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邵武的前世今生
- 1980:我在百花深处
- 中原一笔
- 3201字
- 2024-09-19 20:54:58
邵武睁开眼,朝周围看了看,才确定自己不是睡在绿皮火车上,而是躺在自己记忆中熟悉又陌生的小屋里。
他从西藏高原知青插队的农场返乡,昨天到家,到现在仍然没有从“醉氧”的状态完全恢复过来。
一直都感觉疲倦、无力、嗜睡、胸闷、头昏,甚至还有点轻微的肚子不舒服。
哎,真难受呀。原来上高原有“高原反应”,从高原回来竟然还有“低原反应”。
他睁着无力的眼皮子,迷茫的朝四周看了看。直到现在,他还有点儿无法接受这个现实,自己竟然穿越了!
如果没记错的话,今天应该是1980年8月8号,星期五,农历六月二十七。
习惯性的想拿手机,身体坐起来半截才想起来,这年头别说手机了,连传呼机都还没有,甚至连固定电话都是难得一见的奢侈品。
他无奈的重新躺回床上。
虽然已经立秋了,8月份的北京城,却正是闷热的时候。
再加上,这一间屋子又小又矮,只是临时搭建的小房,八月的烈日暴晒之下,躺在这里边感觉别提多酸爽了。
关键是没有空调,连电扇都没有。
邵武听着屋外知了声嘶力竭的叫声,感觉身上黏腻腻的难受,却又懒得下床,只能在心里忍不住吐槽,叫吧叫吧,反正也叫不了几天啦。
不是邵武不想起床,实在是被漫长的火车旅途和难受的“醉氧”反应折磨的浑身无力,打不起精神来。
邵武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从“醉氧”和坐火车的疲劳状态恢复过来。
刚穿越过来的时候,他在西藏高原,当时心情很复杂,无所适从,特别是插队知青的艰苦生活,以及当时受伤的严重程度,都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浑浑噩噩之中,他穿越来到1980年,差不多已经有小一个月了。因为被石头砸伤一直在养伤,正好给了他很好的缓冲时间,能够独自的思考很多问题。
在这个世界他还叫邵武,是77年8月北京城最后一批的赴zang在高原林周农场插队。
在一个月前,修建水库的时候,突遇山上的滚石,前身在危急时刻,把身边的当地zang民奋力推开,自己却被滚石砸在头上,伤重不治,才让他这个后世的灵魂趁虚而入,穿越而来。
穿越前他是35岁的小职员。因为工作时间特殊,经常能有连续的闲鱼时间,所以业余的很大精力放在了自己的副业,当了一名娱乐旅游主播,加上兼职的扑街网络写手,倒是让很有些无聊的正职工作增加了很多乐趣。
不过,很可能是因为脑袋撞了一下,所以刚开始的时候记忆有点模糊,一直到现在,很多东西还处在慢慢的回忆中。就像眼前这间屋子里的场景,他原来没来的时候,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真的身临其境了,就能想起来很多从小的记忆。
考虑到邵武的受伤情况,再加上现在下乡知青也都在陆续返乡的大环境,农场在征求邵武的意见后,也给他做出了返乡回城的安排。
邵武从西藏高原回城返乡,“醉氧”和疲惫让他整个人一直处于晕晕乎乎的状态。
等他坐着三轮板车一路来到百花深处胡同,看着胡同口的路牌,终于打起了点精神,心中不由的一阵兴奋激动。
实在是自己籍贯信息上,“北京城新街口百花深处胡同”的字样,让他觉得实在是太神奇了。
“莫非这些都是巧合?”
他穿越前,正在利用假期做百花深处胡同的旅游直播主题。
当时,他正走在百花深处胡同里和直播间的粉丝们聊着这个有着浪漫名字的地方,曾经进进出出过哪些明星,曾经诞生过哪些耳能详的好歌。
没想到,刚走到百花深处胡同16号,BJ音响器材厂百花录音棚的门口,就被里边突然出来的汽车给撞到了。
他实在搞不懂,明知道这只是一个很窄的胡同,干嘛出来的时候开车这么快?
平常被车撞可能就是进医院,他这一撞直接被撞到了1980年,让他从一个百花深处胡同的游客,变成了土生土长的胡同人家孩子。
哎,穿越大奖就是这么神奇,让他怎么能够不激动呢?
