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046年,一彪人马行进在燕赵大地,在白山黑土。他们人很多,携老带幼。在茫茫地广原上,徐徐东行!
为首的是一位老者,叫胥余,这个名字在今天估计没几个人知道,他的封爵叫箕子,箕,是古地名,在山西晋中一带,子是爵位,估计现在也没多少人知道,但他确实是一个伟大的人物,是真正的圣者。
说起另一个与他相关的人,估计大家都晓得!这个人是我们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榜样,不过是反面的,且这个榜样主要是给帝王家用的,估计每个小太子发蒙的时候,老师都会给他说:“千万不可以学这个人!”估计还要当着小太子的面狠狠的损他几句。这个人就是我们大名鼎鼎的商纣王,此人名填污史,都被人骂三千年了还不够,不过大家可以放心骂,反正他诈不了尸了(自焚,尸骨无存)。
其实商纣王只是众多暴戾昏君中的一位,只是一滩臭水中的一粒小水滴,但他的知名度远超同层次竞争者。这要拜陈仲琳所赐,自从这个陈老先生写了一本《封神演义》,纣王名气飚升,就成了后来者无法企及的中华第一昏君!
很多时候,评传小说是很厉害的,它抬高了很多人,比如三国的许多人物,但同为乱世的五代十国,虽然也有很多值得书传的忠勇义士,但知名度就远不如三国了,而把他们加以显著区分的恐怕就是《三国演义》了。当然它也把很多人从坑里拉下了地狱,比如我们的纣王,虽然不冤枉他,但确实是够悲哀的。
到了百家争鸣的今天,众多学者专家站出来给纣王翻案。在商朝时,中原王朝控制的面积是很小的,大概是河南、山西南部和河北山东等一小部分。但纣王是个猛人,史载他力气惊人,可敌百人(筋力超劲,百人之敌也),这般猛人自是很能闹腾的,所以纣王上台后,收拾了前来进攻的东夷人之后,兵指东南,一举拿下徐夷(安徽、江苏、浙江一带),而这一战争,千百年来被大众认为是纣王穷兵黩武,好大喜功,并导致了商王朝的灭亡!但在今天,很多历史学家认为,正是由于这一战争,中原王朝得以扩展,南北得以交流,南方得以开化。千古之功,在此一役!
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在很多事情上,今天的我们很可能被已化为腐骨的前人所欺骗,而在对纣王的定性上,很可能,千百年来,千千万万的人都被骗了。而在今天,我们得以听到一些理性的声音。
万涓入河,千江归海,后世的争论纣王来说已毫无意义了(死了),当他被大火吞噬的那一刻起,就判定了他失败的一生!
言归正传,胥余和纣王有什么关系呢?
叔侄!
纣王小时候就是由胥余陪着读书的,这实在是可以当作一个“近朱者赤”的反面教材!下面,正式介绍我们的主人公!
箕子,姓子(殷商国姓),名胥余,他是帝辛(纣王)的叔父,孔子将他列入“殷之三仁”之列。这“三仁”我们都应该很熟悉。
一个是“亘古第一忠臣”比干,比干也是纣王的叔父,因忠直而被纣王残杀。
一个是春秋时代以仁义著称(其实就是呆傻)的宋国开国国君微子(子启),他是纣王同母胞兄。在同母三兄弟中,子启排老大,纣王排老三。按照立嫡立长的习俗,应该是子启继承王位,但为什么最终纣王继承了王位呢?这里面的事很有意思,纣王算捡了个大漏。在准备确立继承人的时候,帝乙(父亲)和子启的母亲都想立子启为继承人。但最后被太史给否决了。因为子启的母亲生头胎、二胎的时候身份还是妾,在生纣王之前才被扶正。所以,太史认为子启和老二都是妾生的孩子,是庶子,纣王才是嫡子。
另一个就是箕子。箕子被称为中华文化第一子,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是很高的,但他确有些生不逢时,他生活于殷商末年,虽然,贵为王族,但这实在不是一个能人忠士所易于生存的年代。与他同时代的名臣,如我们所熟知的比干、商容都惨遭迫害。
但箕子活出了不一样的人生,他不仅保留了自己的操节,还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会八百诸侯,逐鹿中原,最终消灭殷商王朝。武王灭商之后,立即拉拢前朝旧臣来巩固江山社稷。作为前朝第一号圣人,箕子当然在拉拢之列。
武王非常狡诈!他首先问箕子商朝为什么会灭亡!其实这个问题作为当事人的武王再清楚不过了!他不过是要殷商重臣(特别是箕子还是殷商王族)自己说出来以证实商王朝确实已经风雨飘摇了,我们只不过是踹了两脚,它就哄然倒塌了!这就可以从侧面证实大周取得天下的合理性。而且从另一方面也可以分解殷商旧臣的凝聚力,作为殷商皇族且德高望重的圣人都说我们自己不行了,谁还愿意坚持效忠前朝呢?这用意是很凶险的!
