了一下。

听贾琮这么一说,元春颇为惊讶的说道:“你不是怕待在府里不安全吗?”

贾琮点头道:“不错,不过你们回去,应该会住在那个大观园吧?到时候我在大观园布置一个阵法,想来问题应该不大,毕竟我现在的实力,已经完全不同了。”

是的,如果仅仅是靠法力修为的话,贾琮还有些不太安心,毕竟他现在的修为,对上元神境界,是完全不够看的。但如果算上空间能力以及神通的话,那就完全不同了,就说空间能力,那根本不是低阶修士能够接触的领域。

以贾琮现在的法力以及空间能力,他已经敢和元神境界的存在叫板了,这就是空间能力带来的自信。而见贾琮如此自信,元春也就不担心了,反而开始考虑回去的安排问题,于是问道:“那些在京城收的弟子呢?也放他们回去吗?他们也有三年没回去了。”

贾琮点头道:“当然,这次放他们回去之后,我就会将重心放在大荒了,包括你们,将来主要也要待在大荒。那里的修炼环境,比这里好太多了,能让你们快速提升修为,要知道你的资质并非顶级,没有好的修行环境,成就必然有限。”

“就如一直在这里,能够成就元神估计也就到头了,但去了大荒,成仙还是有可能的。我引你们入道,可不是为了看你们最终坐化的,所以去大荒之后,要加倍努力了。”

只是可惜,贾琮说完并没有在元春脸上看到肯定的意思,她反而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贾琮见此问道:“可是有什么难事?不妨说出来,我看看能不能解决?”

接着元春就将贾母他们都说了一下,最后说道:“琮哥儿,不能带上他们吗?”

贾琮听后,颇感无奈,原因无他,元春还是想要将贾母他们都带上,希望贾琮能够出手,帮助贾母他们修行或者长生。

只是贾琮显然没有这个意思,于是摇头道:“你也听我讲了那么多长时间的道,想来对于因果之事也有所了解,你不妨说说,如果没有我出手,现在的贾家将会如何?老太太他们又凭什么可以长生?”

元春听后不说话了,贾琮摇头道:“我知道你心中所想,但我给贾家的已经够多了,所以就以因果论,现在是贾家欠我因果了。首先是珠大哥,他本应死于十年前,但现在他不仅有七个儿女,还成了从五品的员外郎。”

“第二就是琏二哥,他本应成为浪荡子,命中只有一女,但现在不仅有了一个女儿,还有了两个儿子,更是成了都指挥使。第三就是二老爷,他本不过是五品官的命,但现在也成了国子监祭酒,更是掌握了浩然正气,成为一代文坛领袖。”

“第四就是老爷,他本是发配三千里的命,现在已然是辅国公,军机大臣。再有你,如果我不反对,你肯定会被你舅舅,送入宫中,你可知宫中是什么生活?再有迎春姐姐,出嫁一年就被折磨致死,探春要远嫁和亲,惜春最后出家,就是你那宝贝弟弟,也是出家的命。”

听到这里元春已经目瞪口呆了,她实在不敢相信,贾家会有这样的命运,一脸惊诧的看着贾琮问道:“这…这怎么可能?我贾家可是国公府,怎会沦落至此?”

贾琮叹道:“你不会忘了,你们的灵魂上原本都是有控制符文的吧?你觉得我不出手,府里的众人,还会像现在这样吗?你应该记得宝玉见黛玉时的情况吧?现在宝玉能够用心读书,完全是大量浩然正气镇压的结果,没有了浩然正气镇压,他就是个没担当的十足纨绔命。现在你再想想,我不出手府里有谁能承担重任?”

听了贾琮的话,元春拼命的思索起来,良久她才说道:“恐怕只有兰儿了。”

贾琮点头道:“不错,只有贾兰了,他算是出淤泥而不染了,如果没有我,他会在十六七岁年纪考中举人。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族学原本的情况,他就是在族学那样的环境下,靠着贾代儒的教导,最终自学成才,考中第一百三十七名的。”

讲真的,贾兰能够考中举人,完全就是奇迹,没办法,他一没有名师教导,二没有资源倾斜,最多就是有李纨督促,结果在十六七岁考中举人,资质、恒心、毅力可见一般。如果不是考虑他是二房三代长子,贾琮是很想将他收入门下的,这样一个有恒心毅力的弟子,贾琮有十足的把握,教他成才。

只是考虑他是二房长孙,贾琮不好收他,毕竟收了他,谁知道二房其他子孙是个什么样?这和贾琮最初的谋划,有很大冲突,所以贾琮宁愿将元春她们收了,也不愿意把贾兰收了。不过元春还是有很多不解的地方,于是她又继续问道:“我不是能入宫吗?”

贾琮无奈道:“你啊,把入宫想的太简单了,皇帝登基之前,有多少妃子你清楚吗?告诉你,应该有不下十位,你觉得,你入宫之后,地位会比她们高吗?”

“显然不可能,你入宫之后,会被安排到皇后宫中做女史,但想要坐稳这个女史,可不简单,我估计你一年没有五万两银子,喂不饱那些掌权太监和宫女。你觉得这笔银子,从哪里来?”

“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在收拾赖家之前,府里一共只有一百多万两银子,而且每年都在亏空,你觉得这样的情况下,府里该怎么办供养你?这还只是女史,你命中本应为贵妃,但你知道贵妃想要体面,需要多少开销吗?”

元春听后诧异的问道:“不可能吧?怎么需要这么多银子,不是说妃子每年只有几百两银子开销吗?怎么到了你这里,一个女史每年都要五万两银子开销了。”

贾琮摇头道:“你真的太天真了,不说别人,就说你,每年要做多少套衣服?而且这些衣服,你能穿几年?我如果没记错的话,你每年最少也要做一二十套吧?那你觉得贵妃做的衣服,会比你少吗?我想贵妃想要体面,只会比你多吧?再有金银首饰,胭脂水粉,各种赏赐,算下来那几百两银子,够你做什么的?”

都不用说皇宫了,就是贾府,都是一堆腌臜事,皇宫只会更加严重,毕竟一颗鸡蛋卖十两银子,那都算是便宜的,所以想要维持一个妃子的体面真的很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