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明朝皇帝在皇宫里的最后一天

走投无路的崇祯皇帝,都做了什么呢?

永乐十八年(1420年),永乐皇帝朱棣宣布北京皇宫启用。从永乐皇帝到崇祯皇帝,明朝先后共有14位皇帝在北京皇宫里生活。直到崇祯十七年(1644年),中国历史又发生了一次巨变。这一年,大明、大清、大顺、大西4股军政势力之间进行了一场决定中国历史走向的大决战。这4股军政势力的4个代表人物——明崇祯皇帝朱由检(35岁[1])、清摄政王多尔衮(33岁)、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39岁)、张献忠(39岁),都是正当盛年。

大顺军攻入北京城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五,负责防守长城居庸关的总兵唐通和监军太监杜之秩率部投降,李自成带领的大顺军进入了居庸关。此后,大顺军如履平地,势不可挡,于三月十六攻陷昌平城,并焚烧了明朝皇陵[2]。当晚,大顺军的先头部队到达了北京城北部的一道土城墙附近。这道土城墙,是元朝遗留下来的城墙遗址,直到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

三月十七,大顺军开始兵分三路攻打北京城,分别进攻阜成门、彰义门(也称广宁门,清朝时改名为广安门)和西直门。城内驻守官兵毫无抵抗之力,不战而溃。

崇祯皇帝的对策

眼见李自成的大顺军势如破竹、兵临城下,崇祯皇帝是怎么应对的呢?其一,下诏亲征。三月十八,李自成命令军队在北京外城的彰义门附近驻扎。他让已经投降的监军太监去城内面见崇祯皇帝,要求崇祯皇帝让出皇位。崇祯皇帝怒斥叛徒,下诏亲征。但不久后,守城太监曹化淳就带人打开了彰义门,李自成的大顺军长驱直入,北京外城陷落。崇祯皇帝御驾亲征的想法只得作罢。

其二,找人守城。手足无措的崇祯皇帝秘密召见了刘文炳和巩永固。这两个人是谁呢?崇祯皇帝为什么要召见他们呢?

刘文炳是崇祯皇帝舅舅的儿子,自小生活在崇祯皇帝的外祖父家。崇祯皇帝幼时丧母,所以他对母亲族中的长辈颇为敬爱。崇祯皇帝当了皇帝以后,曾去过自己的外祖父刘家。那年正值他的外祖母徐太夫人70岁。崇祯皇帝说:“太夫人年纪这么大了还耳聪目明的,如果我的母亲还健在,不知能活多大寿呢!”边说边流下了眼泪。他非常孝敬外祖母徐太夫人和舅母杜氏,还把表弟刘文炳封为新乐侯。

得知皇帝召见,刘文炳回家对母亲杜氏说:“皇帝召见儿子,儿子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了。”杜氏抚摸着刘文炳的肩背说:“太夫人我已经安排好了,我和你的妻子、妹妹也都不怕死!”原来,杜氏已经把徐太夫人藏到了朋友家,并在自家楼上挂好了自尽用的绳套,楼下堆积了柴火,把已经出嫁的女儿也叫了回来,做好了全家上下以身殉国的准备。

巩永固是崇祯皇帝的妹夫,乐安公主的丈夫。他是北京人,喜欢读书,颇有才气。

在危急时刻,崇祯皇帝在皇宫召见了表弟刘文炳和妹夫巩永固,对他们说:“你们二位的家丁,能不能巷战?”当时的他也许还幻想着由刘文炳和巩永固保护他逃出皇宫。刘文炳直言道:“家丁和敌人的战斗能力实在是悬殊,我们打不过。”巩永固说:“按照规定,臣子家中不能储备武器,我们没办法空手与敌人搏斗。”崇祯皇帝听了以后很失望。巩永固又说:“我们已经把柴火堆在家里,到最后关头,愿全家自尽,以报答皇上的恩情。”

事已至此,崇祯皇帝便说:“朕志决矣。朕不能守社稷,朕能死社稷。”意思是说,我的决心已经下了,虽然我不能守住国家,但能为国家而死!这3个人悲怆哭泣,下定了必死的决心。

其三,安排家眷殉国。当夜,崇祯皇帝上演了最后的疯狂。他来到坤宁宫,对周皇后说:“大势去了!”周皇后忍不住埋怨他说:“十八年来你不听我一句劝啊!”随后,周皇后叫来皇太子朱慈烺(lǎng)、定王朱慈炯(jiǒng)、永王朱慈炤(zhào),对他们抚慰一番,派太监把他们送出了皇宫,到亲戚家避难。然后回到宫里,哭泣着关上门,上吊自尽。

