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现在的情况已经不同了。

曹孟德已经收复了整个兖州和部分司隶之地,麾下兵力达十五万。

豫州的袁公路,原本就有三十万大军,加上得到吕布的帮助,沛国郡又多了吕布和他的两万精锐,袁公路无疑更加难以对付。

现在,林阳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青州四郡之地,一个是扬州两郡之地。

这两个无疑是最容易攻占的。

但要攻占这两地,需要林阳招募的十万新兵训练完成。

否则,一旦林阳从徐州出兵陷入僵局,袁公路和曹孟德必定会趁机攻击。

“哎呀,我所担忧的并非他们轻举妄动,而是他们联手将我困住啊!”

林阳环顾四周,心中暗自思忖,却无法将这番话公之于众。

郭嘉、顾雍、程昱等人均是智谋出众之士,但他们也有自己的短板——

那就是他们无法预知未来。

有些事务,林阳无法与他们详尽讨论。

“仲德,从今往后,你得加快铁甲与兵器的打造速度!”林阳望向程昱,随即下达了指令,“若有任何短缺,尽管向我汇报!”

“子仲,棉衣的交易,暂且中止对兖州和豫州的输出,同时,与辽东的公孙度取得联系,尽可能用粮食和棉衣换取战马。”

这段时间里,林阳早已指派糜竺去接触公孙度。

相较于公孙伯圭,辽东的公孙度显然更易沟通!而且!

辽东的战马也是品质上乘,足以支撑铁浮屠的需求。

听闻袁公路有意培养三千铁浮屠,林阳也打算为赵云扩充铁浮屠的规模。

“主公,与辽东的初步交易已经完成,首批两千匹战马即将运抵。”

只要资金充足,糜竺便能为林阳购得辽东战马。

手握资金,糜竺此刻信心满满。

“嗯,两千匹战马远远不够,至少需要六千匹。”

林阳对糜竺补充了一句,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

“对了,子仲,从今日起,秘密从豫州和兖州收购粮食。”

林阳此言一出,程昱、糜竺、郭嘉、周瑜等人皆是目瞪口呆。

他们没有听错吧!

林阳说什么?收购粮食?

“呃,主公,徐州、扬州不久前秋收大获丰收,谷米价格已跌至三十钱一石。”糜竺觉得自己仿佛听错了。

收购粮食?

这难道是疯了吗?

他们徐州、扬州的粮食已经多到快要堆积如山了!难道他们不是已经用粮食与辽东公孙度进行交易了吗?

“没错,就是要收购粮食,记住,秘密收购,慢慢来也无妨。”

曹孟德、吕奉先,不是要抢夺他的东西吗?好!

他林阳向来都是当场报复!敢抢,他就要让这些人付出代价!

“主公,这是何故?”

一旁的郭嘉、程昱都忍不住发问。

徐州、扬州的谷物已经便宜到了极点!

然而豫州、兖州的粮食却一点也不便宜!

豫州的谷米价格为一百钱一石,兖州的粮食更贵,要一百一十钱一石!

他们放着便宜的粮食不用,却去购买更贵的粮食?

这怎么看都不对劲!

“你们先按照我的计划行事,不久之后,你们就会明白原因。”林阳看了一眼天色,没有直接说明。

有些事情,还是等发生了再说为好。

林阳如此,一时间,众人虽然心中疑惑,但也只得默默点头。

郭嘉和周瑜等人对视一眼。

收购粮食!

这种行动,只有几种可能发生!

总结起来,要么是天灾,要么是人祸!

如果是天灾,周瑜和郭嘉直接排除了这种可能性!

这天灾的影子都没有!除非林阳能预知未来!

那么就是人祸了!

难道林阳打算出兵攻打豫州和兖州?

想到林阳之前的扩军行动,两人心中一沉。

林阳这次动兵的方向似乎有些不对劲。

放着青州和扬州两郡不打,现在就要与袁公路交战了吗?

心中虽然充满疑惑,但林阳不说,他们也没有开口询问。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随着林阳坐镇徐州,一切事务都在有序进行。

初平四年的数月里,除了袁本初与公孙伯圭的战斗仍在继续,其他诸侯均无战事。

林阳坐镇的徐州,除了边境与吕布有过几番小冲突,也没有发生太大的冲突。

趁着这段难得的休息时间,林阳直接邀请了徐州、扬州的众多世家,在徐州城正式迎娶了蔡文姬。

林阳迎娶当代大儒的消息,迅速传遍天下,成为一段佳话。

兖州之地,陈留

“这林子远倒是挺会享受的啊!”

在陈留城头,曹操目送林阳迎娶蔡文姬,心中不禁感慨。

传闻蔡文姬容貌绝美,气质非凡,令人心驰神往。

曹操曾未留意,但如今她成为林阳之妻,曹操心中泛起涟漪。

“主公,林阳与蔡家联姻,声望大增……”

戏志才话音未落,地面突然震动,如同地震一般。

“轰隆!”

远处传来巨响,仿佛龙吟。

曹操与戏志才等人相视,眼中满是惊异。

“这是地龙翻身!”

戏志才心中一紧,感到不妙。

初平四年七月初,徐州城。

林阳正享天伦之乐,却被部下急报惊醒。

“报,主公,关中地震,中原蝗灾!”

陈留。

曹操听荀彧汇报,面色凝重。

“三成?!”

得知收成仅三成,曹操心急如焚。

他刚招募两万新兵,若粮草不足,如何养兵?

“主公,三成已是乐观。”

荀彧详述现状。

关中地震后,灾民涌向兖州、豫州、荆州。

荆州影响较小,但兖州、豫州旱蝗严重,加上灾民涌入,收成恐不足三成。

“主公,唯有向世家借粮。”

陈群提议向世家借粮。

大汉灾荒,唯有世家有粮。

曹操若借粮,可撑过难关,但归还时,数目恐非借时可比。

“此事,容我再思。”

向世家低头,曹操需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