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物资供应链的理论体系

物资供应链诞生于企业的管理实践,有扎实的学科基础、完善的业务流程、丰富的组成要素、明确的职能定位,其理论体系如图1-7所示。

(1)物资供应链的学科基础

物资供应链是一个控制优化、分析决策和经营管理等多领域的复合型概念,以应用数学和管理学为学科基础。

① 应用数学

应用数学是数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数理统计、运筹学、概率论、信息与计算科学等多个分支。通过运用数学知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将生产、管理中的现实问题抽象出来,基于科学计算提升物资供应链的管理水平。例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能够为提升需求计划的预测准确性、决策客观性提供理论指导;运筹学能够求解和优化整个供应链系统的各种决策类问题,被广泛应用于物资库存管理、仓库选址、运输路径规划等方面。

② 管理学

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管理活动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探求管理效益最大化的综合性交叉学科,主要包括决策理论、系统管理理论、组织管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等学科。决策理论能够为物资供应链建立组织体系,更好地为规划仓库和配送中心的选址、采购供应方式、配送运输路线等提供决策方案。系统管理理论能够为分析物资供应链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提供理论依据,优化物资供应链业务流程和资源配置。组织管理学能够辅助物资供应链围绕目标开展组织设计、组织运作和组织调整,提升物资供应链中的企业业务部门的管理能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能够指导物资供应链信息化系统建设和数字化转型。

图1-7 物资供应链理论体系示意图

(2)物资供应链的业务流程

物资供应链的业务流程包括需求计划、设计制造、采购供应、仓储物流、废旧处置5个主要业务环节。

① 需求计划

物资需求计划管理是物资供应链管理的源头,是引领物资质量提升及择优确定供应商的基础,是决定整个物资供应链运营效率和效益的关键环节。需求计划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物资的历史需求记录、供应商生产能力、预期产量、企业技改检修计划等信息,计划内容应涵盖物资的品类、数量、规格、质量标准、技术参数、预算金额等内容。企业通过科学预测需求计划,平衡物资需求、生产计划和供应能力,从而下达准确的订单指令,减少生产的波动和不确定性。

物资需求计划可以分为周期性需求计划和批次性需求计划。其中,周期性需求计划是企业按年度、季度、月度预测汇总需求计划;批次性需求计划是指需求单位(主要为企业的生产部门)根据企业下发的全年招标采购批次计划安排,结合自身项目建设进度和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编制的物资需求计划。

② 设计制造

采购执行过程中通常因物资的详细技术参数、质量标准等信息无法高效传递给供应商、生产厂家导致物资供应过程中发生退货或返工。在设计制造环节,首先要通过建立物资技术参数、品类编码、质量规范等标准,规范供应商对合同、订单履约过程中信息的一致性;其次,负责物资产品的设计团队或供应商应该根据需求部门的要求提供定制化的产品或服务;最后,原材料、元器件及其他中间产品的制造供应商根据设计要求应用恰当的生产制造工艺和工程技术完成生产任务,采购部门监督物资的质量检验和按期交付。

③ 采购供应

采购供应是为满足物资需求而从事的采购活动,是对物资需求计划的拆解和落地执行。物资采购涉及的主要工作包括采购目录管理、采购计划管理、采购寻源、招标、合同管理、交付结算等。

物资采购模式可以分为分散采购、集中采购和联合采购。分散采购主要针对采购量小、单位价值低、市场价格透明、供应渠道多的零星物资采购。集中采购是将分散的采购行为集中起来,打破地区局限和供应商数量的有限性。集中采购能充分发挥大企业的采购优势,增大与供应商的议价空间,在交货时间、付款方式、质量保证、售后服务等方面得到更加优惠的条件。同时,集中采购可以使采购信息高度集成和广泛共享,更有利于企业高层对采购实施调控,增加采购透明度,有效防范采购风险。联合采购是指两家或以上购买相同类型物资的企业将采购订单合并后进行统一采购,这样能够降低采购成本。企业会根据物资价值、采购数量、采购金额等因素选择不同的采购方式,大型企业的采购模式逐渐变为以集中采购为主、其他采购形式为辅。

④ 仓储物流

仓储物流是供应链的核心环节,主要从事物资储存、流通调控、运输配送,具体包括装卸货、质检、上架、分拣、包装、再加工、配送等。如何提高库存的周转率和资金利用率,降低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库存量和流通费用,是仓储与物流管理应当解决的问题。

物资仓储涉及的主要工作包括物资出入库管理、库存管理和仓库安全管理。物资出入库管理需要做好物资入库清点、验收、分类工作,依据提货单安排物资出库并做好登记,确保物资账、卡、物的一致。库存管理需要做好仓储储位的规划,确保仓储空间的合理利用和物资存放位置的快速定位。仓库安全管理需要做好防火、防盗、防潮、检修维护等安全监管工作,确保在库物资的质量不受损。

