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这般言辞,让田丰气得咬牙切齿!

一群卖国贼啊!

竟然为了利益,出卖大人,出卖冀州的利益!

蛀虫,都是一群蛀虫!

田丰的目光,不由得看向了一旁的沮授!

如今田丰只能寄希望于眼前之人,能够助他一臂之力了!

“大人,元皓所言确实不虚,这棉服出售,实乃是在帮助林子远!”

感受到田丰的目光,沮授知道自己不能再袖手旁观了!这棉服之事!

在沮授看来,分明获利的,就是徐州的林子远啊!

“此言差矣,这棉服或许是出自林子远,但他已然贱卖,如何能获利丰厚!”许攸一开口,就是直接不屑地撇了撇嘴!

他们名门望族获得的棉服,可是糜竺特意送来的内部价!只需一千钱,便可获得一件!

而他们一千五百钱卖出,即可获利五百钱!

在他们看来,这等衣物,哪怕是成本都需要七八百钱!林阳在徐州,青州卖得越多,他其实越是亏本!

相反他们这群人却在不断获利!

此消彼长之下,究竟是谁强谁弱,一目了然!

“荒谬,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那林子远怎么可能愚蠢到亏本出售棉服!”

田丰听到许攸的分析,直接就是被气笑了!这天底下,哪有亏本做生意的道理!

“哦?那我就问问你,你说此物价值几何?”

一旁的郭图,直接丢下了手中的棉服,让对面的田丰自己估价!他们都是名门望族!

自然明白这绸缎的价格!

就算这不是绸缎,布衣的价格,那也是五百钱一件!

“此等之物,该不会在你田元皓的眼中,连布衣都不如吧?”

一句话语,直接就是堵住了眼前的田丰!

田丰很想辩解!

但他真的找不到借口了!

此物的价值,在他看来,至少也是在千钱左右!

林阳卖五百钱,绝对是血亏的!

“够了!”

看着一群人为了一件棉服而争执,袁本初的眉头紧皱,直接就是打断了众人的讨论!

“如今的主要之事,是拿下公孙伯圭,此事到此为止!”

眼光不行的袁本初,根本不知道这棉服的问题,有多么严重!

而看出这一切的田丰,却是已经无能为力了!

夜幕之下,兖州,陈留

“大人,此事已经查明,徐州的糜竺,联系了兖州的名门望族,以一千钱的价格,出售棉服!”

“兖州七成名门望族,全部都是购买了此物,其中还有陈家,张家,以及大人的...曹家!”

下方看着到手情报的戏志才,最后吐出了两个字!

当得知曹氏家族也卷入了这场纷争,曹操的双眸中充满了怒火与无力感。

因为林阳已经占据了徐州,使得曹操的父亲曹嵩得以幸存,安全抵达兖州。

然而,目睹曹嵩竟然也卷入了棉衣的交易,曹操的拳头不由自主地紧握起来。

“文若,志才,你们有何高见?”曹操问道。

与袁绍的愚昧不同,曹操看得很清楚。

尽管棉衣的成本显而易见,但他坚信林阳绝非愚蠢之人,绝不会做亏本的买卖。

棉衣的成本必然低于五百钱。

想到兖州、冀州、豫州、司隶等地的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林阳之手,曹操再也坐不住了。

战争的进行,依赖的是粮食和金钱。

如今金钱都被林阳夺走,他们还如何继续?若是面对商人,曹操早已挥舞屠刀。

但这次,涉及的是世家大族。

“主公,利益能动人心。”戏志才叹息一声,显得有些无能为力。

曹操无法阻止世家大族的行动。

“主公,我有一计,可破解此局。”荀彧深吸一口气,知道自己必须采取行动。

否则,林阳继续这样下去,兖州的民生将会崩溃。

荀彧随即将自己的计划详细道出。

听完荀彧的计策,曹操脸上露出了笑容。

“哈哈,就按文若的计策行事!”曹操对林阳的担忧也随之烟消云散。

与此同时,在徐州城中,糜竺在州牧府中激动地汇报这段时间的成果。

“主公,这次棉衣的盈利共计十九万七千八百金,其中八万多金来自冀州、兖州、豫州等地的富豪世家。”糜竺激动地说道。

一旁的郭嘉、程昱、周瑜、顾雍等人听得目瞪口呆。

这才多久,竟然已经收获了整整二十万金。

这可是一笔极其庞大的财富。

“子仲,这棉衣的销售真的这么赚钱吗?”顾雍一脸震惊地看向糜竺,他从未想过能获得如此利润。

二十万金啊!即使是世家大族,也未必有这么多财富。

“这还是因为主公要求快速销售,否则利润还能更高。”糜竺叹息一声,其实这笔交易本可以赚得更多。

但林阳选择了快速销售。

“子仲,不能太贪心。

一旦曹操等人反应过来,这笔生意就做不下去了。”坐在上方的林阳很清楚棉衣买卖的问题。

“主公,我们可是卖给各地的世家和富商,曹操难道还敢对他们下手?”糜竺有些不敢相信,曹操难道会为了这个得罪世家大族?

“呵呵,曹操自然不敢得罪世家大族,但他们有兵啊!”程昱一语道破了关键。

曹操或许不会动世家,但他手下的兵马可不是摆设。

动不了世家,难道还动不了糜竺的商队?

“这,这岂不是说,我的商队有可能被曹操抢了?”糜竺心中暗骂。

“等吧,等到被抢了,这生意也就结束了。”林阳每次都是少量运货,大不了被抢一点,他就不干了。

先赚一笔财富再说。

就在林阳等人讨论之时,曹操已经在兖州边境安排人手蹲守。

林阳想通过棉衣收割兖州、冀州、豫州的财富,而曹操同样不是省油的灯。

买不起,难道还抢不起吗?

徐州,东海郡,合乡城。

数十辆马车缓缓驶向徐州边境,对面平原上也有十数辆马车前来。

“你们要的东西带来了!”熟练的商贩打开马车上的棉衣,看向眼前的这些人。

这些都是兖州世家和富商的人。

这数十辆马车中,装载着整整两万件棉衣。

按照每件一千钱计算,这批货物的价值高达两千万钱。

“你们就不能多带一些吗?”

目睹着再次抵达的两万件商品,世家的来者不禁流露出一丝不悦。

他们抱怨道:“每次都只有两万件,这数量实在太微不足道了!”

兖州地区人口稠密,有能力购买的人数众多。

一个月仅仅两万件商品,分配到各个郡县,每个地方只能分到几百件,实在是杯水车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