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从信息化到数字化

信息化的概念是日本学者梅棹忠夫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它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将所研究对象的各个要素汇总至数据库,旨在优化特定人群的生活、工作、学习、决策等行为,提高各种社会行为的效率,并且降低成本。具体而言,信息系统模拟现实业务,将业务过程转化为数据描述,再通过数据处理,并充分利用计算机高效运算的特性来提高业务效率。

下面举例说明。保险的核心业务系统将保险运营的业务流和资金流映射成数据流,如投保单数据、保单数据、收付数据等。然后通过数据处理模拟实际操作,提高业务效率。例如,计算机通过数据分析自动核保的效率显然比人工判断更高,系统查询一条保单数据的速度要比到档案室找到实物更快,使用系统计算保费和赔款的效率也要比使用算盘或计算器更高。

可以看出,信息化有两个重要环节:一是将物理对象、现实行为映射成数字信息,二是通过处理数字信息反向赋能现实行为。信息化建设就是在不断提高这两个环节的覆盖范围和转化效率,就像人类不断发展科技来提高能量转化效率一样。蒸汽机通过煤烧水、水变蒸汽、蒸汽推动活塞产生动力,内燃机通过燃油产生气体、气体膨胀推动活塞产生动力,无论是内燃机替代蒸汽机,还是内燃机技术改进,都是在不断提高能量转化效率。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业务过程和业务场景实现了数字化模拟,甚至达到了全域数字化。随着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发展,空间状态和活动、个体状态和行为也将实现数字模拟。越来越多的现实事物被映射成数字信息,未来将出现一个与物理世界完全对应的数字世界,这两个世界之间将通过软件和手机、眼镜、家电、汽车等设备进行连接。

云计算打破了计算机单机性能的局限,为数据处理提供强大的底层算力。大数据让人们可依托数据进行科学预测。机器学习将沉淀的经验数据转化为智能,机器开始拥有像人一样的判断能力。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逐渐成熟,人们运用数据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将得到飞跃式提升。

未来几年,随着这些技术进入规模化应用,信息化两个环节的覆盖范围和转化效率都将大幅度提升。回顾几次技术革命,从蒸汽机到内燃机再到核能,虽然都是矿物能源向电能和机械能的转化,但由于转化效率差异巨大,每一次演进都开创了一个时代。同样,信息转化效率的跃升也将打开一个新局面,这个过程就是“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