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一从战友的分别伤感中走了出来,他知道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也不可能事事尽如人意,小许当不了兵也许对他并不是一件坏事,毕竟事关他的生命,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了。
他化悲伤为力量,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日常训练学习中去,所以他的干劲比以前更足了。
整个新兵大队的训练热情也持续高涨,大家都在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
新兵连除了教育训练,还要开展各式各样的文体活动,其中有一项叫做“三个半小时”。
新兵连是临时单位,条件相对老连队来说还是差很多的,很多的设施设备器材都是从老连队调拨的,没法真正实现“三个半小时”。
新兵大队在一日三餐的时候因为条件受限制,没有办法看电视新闻,所以就因地制宜,利用高音喇叭播放新闻。同时,为了反应新训的特点和成效,表扬好人好事,中间也穿插读播新兵的新闻稿件。
要知道,部队有一个传统叫做,“有红旗就扛,有第一就争”,看着别的新兵中队都开始行动了,吴一的班长也沉不住气了。
“吴一小伙子,你也投两篇稿子呗,我们班可不能当光头啊!正好你也在新兵大队露露脸。”
跟上次一样,除了“好的”,吴一其他也不能说啥啊。班长给任务那就是给荣誉啊,说明班长看得起你。
其实他心里也有自己的小九九,他也想在新兵大队整出点名堂出来,也能在领导那“挂上号”。
答应是答应班长了,但是写什么呢,自己虽然以前上学的时候也写了点碎片文字,但那都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这次是在部队第一次亮相,不能打败仗啊,那样就丢人丢大了。
想了想还是写人记事吧,这样既真实好把握,还能反应我们的新训情况。
那个时候部队大力提倡以情带兵,反对打骂体罚,所以我吴一就想从班长如何关心关爱他们新同志的角度入手。
吴一想以班长让他们每名新战士跟家人打上亲情电话这样看似很小的小事(当时没有手机,几十个人就一部公用电话,定期定时开放,班长把自己打电话的时间让给其他新战士,因为有个新战士父母和爷爷奶奶不在一起他要多打一会儿),体现班长牺牲小我,对新战士无微不至的关心。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当时吴一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为了进一步突出班长,就举了别的班的一个例子,结果稿件在大队广播里播出时,隔壁的班长就跑他们班来兴师问罪了。
“你们班谁叫吴一?”。
“班长,是我。”吴一愣了一下说。
“小伙子,不错啊。”
吴一一下子就蒙圈了。
黄班长赶紧跑过来笑呵呵的给吴一打圆场。
“什么是啊,老吴,别吓着我们新同志啊!”
“没事,我就是来认识认识一下他。”吴班长没好气地说。
“新同志,第一次写稿子,没有经验,下次注意,你不要跟新同志置气啊,来来来,抽支烟。”黄班长继续陪着笑脸。
“小伙子,以后下老连队了,我会好好关心关心你的。”吴班长笑着说。
吴一看着他那笑容,明显是那种有点笑里藏刀的样子,心想这下惹麻烦了。
黄班长继续打着圆场,并把吴班长拉到隔壁班了。
这事才总算告一段落。但从这件事也反应出了,吴一刚从学校毕业就入伍,没有经历社会的历练,真的是小白一个,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经过这件事,吴一也算是吃一堑长一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