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堂面目

周作人“偶遇”张爱玲

印象中周作人在两篇文章里提到过张爱玲的《十八春》,都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为《亦报》写文章的那段时间。于是将《知堂集外文 亦报随笔》拿出来翻,最终只找到一篇,半途而废,不找了。原因是找起来太难:这集子有八百多页,收入七百多篇文章,一篇篇查起来太费时,此只其一。更糟的是查找时常失去方向。随笔不比论文,论文不能不切题,随笔则切入之点与到达之地可以相去甚远,你不知道随了作者会走到哪里,尤其是周作人这样善作不切题文章的高手。我向一切我以为我所要的内容可能会安身的所在搜寻,结果一无所获,虽然过去是看到过的。倒是意外地在一篇题为《希特勒们》的文章里有所发现,——谁会想到张爱玲小说与希特勒扯到一起呢?

当然,周作人会去读张爱玲的小说,也是一个意外。其中的因缘,还是起于《亦报》。这是一份八开的小报,走的是娱乐消遣的路线,读者主要是市民阶层。也是机缘凑泊,一九五〇年代初,周作人、丰子恺、张爱玲居然同时成为该报的撰稿人。周氏逐日在上面写文章,报纸大概也是每日读的,由他一些文章的“破题”就可知道,他的不少话题就是由《亦报》上其他作者的文章引出,比如“齐甘”就是常与他有“互文”关系的一位。不过那些都属“杂览”性质,周作人对小说、诗歌之类的“纯文学”没兴趣,除了二十年代以批评家身份活跃于文坛的那一阵,我的印象中,不论中外,当代作家的小说他是不大看的,即使古典作品,他也是作杂书看。若非因为是《亦报》的作者,他决计不会成为张爱玲的读者。说起来,周作人“落水”之际,正是张爱玲在上海滩大红大紫之时,四十年代周曾三度南下“视察”,一九四三年春那一次还有他四大弟子之一的沈启无陪侍在侧(二人翻脸,周作人发表《破门声明》是次年四月的事),而沈与胡兰成熟识,还曾写到过张爱玲。周作人对张应该也曾有所耳闻,但张再红,他恐怕也不会有兴趣凑这份热闹,特意找张的小说来看。此时就更不会了,何况张爱玲在《亦报》上用的还是笔名“梁京”。所以周作人读张,实在是一次“偶遇”。

且说回到这篇提到《十八春》的文章。既然叫作《希特勒们》,它的“中心思想”原本是政治性的,即讽刺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蒋介石,还要加上正待出兵朝鲜的杜鲁门,都不是合格的政治家,毫无幽默感,遇事只知硬碰硬,“而且那不懂情理,任性胡为的性格完全表现在紧张的脸相上,可以挂在相面摊上当作恶人的模型”,云云。所谓“幽默感”,即“他不去硬碰硬,却是用软碰硬,减去他一部分力量,再做打算”。以不知幽默为何物羞辱敌手,攻击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老蒋,完全合于当时的主旋律,但不知过后他是否有点后怕,因为没过多久志愿军打过了鸭绿江,似乎也属于“硬碰硬”的范畴,穿凿起来,说他居心叵测、指桑骂槐也能成立。周作人文章经常话里有话,政论更是皮里阳秋,比如早年写“三一八”惨案的《碰伤》,的确是“叵测”。写《希特勒们》时他联想到抗战时中国政府的硬碰硬,也不是没有可能,——他一直主和,而对自家后来的遭际,一直是觉得冤屈的。当然此属诛心之论,究竟他怎么想,谁也不知道。

但文中提到《十八春》的话,肯定不算太“叵测”。“幽默感”就是从《十八春》说起的:

《十八春》第十章之八中有云,“石翠芝这人是一点幽默感也没有的,你去逗着她玩,她不要认真起来才好”。这是一句很平常的话,因为这里边警句太多了,如下文云,“每次看见两个初见面的女人客客气气斯斯文文的谈着话,他就有点寒凛凛的觉得害怕”。两相比较似乎平常了,可是我就觉得很有意思。

接下去便迤逦说到幽默感之为何物,再下就说到政治家不懂幽默之害了,可见他对小说本身的评价不感兴趣,取其一点,拿来“入话”而已。不过虽是只言片语,却也见出他的文学趣味。这里有他对文章高下的判断。他乃是把小说做文章看,或者说,当广义的散文看,而文章的至高境界,就是朴素平淡。以此标准,他对张爱玲的语言风格其实是不以为然的,因为小说中“警句太多了”,——挑出一个好句,是要否定其他。警句者,警策的句子是也。照我们一般人看来,所引第二句也就是一句白描,比起《传奇》中那些踵事增华的句子来,淡得多了,对周作人则不然。凡警句,多是刻意为之,想来在周作人看来,两个句子相比,第一句平淡自然,第二句就落了用力、刻意的痕迹。张爱玲抗战胜利以后的写作绚烂归于平淡,周作人则从来写的就是冲淡文章,一般人以为已是极平淡的了,他仍以为“做”。其实小说文体的淡和散文的淡,也许不可一概而论,且悬平淡为文章的极境,也只说明周作人的个人趣味。就事论事,两个句子的高下,读者必有不同的判断。不过就“平常”二字本身说去,周作人确有资格说这个话:普天之下,能像他文章那样平淡到近于自然程度的,恐怕也数不出几位,关键是,平淡之中却又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