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常态下民间借贷危机的内在机理及治理路径与对策研究
- 肖韶峰
- 4213字
- 2024-05-21 15:55:44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对于民间借贷,国外学者主要从理论上解释其存在的内在逻辑和原因。McKinnon(1974)和Shaw(1973)通过研究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提出了“金融抑制”理论(19)。该理论认为,利率管制等原因会导致某些经济主体如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无法通过正规金融渠道得到满足,民间借贷应运而生(20);Adams和Vogel(1986)的研究表明,金融抑制致使正规金融市场出现信贷配给,大批被淘汰的资金需求者只能涌入民间金融市场(21)。金融抑制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发展中国家民间借贷存在的原因,但对于不存在金融抑制的国家的民间借贷的解释却显得苍白无力。因此不少学者从其他角度解释民间借贷。
Stiglitz和Weiss(1981)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解释民间借贷的内生性。他们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信贷市场必然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银行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中小企业面临的信贷配给问题越发严重。而民间金融机构拥有信息优势,能够更有效地消除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可以说,民间借贷是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22)。Fry和Isaksson(1984)从自选择机制的角度分析了非正规金融的起因问题。他们认为,非正规金融在某种意义上具有私人信息和民间道德规范的自选择机制(23)。Steel等(1997)认为,内生性民间融资的群体信贷是一种有趣的契约安排,这种方式利用了民间道德规范和私人相互信任,有效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24)。Hoff和Stiglitz(1998)认为,参与者之间的信任是民间金融的基础,但随着涉及资金的增加,这种仅基于信任的契约越发脆弱并易出现道德风险(25)。信息不对称理论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发达国家民间借贷存在的原因。
还有学者从交易成本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进行相关研究。Woodruff(2001)从交易成本角度解释民间借贷市场的存在及发展问题。民间借贷市场具有灵活的制度安排,交易非常灵活且具有弹性,因而交易成本比正规金融市场要低许多,且效率更高。此外,由于交易者之间具有信息渠道及优势,信息获取成本较低。因此,民间借贷借助灵活的制度安排及更低的交易成本不断地发展(26)。
关于民间借贷的风险,也有部分文献进行了探讨和分析。Isaksson(1996)指出,贫困地区合作金融的主要缺陷是其容易造成信贷风险和道德风险的集中。Zagaris(2007)总结分析了非正规金融在规避管制、逃税等非法活动中的作用,并证实了非正规金融对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27)。
总的来说,国外文献主要侧重于对民间借贷理论层面的分析。由于国外金融体系开放程度相对很高,正规金融规模足够强大,民间借贷只是整个金融体系中的一个有益补充,其体量和规模偏小,即使发生大规模违约事件也难以酿成危机。因此,国外学者很少从借贷危机角度进行相关探讨。
1.4.2 国内研究现状
在我国,民间借贷一直存在,因此研究民间借贷的文献非常丰富,不同学者分别从历史、社会、法律等学科视角对民间借贷展开了多种研究。经过梳理归纳,本书认为,中国国内的文献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对民间借贷进行了研究:
第一个层面主要是从民间借贷史的视角进行梳理。秦晖(1990)、潘敏德(1994)、刘秋根(2000)、李金铮(2000,2003)、俞如先(2010)等分别以不同时间段、不同区域的乡村民间借贷作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了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乡村民间借贷的情况。对汉代以来的民间借贷史的梳理对于本书研究新常态下的民间借贷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
第二个层面主要是从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与制度经济学、金融抑制、社会学等理论视角进行梳理。张友俊、文良旭(2002)认为,金融抑制是我国民间借贷产生的主要原因(28)。张胜林、李英民、王银光(2002)等从制度经济学与交易成本的视角进行解释和实证分析。林毅夫、孙希芳(2005)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是民间金融广泛存在的一个根本性的原因(29)。殷俊华(2006)认为,正规金融的供给不足及民间金融的强烈需求是非正规金融的存在逻辑(30)。费孝通等从“差序格局”与社会信任等视角阐释民间借贷的逻辑,他们认为,民间借贷是基于乡土社会的人情与信任而存在的(31)。杨汝岱、陈斌开、朱诗娥(2011)进一步从社会网络视角的社会学角度考察分析了农户间的民间借贷并进行了实证分析(32)。
第三个层面主要是从民间借贷的内生发展视角探讨其发展路径。张杰(2000)从内生性金融制度的角度出发,认为民间借贷是解决中小企业困境的根本出路,其产生和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33)。王曙光、邓一婷(2007)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视角,通过构建模型分析民间金融的内生发展与演进道路,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34)。葛立新、张国光、郭新强(2012)提出了一个研究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统一理论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动态的一般均衡模型,详细分析民间金融的内生机制和演化路径,并给出结论和政策建议(35)。胡金焱、张博(2013)利用2005—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方法,对民间金融如何影响宏观经济增长与产业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36)。李健、卫平(2015)利用2000—2012年中国省际平衡面板数据,采用间接估算方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分别对民间金融发展规模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量,并采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方法,对民间金融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联系及其中间渠道进行检验(37)。廖冠民、宋蕾蕾(2020)指出,当地区非正规金融发展水平较高时,地区的资本配置效率与劳动配置效率则更高(38)。