告别了周皇后,崇祯皇帝又匆匆来到他最宠爱的袁贵妃的宫院,逼袁贵妃上吊自尽。但上吊的绳套断了,袁贵妃又苏醒了过来,崇祯皇帝便挥剑砍到了她的肩上。崇祯皇帝以为袁贵妃已死,便又来到了长平公主居住的寿宁宫。15岁的长平公主见父亲来到宫里,急忙拉着父亲的衣服,害怕得哭了起来。没想到父亲竟然对她说:“你为什么生在我家!”接着,崇祯皇帝一剑砍断了长平公主的左臂,长平公主受伤晕了过去,留下了性命。最后,崇祯皇帝又来到昭仁殿,挥剑砍向年仅6岁的小公主!

其四,自缢而亡。三月十九凌晨,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入北京内城。崇祯皇帝下令敲响大钟,紧急召集大臣,但是没有一个大臣来到他身边。无奈之下,崇祯皇帝只好带着太监王承恩出皇宫北门,登上景山。他在自己的衣襟上写下了几行字,大意是:“我受到上天的惩罚,都是大臣们误我。我没脸见祖宗,自己脱掉冠冕,用头发覆盖脸面。敌人对我怎样都行,但请不要伤害一个百姓。”然后,崇祯皇帝在景山东坡的一棵树上上吊自尽,年仅35岁。

就在同一天,崇祯皇帝的舅母杜氏一家40余人在家里上吊自尽,人楼俱焚。刘文炳回家后也跳井自尽,被藏在朋友家的徐太夫人结局也十分悲惨。

那崇祯皇帝的妹夫巩永固一家呢?

当时,崇祯皇帝的妹妹乐安公主刚刚病逝,还没来得及安葬,巩永固用黄绳把他跟乐安公主所育的5个子女系在公主的灵柩旁,说:“他们都是皇帝的外甥,不能被敌人给侮辱了。”说完举剑自刎,全家人自焚而死。

其他人的选择

崇祯皇帝在皇宫里的最后一天,是多么惨烈,多么令人惊心动魄啊!连皇帝尚且如此,广大的百姓又要遭受多大的灾难!所谓国破家亡,正是如此!在最后的生死关头,崇祯皇帝虽然不能守住国家,但能为国家而死。外戚刘家、巩家,虽不能率兵抗敌,但能做到以死报国。这是一种气节,是宁死不屈的志气。

然而,这种不畏死亡的气节并非人人都有,有些人的结局就颇为不同。

前面讲过,周皇后临死之前,派太监把皇太子和其他两个皇子送出了皇宫。皇太子朱慈烺慌慌张张地跑到自己的外祖父周奎家,但没人给他开门。他只好到另一个亲戚家去,也没人应答,最后胆小怕事的太监竟把皇太子献给了大顺军。李自成封皇太子为宋王,但被皇太子拒绝了。李自成把皇太子交给部下关押,允许他穿着便服,到东华门外崇祯皇帝与周皇后的遗体前致哀。后来,李自成兵败撤出北京时,皇太子也被挟往潼关。李自成死后,皇太子又被人献给清政府,回到了北京。

多尔衮下令让熟悉皇太子的人去辨认一下,来人是否是真的皇太子。如果是假的,便要将其处死。皇太子的外祖父周奎带着皇太子的妹妹长平公主前去辨认,长平公主刚开口说皇太子是真的,便被周奎打了一下,不敢再开口。周奎说皇太子是假的。宫里的太监去辨认,表示皇太子是真的,当晚这些太监就都被杀害了。宫廷侍卫来辨认,他们认出皇太子,俯身下跪,结果当天侍卫们也被杀害了。皇太子的老师——内阁大学士谢陞(shēng)说皇太子是假的,其他的明朝大臣也纷纷说皇太子是假的。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关在监狱里的皇太子以“假冒皇太子”的罪名被处死。显然,要是说皇太子是真的,那自己的命就不保。说皇太子是假的,会送了皇太子的命,但能保住自己的命。面对生死抉择,皇太子的外祖父、老师、大臣们都选择了保全自己。

崇祯皇帝在景山自尽,标志着明朝的灭亡。明朝自洪武皇帝朱元璋建立,共传了16位皇帝,延续276年。永乐皇帝下诏修建的北京皇宫,从此换了主人。李自成率领大顺军从大明门进入承天门(今天安门),占领了明朝皇宫。


注释:

[1]本书人物年龄统一按照虚岁计算。

[2]今明十三陵。