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全球生态环境危机下绿色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21世纪全球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1750年工业革命以来,机器生产取代了传统手工业生产,工业科技迅速发展。但同时,生产力的快速提高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如水体污染、空气污染和气候变暖等,加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也让人们逐渐意识到不能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来换取经济成果,而应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WCED)出版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将其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WCED,1987)。

1989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大卫·皮尔斯(David Pierce)在《绿色经济的蓝图:获得全球环境价值》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绿色经济”的概念。他认为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显然,绿色经济的概念不单纯聚焦于环境保护,更关注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1993年,联合国统计司(United Nations Statistics Division,UNSD)提出了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System of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ccounts,SEEA),为世界各国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框架提供了科学指导(高敏雪,2005)。2008年10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UNEP)为应对金融危机发起了绿色新政和绿色经济倡议,强调“绿色化”是经济增长的引擎,呼吁各国大力发展绿色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并发起“全球绿色新政和绿色经济计划”,旨在使世界各国领导者认识到经济的绿色化不是增长的负担,而是增长的引擎(张梅,2013)。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认为“绿色经济”应该是既可以提升人类福祉和社会公平性,又能降低环境风险和生态稀缺性的一种经济模式(陆凤芝 等,2022;姚进才 等,2023;岳立 等,2022)。

2002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UNDP)发布的《让绿色发展成为一种选择》首次提出了“绿色发展”的概念,指出绿色发展道路与传统“经济增长优先”的粗放型模式不同,是用最小资源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经济社会效益的发展(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将“绿色发展”定义为一种既能保证为人类幸福提供永续的资源和环境服务,同时还能兼顾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在过去几十年中,各国政府和研究者构建了多套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旨在将绿色发展概念从理论推向实践(郑红霞 等,2013;向书坚 等,2013)。在这个过程中,绿色发展理念得到进一步拓展,由早期关注“环境—经济”的协调统一过渡到“环境—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在我国,绿色发展被确立为“十三五”新发展理念之一,成为经济新常态下的战略选择。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明确要求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评价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统计局等四部委印发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实施。2021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强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向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23年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指出中国将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