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文明视阈下青海省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 王建军
- 3722字
- 2024-05-21 15:48:15
第三节 生态文明视阈下青海省产业转型的必然性
产业转型升级关系着青海省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生态文明建设大局。基于全省重要的生态战略地位及经济和社会的绿色发展,近年来,从中央政府到青海省政府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这就要求青海省在经济发展中要以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为前提,以发展生态经济为核心,以培育生态文化为灵魂,坚持在综合循环利用资源中谋求又好又快发展,在保护建设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过程中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可持续发展道路[68]。因此,必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完善生态产业布局,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量,实现生态立省、绿色发展的目标。
一、产业转型升级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
经济发展总是与经济结构调整密切相连的。在经济结构设计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等多方面内容中,产业结构是核心要素,产业结构不合理无法形成有效供给,导致资源浪费,严重阻碍经济发展。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产值比例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标志着国民经济已进入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然而,一直到2018年,青海省三次产业构成为9.4:43.5:47.1,第三产业产值比例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明显的是青海的产业结构层次提升滞后于全国总体水平。另外,从产业组织能力和技术能力上看,青海省传统产业比重大,高技术产业占比小,总供求结构性失衡,形成严重的产能过剩。从2012年到2018年,工业生产者的买入价和卖出价呈下滑状态。产能过剩的产业范围不仅包括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还涉及光伏、风电设备等代表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产业转型升级具有现实紧迫性,必须依据市场需求合理配置资源,满足个性化需求,进一步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与经济发展新阶段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形式。
二、产业转型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青海省是典型的资源型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自身的特点,逐步形成了以石油、电力、化工、有色金属等为主导的资源密集型产业结构。资源型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这不光是区域产业利润的主要来源,也代表了区域的形象和影响力。然而,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单一、能源结构不合理等,导致经济发展的高能耗、高投入、高污染现象严重。据统计,2018年青海省每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为1.84吨标准煤,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一次性能源终端消费量结构中,制造业占总消费的70.74%,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加工业、有色金属加工业等几大重工业能源消费量占制造业总消费量的93.6%;2015年青海省能源自给率首次跌破100%,2018年下降至78.66%。青海省地域广阔、人口稀少,工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社会对环境污染问题的看法始终处于较为乐观的状态。但是,长期的高增长、高能耗,使得人地矛盾、产业发展与节能减排矛盾在部分地区呈逐步加剧趋势。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和三江源头,肩负着保护“中华水塔”、筑牢中华民族生态屏障、改善民生的重大历史使命,必须协调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支撑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国民经济各产业间内在质量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种资源要素投入不同产业的生产率存在巨大差异;二是在同一产业内部,各种要素的生产率存在严重不平衡。解决这种不平衡,必须通过资源的不断重组,实现产业结构的自组织进化。其间,可以依据一定的发展战略对资源分配过程进行主动干预,从而加快产业结构转换的进程或促进结构向设定的方向转换。因此,产业是资源转换战略实施的基本载体,而产业转型升级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资源实现有效交互的关键环节,也是实施资源转换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路径。也就是说,通过同一产业链内部多种经济资源战略行为的交互,产业内部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各地创新,提高整个产业链的创新水平;而不同产业类型之间的各种经济资源战略行为交互,可以引发原有产业间的交叉与融合,使新兴产业的生成与发展成为可能,从而以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产业转型升级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资源有限性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矛盾产生与形成,是由人类的发展历程、经济状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它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资本专业化基础之上,是社会需求的持久性及当前生产力组织过程的僵硬性的具体反映。可持续发展资源观之所以能够彻底改变并扭转这种矛盾,是因为它放弃了“将经济增长建立在阶段性资源优势基础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谋求建立以“主要依靠知识和人力资本的内生化增长”的资源集约型增长模式,其本质体现在资源的有效集成。这种意义上的有效集成(integration),其对象包括人类生产与生活过程中所投入的主要资源要素:人(human)、组织(organization)、技术(technology)、自然资源(natural resource)、环境(environment)。这些要素共同构成社会生产系统,以完成某种生产使命。作为构成社会生产系统这一有机整体的五个主要因素,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关系,而这种关系既要受到它们自身状况的影响,又要受到所构成的社会生产系统的目标约束、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和外部竞争者行为的影响。社会生产系统所面对的环境总是在不断变化,这样不断变化的环境就会不断地对社会生产系统的产出绩效提出新的不同的要求(如提供廉价产品、优质服务、及时供应、反映客户个性、保护环境等),而社会生产系统的产出绩效又是由资源集成的质量及其相互关系所决定的,由此,人、组织、技术、自然资源、环境五者的关系就必须随社会发展对生产系统所提出的系统目标的不同而作出相应改变。
当代社会,科学技术已成为主导生产要素。技术、知识、人力资本逐渐从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转化为内生变量,这个过程实质是由于自然资源逐渐变得稀缺,完全依赖自然资源大量投入而获得经济增长的路径受到限制,而技术、知识、人力资本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替代自然资源。正是产业持续创新能力与特殊能力的结合,构成了具有整合机制的产业核心能力,产业具有差别化特征的特殊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持续创新的过程。因此,持续创新能力的大小决定着特殊能力的大小,持续创新能力的积累完全依赖于产业自身的生产经营实践活动及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因此,通过全面提升持续创新能力,可以实现优化产业核心能力,营造产业长期优势。
进入21世纪以来,青海省产业发展依托丰富的水电资源、矿产资源,形成低电价、低成本等能源资源优势,支撑经济高速发展。然而,随之而来的要素成本上升、产能过剩和环境保护压力,使得原有的发展动力难以为继。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发展方式遇到了瓶颈,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发展模式逐步转变为技术密集型发展模式,以保证经济增长速度的可持续和平稳换挡。注重用新技术和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新产能发展壮大,使传统产能焕发生机,以推进新旧产能有序转换[69]。产业转型升级在宏观层面表现为三次产业结构的变迁,在产业技术能力方面表现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转变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创新驱动是将普通的发展方式转变成为基于知识扩张、技术发展和劳动力增强的高效方式,从而增强核心竞争力,使得产业发展平台更高、价值链更完善。因此,产业转型升级是推动新旧产能有序转换,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目标的必然要求。
四、产业转型升级是落实“一优两高”战略的关键路径
产业转型升级是在环境危机、资源危机和社会危机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人类对产业存在的形式和发展方向进行理性反思的结果。
首先,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生态保护优先必要路径。产业转型升级也是实现产业经济、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关键路径。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中观层面的战略措施,其对生态保护的优先程度具体表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宏观层面上,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将产业经济发展目标转化为生态目标及社会发展目标,实现资源配置与再优化,对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及生态文明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微观层面上,企业是产业最基本的组成单位,产业转型升级引导着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从而促进了企业的生态行为实践。
其次,产业转型升级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一方面,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密切相连,其中产业结构与需求结构是经济结构的核心要素,而产业转型升级不仅可以从整体上合理配置资源以调整三次产业结构,还可以通过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等促进各产业内部结构水平的不断知识化、高级化,最终提升各产业的发展质量。另一方面,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技术创新能有效地解决因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带来的高能耗、高投入、高污染等问题,同时能有效地促进产品的附加价值的提升,从而促进产品竞争力的提升。
最后,产业转型升级是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产业转型升级的结果是生产人类生存需要的物资产品的一、二次产业的比重越来越小,生产人类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的休闲旅游、文化教育、艺术体育等服务产品的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因此,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满足人类高质量和高品质生活与发展的需要,为人们创造高品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