箕子当然明白,殷商确实是气数该尽,但他就是不说原因,他认为这是不道德的,为了奉迎新君而损毁旧朝,这太不地道了,而且必遭殷朝旧臣唾弃。但是如果自己宁死不屈,坚持效忠殷商,恐怕会血溅当场,回不去了吧。所以,箕子就以不变应万变,他就在那儿装没听见,死也不说话!
武王看箕子不说话,就觉得自己确实不地道,人家没学伯夷、叔齐跑到山上去吃野菜,肯来朝拜你就算好了,现在还要他说自己侄子(纣王)的坏话,确实太为难他了!如果强逼他,一头撞柱子死掉,自己还要背个骂名,况且天下已掌握在手,他说不说也无太大关系。
算了吧!于是武王话锋一转,向箕子请教治国之道,一方面给自己找个台阶下,另一方面,也听听圣人的建议,或许有些益处。
这次,箕子也很识趣,不再讳言了,他向武王进献《洪范九畴》。
《洪范九畴》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影响有多大呢?我们今天经常说到“范畴”这个词就是从书名中而来,我们经常说到的金、木、水、火、土五行也出自这本书,它还提到应怎样为人处事,选拔官员,建立皇级,他对规范中国古代社会行为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在向武王进献《洪范九畴》卖好示乖之后,箕子却突然提出要走!其实这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对箕子来说,虽然他没有伯夷叔齐不食周禄的刚烈,但他也不愿意效忠新朝。因此他进献了《洪范九畴》给武王一个面子,也算给自己一个方便。对武王来说,箕子虽有才德,但终归无法折腰于自己的脚下,杀他逼他又会留下恶名,不利于刚建立的王朝的稳定。
由他去吧!只是要他作为藩属国君,四年入镐京(西安)朝拜一次给个面子就行了!
史载,箕子“违衰殷之运,走之朝鲜”。
殷道衰,箕子去之朝鲜,教其民以礼义,田蚕织作。
昔箕子既适朝鲜,作八条之教以教之,无门户之闭而民不为盗。
东国---朝鲜!
对于朝鲜,大家都应该很清楚,就在我们家门口,今天的朝鲜半岛已分成朝鲜和韩国两个国家了。朝鲜这个名字很早就有了,但真正作为国家名号出现,那都是后来的故事了(传说中檀君最早用,但檀君朝鲜基本被认为是不存在的),因“国在东方,先受朝日之光鲜”,所以叫朝鲜。朝鲜半岛上国名还是在经常变换的。这里讲古朝鲜,是指整个朝鲜半岛。
朝鲜面积不太大,主要成南北狭长走向,按照过去朝鲜的计程单位,差不多三千里,故常自称“三千里锦绣江山”。
公元前十二世纪末,箕子率族人五千人到达朝鲜,他的封地就是平壤。从很早开始,华夏族人就进入到今天北朝鲜一带繁衍,所以朝鲜得到开发的时间是比较早的。但真正让朝鲜(当时主要还是在朝鲜北部地区)得到更深层次,制度化地开发的是箕子。
箕子到朝鲜后,因德高望重,当地人都很尊敬他,都愿意服从他的领导(带了5000部下,谁敢不听?),这样,箕子就有了发展朝鲜的基础了。而箕子晚年最大功劳就是“化及民”,就是化民开智。
箕子首先制定了简单的法规“八条之教”,大概有“杀人者偿命、伤人者赔偿、盗窃者男为奴女为婢、禁同姓通婚、禁部落越界”等等,这和刘邦进咸阳约法三章一样,虽然简单规矩少,但很明了切实,这样既建立了秩序的社会,又让人觉得刑法适度而易于接受。初步的箕氏侯国就稍具雏形了。
立完规矩就开始发展经济。他从中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文明。教给当地人种禾养蚕,而这些技术技艺基本上都是从商王朝带过来的,这样,就逐步将当地土人带入了农耕社会。到现在,朝鲜人的传统服饰多为白色,而这就是受“殷人尚白”的影响。
因为箕子所处的时代在文字刚出现不太久的时候,加之他出走偏僻敝野,所以对他的记载,特别是东行朝鲜后的记载,就特别少。
但从历史记载,朝鲜古人的记录,朝鲜文物的证明,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箕子确是是在商末周初率领族人东迁朝鲜,并且成为当地首脑,带领当地土人迅速走进文明社会,发展地方经济,感化土人,并且与中土周王朝建立起了属统关系,从这以后,朝鲜无论如何改朝换代都不会改变这一关系,一直作为中原王朝的藩属国而居于东北。箕子对朝鲜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治理,建立起了一个平和安逸的箕氏侯国,这个侯国存在了一千多年,它如世外桃源一般,当后来中原战乱纷争的时候,这里成了避祸的天堂,被人们称为东方君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