在记忆里,前身出生、长大都在这个北京城新街口百花深处胡同的大杂院。
前身的老爸是军人,60年代初牺牲在高原,老妈大学毕业就分到了外事部门,也曾经在西南工作过,也就是在那儿跟老爸认识的。
后来,老妈作为外事人员,执行驻外任务的时候,也意外去世了。
所以,邵武打小跟姥姥一家住在一起。家里总共有三间东厢房和一间自己搭的小屋。
几间屋子加起来不到50平米,最开始的时候,大舅和舅妈刚结婚,住在靠南的隔间,现在大舅妈厂里分了房,他们早就搬出去了。
所以,现在南边隔间小姨住在那儿。
姥姥和姥爷住在最北边的隔间,邵武和小舅住在过道对面搭的这间小屋里。
邵武扫视了一眼他躺的这个小屋子,这只是占用大杂院的空地自己搭建的小屋,屋顶也只是简易的预制板,铺了几层油毡而已,天花板贴着有点发黄的报纸,墙只是简单抹了大白,显得非常简陋。
这个不过五六个平方大的小屋,放了个上下床,原来住了他和小舅两个人。邵武去了XZ后,只剩下小舅一个人住。
现在小舅在厂里上班,住宿舍,所以到现在还没见过面。
邵武回来的突然,他原来睡的上铺被小舅堆满了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来不及收拾,现在只能随便的躺在小舅的床上。
小屋的对面隔了一条窄窄的过道,就是姥姥、姥爷她们住的三间厢房。
说是三间,不过是一间屋子自己隔成了三间,并不宽敞。
昨天,姥姥和姥爷刚见到邵武突然回家,真是又惊又喜。姥姥甚至还忍不住好一阵埋怨,不住的说邵武在回来前应该提前写封信,好让家里提前做好准备,最起码把屋子收拾好,能给邵武准备一些他喜欢吃的东西。
姥爷一贯不善表达感情,虽然眼中透露出来的情绪也很激动,但是看上去仍然是冷着脸,见了邵武只是附和着姥姥说了一句:“回来了就好,应该提前打个招呼。”
在邵武的记忆中,姥姥和姥爷两个人同岁,今年都是60。
姥姥就是家庭妇女,一直在家持家务,尽心尽力照顾完小的还得服侍老的,挺辛苦。
姥爷路顺今年60岁,应该快要退休了,是北京城修理厂的技术工,什么活都能干,最擅长木工活,辛苦了一辈子。
虽然邵武回来的仓促,但是姥姥还是张罗着给他做了一顿炸酱面。一碗面也让邵武迅速的找到了熟悉又陌生的亲情。
邵武低着头扒了面条的时候,姥姥一脸慈祥的坐在旁边唠唠叨叨,说了不少家里现在的情况。
邵武算是知道了,今年年初,邵武的大舅路明回到百花深处胡同上班了,接过了街道上原来效益不好的五金厂,准备在老厂的原址上改建成音响器材厂。
当邵武刚听见这个消息的时候,心中不由一惊。这岂不是说,他大舅成了百花录音棚所属工厂的厂长了。
这可真是造化弄人,世事玄妙啊。
大舅向来是姥姥和姥爷的门面招牌,是除了他老妈路芳之外,最让他们津津乐道的。
小舅路强这个让姥姥和姥爷最头疼的儿子,去年也终于进了修理厂,现在跟着姥爷在学手艺,总算稳定了下来,不再整天跟个街溜子一样,满大街乱转,胡乱跟一些乱七八糟的人胡混了。
这种情况很是让姥姥姥爷松了口气,将心口的一块大石头给卸了下来,所以这次再见,邵武能明显感觉到两位老人脸上表情轻松了许多。
小姨路雪去年考上了大学,,让邵武很吃惊的是,她竟然上的是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算算时间,比他早一届的师哥好像有张一谋。
真说起来,姥姥和姥爷两个人也不容易,普通单职工家庭,愣是能培养出来三个大学生。
所以路家不只是在26号院,在附近的几条胡同里巷都很有名。
想想,80年,有多少家能供出来三个大学生呀?
当然了,在这个时候最不争气,只是初中毕业的小舅路强被自然忽略了。
对了,邵武也算是个不争气的,毕竟他去下乡之前也只是初中毕业。
记忆中前身邵武和小舅路强两个人,可是给这个家庭抹了不少黑,拖了不少的后腿。
现在邵武从XZ下乡回来,因为几年知青工作生产表现良好,再加上最后还有涉及就当地老乡的表现。
所以,这一次回到北京城,有政府给特意开的安置证明,通知所属街道应妥善优先安置工作。
基本上等于给他回来后的工作安排上了一道保险,虽然无法确定工作单位的好坏,但是最起码有个确定的铁饭碗可端,也能保证他很顺利的把户口落回BJ。
总算有点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感觉了。
邵武抬手摸了摸额头,似乎那里还在隐隐作痛,记忆中那一下砸的可真够狠的,眼瞅着一个大石头朝着自己脑袋落下来,所以原身最后那一点影像记忆很清晰,而且那种疼痛入骨的感觉,直到今天记忆犹新。
他又看了看亮堂堂的窗户,感觉着身上似乎有了点力气,终究是耐不住身上的粘腻和闷热,慢慢的从床上坐了起来,稍微缓了缓,穿上拖鞋,下了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