第四个层面是从民间借贷的风险、传染、不稳定性视角进行分析。林毅夫、孙希芳(2005)提出,在一定地域、人际范围内,地缘、人缘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民间借贷风险,但超出特定范围后,这种优势反而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劣势(39)。曾志敏、叶岚(2012)基于新经济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探讨社会网络、结构洞与民间借贷风险之间作用机制的理论解释逻辑,对民间借贷风险的形成机理提出三个理论命题(40)。史晋川(2011)认为,人格化的交易方式和人格化的合约机制适应于温州传统的基于“地缘、血缘和亲缘”的民间借贷;未来以法律为基础的非人格化合约执行方式才是民间借贷健康发展的关键(41)。张乐才(2011)从风险共享机制角度探寻了企业资金担保链的风险传染机理,主要分析了担保链的风险消释机制和风险传染渠道等,并进行了实证分析(42)。卢斌、沈俊、姜祥林(2013)认为,民间借贷通过金融借贷关系网络系统中各相关利益者或各运行环节的相互作用,使金融风险在其相关链条中进行快速传导,并最终演化成系统性风险(43)。吴炳辉、何建敏(2014)认为,民间借贷危机在刚爆发时危害较小,波及范围较窄,但在后段因为信息传播与信息的不确定性会导致其传播速度加快、范围增大、社会破坏性加大(44)。方先明、孙利(2015)提出了民间金融风险传染的渠道主要是主体要素渠道、金融要素渠道及信息渠道(45)。石涛(2017)对民间借贷风险的传染机理、嬗变形式、民间借贷风险的控制机制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了民间借贷的传染要素、传染渠道、传染路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46)。刘希章、李富有、孙梅艳(2020)剖析了民间金融的内生与外生风险,并深入分析其生成机理,探讨其性态演变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47)。
第五个层面是从民间借贷违约或危机爆发后的各类处理机制视角分析并围绕温州等地出现的民间借贷危机提出对策建议。范建军(2012),段炳德(2012),乔尔(2012),戴新民(2013),蒋俊杰、柯迪(2014),王伟、李海平、戴菊贵(2015)等对温州等地民间借贷危机的形成背景、根源进行了一般性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王洪斌(2013)从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兴起的影响入手,分析了近代早期英国社会的民间借贷及债务纠纷如何解决的问题,这对当前我国民间借贷纠纷的解决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48)。孙福兵、丁骋骋(2013)通过运用社会调查法和历史文献法,对温州改革开放以来的三次金融危机(金融风潮)与金融改革进行比较,找到民间金融风潮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49)。陈志武等(2014)利用清代刑科题本中近5000起案件记录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债务人违约越严重、向其讨债越困难,债权人越有可能通过暴力来惩罚债务人(50)。郑勇军、叶志鹏、陈宇峰(2015)构建交易方式—治理模式—金融风险的分析框架,剖析了温州金融危机发生的内在机理,提出人格化交易特征的温州文化是民间金融风险的根源(51)。向静林(2016)尝试从风险转化的角度出发,探讨政府在借贷纠纷出现后如何进行选择,是否会直接介入市场治理,以及介入后的风险转化等问题(52)。向静林、邱泽奇、张翔(2019)探讨了地方金融治理中的风险分担规则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宏观层面的制度矛盾是微观层面规则不确定性的结构性根源(53)。纪军令、朱力(2016)提出,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非法集资的形式不断变化,为此,政府需要加强制度建设,运用大数据和资本市场交易工具,推进强制性与诱致性制度变迁(54)。丁骋骋(2019)通过田野调查分析及总结民间借贷债务催收市场的四个特征,采用“博弈论”对民间借贷债务催收涉黑隐患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55)。
民间借贷危机的爆发既会对经济金融体系造成冲击,也极容易催生社会暴力事件并形成信任危机,甚至引发群众上访集访,导致社会不稳定。因此对这些文献的梳理既有助于读者更好地厘清政府与市场在民间借贷中的关系,也有助于本书提出更好的对策和建议,以化解民间借贷的矛盾和危机。
1.4.3 国内外研究综述
总的来说,国外文献主要侧重于从金融抑制、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等理论视角分析民间借贷的存在及逻辑。还有部分国外学者聚焦于民间借贷的风险研究。由于国外金融体系开放程度相对较高,正规金融规模足够大,民间借贷早已转型为正规金融,因此民间借贷风险相对较小,爆发危机的概率相对较低。因此,国外学者就民间借贷危机进行研究的文献特别少。
国内民间借贷的历史悠久,研究民间借贷的文献和成果非常丰富。既有从历史学视角研究汉唐明清民间借贷的,也有从理论视角研究民间借贷的逻辑及存在的,还有的学者从民间借贷功能、作用的视角出发,试图探讨国内民间借贷的内生逻辑及演变路径。当然,近些年,随着国内民间借贷危机的爆发,特别是温州与鄂尔多斯等地民间借贷危机的爆发,国内部分学者试图从理论层面分析民间借贷风险及传染,还有部分学者试图分析民间借贷危机的处理机制。但总的来说,国内学术界对民间借贷危机理论的深度研究还处于空白,对民间借贷危机的实证分析也尚未深入进行。本书基于已有文献,从理论的视角探讨民间借贷危机理论模型的构建、民间借贷危机传导机制的梳理、民间借贷危机的动态博弈机制及民间借贷危机的实证分析,这加强了相关理论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研究的不足,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