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理论探索与北京实践
- 周中仁
- 3149字
- 2024-05-21 15:15:59
前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前所未有的高度,将其作为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把绿色发展纳入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之路,有力推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要全力推进绿色发展,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不断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国要进一步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可持续发展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并成为指导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理念、行动等在某一区域的集中实验与示范,与美丽中国建设、绿色发展、生态文明思想一脉相承,并且其在建设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自1986年国家启动实验区建设工作以来,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我国在大城市改造、小城镇建设、社区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及资源可持续利用、资源型城市发展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实践中,我国依靠科技进步、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探索出了不同类型地区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机制和模式,为不同类型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示范,使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全国各地得到全面深入的推广。2015年9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了《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下简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这是继《21世纪议程》《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之后,人类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又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行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广泛支持。2016年12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印发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的通知》(国发〔2016〕69号),正式启动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国家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这对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即通过建设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可持续发展现实样板,对内继续为中国其他地区可持续发展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对外为其他国家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中国经验。
当前,国内外发展环境正经历着深刻变化,2020年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把这种变化暴露得更加明显,人类社会的发展面临更多不确定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国与国之间和平发展显得更加弥足珍贵。现已拉起序幕的“十四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在新的历史时期,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科学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的基础上,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要紧抓战略机遇期,让“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中国智慧惠及人类,引领人类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国家创新示范区作为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样板,可以更好地集中展示中国发展成果。
北京市高度重视实验区建设工作。1995年7月,西城区被批准为全国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这也是北京市的第一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随后,怀柔区、石景山区、门头沟区也先后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08年西城区因为在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组织体系和保障机制探索与研究过程中的突出成绩,被确定为国家首批13个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之一。2014年科技部专家组高度评价西城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工作:“西城可持续发展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是全国实验区建设中的一面旗帜,西城可持续发展工作具有标杆的意义。”北京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工作获得了国家的充分认可。除了4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北京市还围绕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一些突出瓶颈问题和短板,设立了丰台区王佐镇、榆树庄村,大兴区留民营村,海淀区四季青镇,朝阳区金盏乡,西城区广安门外街道,顺义区李桥镇,密云区穆家峪镇、大城子镇、太师屯镇,延庆区旧县镇,房山区大石窝镇12个市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在城镇建设、产业转型、社会发展、民生事业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实验示范,总体成效显著,有力推进了北京市可持续发展建设工作。
近年来,北京市城乡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的功能也在发展中不断调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8次视察北京,13次对北京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期首都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扣住“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问题,谋划首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新蓝图,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新版规划清晰明确地描绘了今后一段时期北京发展的指导思路、战略定位、发展目标、规模和空间布局、功能定位等。北京的功能定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要把“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中心任务来抓,要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大力实施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重点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有效治理“大城市病”,不断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人居环境质量、人民生活品质、城市竞争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在此宏观背景下,实验区肩负着传承和创新的使命,系统梳理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历程,总结实践经验和成果,开展新时期北京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理论与未来发展路径研究是尤为必要的。
本书作为对北京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全面系统研究,共包含十章内容。第一章分析了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理论基础,包括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提出的时代背景、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相关概念的辨析、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相关支撑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主要特征等。第二章对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进行了系统梳理,包括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演变与建设阶段划分、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时间与空间格局、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典型模式。第三章对目前已获批的6个国家创新示范区的创建路径进行了科学总结,主要包括国家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时代需求,创建主题选择、建设思路、具体推进路径和对北京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启示等。第四章和第五章对北京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现状进行了系统总结,包括北京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历程、各个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主题的选取、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设中形成的宝贵经验和典型模式等。第六章对新时期北京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思路、目标与路径进行了战略研究,包括新时期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遵从的主要原则、总体建设思路与战略目标、建设的总体路径和对策建议等。第七章至第十章,选择门头沟区、西城区两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房山区大石窝镇、密云区太师屯镇两个市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进行了具体研究。
周中仁
202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