物资仓储管理工作最核心目的是保证物资的供需平衡,同时降低物资的仓储成本。因此,多种仓储策略应运而生。根据仓储物资持有量的差异,物资仓储存在联合储备、定额管理、零库存管理等多种方式。联合储备是一种通过信息化系统在多个仓库之间形成的虚拟联合库存模式;定额管理是设置一定的库存安全值,一旦仓库的物资持有量低于安全值时触发补仓行为的库存模式;零库存管理是一种库存最小化模式,它不对物资设置经常性库存,使其处于周转的状态。

物流配送的主要工作包括确定配送方式、规划运输路线、设计联合运输方案、寻找合适的运输承包商。只有建立强大的物资运输网络体系,才能保障物资供应链的正常运转。大型企业通常采取“自建物流+社会物流”的形式完善自身运输能力。

⑤ 废旧处置

废旧处置主要是将企业长期闲置的物资重新调拨分配、回收出售,对遭受损毁的物资进行绿色无污染处理或交易出售。物资废旧处置工作包括编制废旧物资管理计划、废旧物资处置审批与技术评估,建立准确反映废旧物资来源、处置方式的物资台账等。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物资回收处置工作,做好废旧物资处置工作能够盘活存量资产,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3)物资供应链的组成要素

物资供应链中存在多个节点企业,它们是物资供应链的成员,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四股支流将不同的节点联系在一起,最终形成网状形态的物资供应链。

① 商流

商流主要是物资采购和出售的流通过程,包括接受订货、签订合同、废旧处理等商业流程,它是在供应商与需求单位之间双向流动。商业流通形式趋于多元化,通过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进行购物的电子商务形式成为主要模式。

② 信息流

信息流是物资供应链所有活动形成的数据流,包括需求计划、生产订单、排产信息、库存状态、交付过程等多种信息,也包括管理过程中的供应商信息、信用评价、绩效记录、合作关系等。信息流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贯穿端到端供应链的所有节点和相关流程,在供货商与需求单位之间双向流动。

③ 资金流

资金流就是货币的流通,是物资供应链中信用证、汇票、现金在各个节点企业之间的流动。资金流的流向与物流的流向相反,由物资需求方向上游供应商流转。资金流是盘活物资供应链的关键,企业如果缺乏严密的资金使用计划,资金流就会发生严重的外溢和闲置。为了保障正常运作,企业必须确保资金的及时回收,否则无法建立完善的经营体系。

④ 物流

物流是物资的流通过程,是物资供应链中实际需求物资从原材料生产到需求端的整个过程。广义的物流包括仓储、运输、关务和相应的信息系统。在不考虑退换货的情况下,物流是单向的,它的起点是位于最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然后逐渐向物资需求方移动。长期以来,企业理论都是围绕产品实物展开的,因此物资流程被人们广泛重视。物流的核心是高效率、低成本地使产品到达指定地点。

(4)物资供应链的职能定位

物资供应链的职能是通过科学管理物资,达到降低物资供应成本、提高企业物资管理效率、提升物资供应链韧性、完善绿色物资供应链体系的目的。

① 降低物资供应成本

降成本是企业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企业将物资供应链作为源头降本的工作抓手,通过加强计划管理,降低库存数量,提高资金配置合理性;通过实行集中统一采购,降低采购成本;通过科学规划仓库位置和运输路线,降低物流成本。

② 提高企业物资管理效率

物资管理效率与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密切相关。企业通过物资供应链管理加强物资一体化集成管控和供需双方之间的协同作业,提高采购效率;通过实施仓库标准化改造,提高物资在流通过程中的搬运、装车、拣货与库内移动时效;通过加强业务流程标准化管理,降低物资计划、领用、结算等业务的审批回退概率,提高办理速度。

③ 提升物资供应链韧性

原材料、设备及其零配件等物资的安全供应是保障资产密集型企业生产连续性的关键。企业通过优化供应商跟踪评估机制,筛选出高质量供应商并加强合作,保证物资交付品质和时效;通过加强物资供应渠道多样性建设,降低渠道单一化的断供风险,保障物资供应安全;通过物资供应链打通企业内外部的信息流,增强外界风险洞察力,做到风险预防和快速响应。

④ 完善绿色物资供应链体系

全球环境与资源问题日益凸显,打造绿色供应链不仅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推动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对于资产密集型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绿色协调发展至关重要。资产密集型企业通过规范管理程序把控供应商准入、给予绿色供应商采购倾斜,加强对供应商的绿色管理;通过统筹内外部物流资源,发展多元化运输,构建绿色物流;通过加强废旧物、废弃物回收处置,实现绿色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